桐城余姓在什么地方(桐城枞阳方姓到底有多少分支)(1)

○字辈,名字表示家族辈份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其意均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古代一种特别“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

○由于各种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后,世人对字辈谱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为明显。小编为你整理了桐城枞阳方氏家族的字辈派行,一起来看看吧。

○桐城方姓到底有多少分支?目前,打听到的有桂林方(凤仪方氏、县氏方、县里方、大方)、鲁谼方(猎户方)、会宫方、黄华方、许方、璩方、虎形方。其中,桂林、鲁谼、会宫三支名气最大。

○桐城方氏在元时即为显族,桂林方氏最先迁桐,起家显达者最早且久。(《桐城鲁谼方氏族谱》序)宋末的民族英雄宰相文天祥曾为《方氏族谱》作序,称“方氏之置于周汉以达我朝,声光显赫,流泽及后者,何其盛哉”!(秦平《方东美》)。

○中国文化史上所称的桐城方氏,包括桂林方,鲁谼方及会宫方三族。自明代以来,桐城方氏瓜瓞绵绵,俊才辈出。清徐璈编《桐旧集》收录的龙眠诗人 1000多位中,方氏作者就有136位,其中女性诗人6位;近人臧励和编《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桐城方氏31人;今人杨廷福、杨同甫编《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收入桐城方氏85人;朱保烔、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錄索引》中列有明清两代桐城方氏进士出身28人。

○“桂林方”是桐城世家大族之一。梁实秋曾说:“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是仅次于曲阜孔氏。”方家以古文名世,代有才人,文风衍长,历久不衰。

桐城桂林方简介:

桐城余姓在什么地方(桐城枞阳方姓到底有多少分支)(2)

桐城桂林方——桂林方原来不称桂林,方氏的祖先为江西上饶人,后迁居今之鄱阳,宋时迁至皖南休宁,宋末迁至今贵池之池口镇,始祖德益公于元初一二七一年迁至桐城凤仪坊北(见家谱《方节女传》)。凤仪坊一带古称凤仪里,方家因地为名,称“凤仪方氏”。曾捐资修建过桐溪桥桥在龙眠河上。

○五世方法公,字伯通。明朝建文帝(朱元璋之孙)元年(1399)方孝孺主试应天乡试中举人,后授四川都指挥使司断事。法公生二子:懋、恕。凤仪方氏传到六世,方家离开了凤仪坊,另建“断事坊”。

○至明初,第六世方自勉(方懋字自勉)五子皆贤,时人有“五龙”之誉。都谏王瑞题“桂林”二字于其门(古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王瑞,字良璧,望江人,成化五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此后,“桂林”便成了桐枞方氏的族徽,沿用至今。

○桂林方氏人才辈出,以中一房(方琳)和中六房(方瓘)最为繁盛。中一房盛于明,中六房盛于清。“中一房”有方印、方学渐、方大镇、方以智、方中通、方孔炤、方维仪、方大铉、方文、方观承、方维甸等。“六房”有方大美、方象乾、方苞等。

○六世懋公(字自勉)生五子,依次:长琳,字廷献,次玘,字廷瑞,三佑,字廷辅,先中举人,后中进士,四瑜,字廷实,六瓘,字廷璋,中举人。

○又因为过去祠堂在桐城县城,故俗称“县里方”,当地人或称其为“大方”,“县氏方”,意指这支从县城发展起来。自安居桐城后,子孙繁衍,渐成阀阅大族。

○引以为荣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亦发源和兴起于“桂林方氏”。

○据光绪六年《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卷九记述,桂林方氏自八世分房,共有九个房头,分别是:长房(理,琏,佐,瓒,琛,瑛);中一房(琳)、中二房(玘)、中三房(佑)、中四房(瑜)、中六房(瓘)、五房(瑶)、七房(玠)和前三房(华,饶,富)。历史名人方以智等是中一房后裔,方苞等是中六房裔,现代的方东美等是中三房后裔……据考证,中一房和中六房人口最多,因为前三房人口很少,故通常称为八大房。

桐城余姓在什么地方(桐城枞阳方姓到底有多少分支)(3)

▲桂林方分房世系图

○《桐城桂林方氏家谱》老谱肇始于明代自勉公,以后历朝均有续修;桂林方氏家谱先后十一次编修,最近一次是光绪六年(1880年)版本。据现有资料来看,从那以后至今一百三十八年里,只有部分支系编修过支谱。乾隆戊子年17世观承、嘉庆甲戌18世维旬、道光己酉年19世传穆,先后作续。

○民国期间也有的宗支进行了续修,但并不完整。这期间,因战乱和动乱多种原因,宗谱一直未能续修,以致数代人谱上无名,不少人对于宗族的繁衍生息、固基兴业茫然无知,长房后裔同宗共祖,血脉相承,却不知所以。

○故而方氏也就没有完整的字辈,除了个别支系,有自己的字辈,其它支都是沿用“世”系来排辈的。如始祖德益公是一世,公子就是二世,公孙就是三世,这样一代一代的顺沿下去,如今已经发展到30多世了。

桐城桂林方部分支系字辈:

○秀实支(中一房):桐城市杨桥乡白鹿庄,有桂林方中一房后裔,白鹿庄是12世方大镇的别墅,后来其子方孔炤隐居于此。方孔炤两个儿子,就是方以智和方其义(14世),他们的后代,即15世用字辈:中正根于性命,鸣清本自躬行。

○秀实支(中二房):桐城桂林方中二房字辈,中二房和玲公后,十九世,二十世,从二十一世开始是:佰代官长云九席,珠玉满堂庆三端。

○秀实支(中四房):桂林方中四房从13世开始字辈(32字家训):

昔日薄厚、高明悠久、文理彰道、学士鸿闻、承邦百代、儒书光辉、贤良继起、敦本传家。

○子实支:桐城凤仪方德益公次子子实公分支,自十四起辈:(待考)

若日博厚,高明悠久,文理彰道,学士鸿闻,承邦百代,儒书光辉,贤良继起,敦本传家。

目前桐城桂林方氏正在进行续谱普查登记工作:

○凡德益公所属的桂林方氏八世九个房头(长房、中一房、中二房、中三房、中四房、中六房、五房、七房和前三房),其后代族人(包括移居外地的)都是普查登记的对象。倡议人提供有关资料和登记表,族人应按表格要求填写完毕并交、寄续谱相关负责人,内容要求真实完整。

【桐城会宫方氏】简介:

会宫方氏— —历代渊源图:

方氏始祖雷公传衍至八十九世叔公;叔公立为河南派一世祖传衍至二十二世(雷公一百一十世裔孙)纮公;纮公迁歙县,为歙县派一世祖,传衍至四十二世(雷公一百五十一世裔孙)亥公;亥公迁婺源,为婺源派一世祖,传衍至五世(雷公一百五十五世裔孙)永復公;永復公迁桐城东乡会宫焦岭,命为会宫方氏,为会宫方氏一世祖。

○会宫方氏堂号为:绳武堂

○会宫方氏字派:

会宫方氏从第九世开始立字派为:

一自士应,衍本日中,玉润荣光,基锡洪模;

明壮乾济,震贲履鼎,源枝煦培,钧泽乐熙。

桐城黄华许方氏

桐城余姓在什么地方(桐城枞阳方姓到底有多少分支)(4)

桐城黄华许方— —其始祖公讳道,字明易,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随舅父方淡轩由婺源大村迁居桐城东南黄华里(现属枞阳县)。方公无后,遂明易公兼祧方公,此乃黄华许方之由来。

○黄华许方自十三世始,行派字辈为:

“敬承宗绪、培植本支、实修名立、勋铭鐘彝”十六字派。

《复姓纪》译文

(我们的)黄华许方始祖明易公,原本是从天都星宿所对应下的婺源境内的许村迁居到桐城的。(他)本来姓许,(后来),(我们的)二世祖义华公接受皇帝颁发的命令,前往京都金陵,拜授官职于山西太原府的奉议丈夫,便改为姓方,但家乡庙祠祭祀先祖的木制的神位上,仍然刻写着许姓。

○再后来,到了三房青峰公、四房左川公修谱时,多次因存疑惑而辩论,但(最终)沒有议定恢复(我们的)许姓。这为什么?(是)因为这个缘故:主持修谱者认为沿用过去的(方姓)已久,(又)没有亲见婺源的许氏宗谱,因而不敢轻易地恢复(许姓)。

○现在,我看到了婺源老谱上的记载:明易公和他的父亲伯达公、他的母亲孟夫人三位尊祖迁居桐城。那么,明易公姓许是确切无疑了。

○但义华公更改了他的(许)姓,也是有他的原因的。大概是元明两朝正处在变革之际,洪武(朱元璋)皇帝建国定都于金陵。明末清初时,我看到了金陵玄武湖(那里保存了明朝时)遗留下来的户籍等档案文献,上面记载:明朝初年,安庆府桐城县乡村,百里竟然没有人烟。这是因为黄华村人民全都逃亡流散(四方)。(我们的)始祖从婺源迁来桐城,便选择了这个地方居住,收了这个地方的田产,顶替了这个地方上的姓方人家的方姓,(按)方姓人口户籍交粮纳税,这便改许姓为方姓了,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后代子孙应当恢复我们的(许)姓,这又有什么疑惑呢?

十一世孙 朝幹 郑重记叙(此段文字摘自黄华许方公众号)

【桐城璩方氏】简介:

桐城余姓在什么地方(桐城枞阳方姓到底有多少分支)(5)

○桐城璩姓改姓方、侯始末,《桐城璩氏宗谱》记载:“我祖德先公讳魁,配吴氏,生子三,祖一、慎一、鸿一,居江西饶州府鄱阳县瓦霄坝。元季人民流难,三公于洪武元年(1368年,一说洪武六年1373年)迁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之西乡。

○祖一公择居花园阪保,其后姓璩不易,为世德堂。

○慎一公仕元为陈友谅引驾先锋,及明代不仕而退隐,亦迁桐之挂车河,为遗经堂。慎一公三传有讳世掌者,少孤,受养于外家方氏,故其子孙悉从方姓,唯婚丧告祭乃复璩姓,璩方二姓遂得两存。此所谓姓璩不忘本也,姓方不忘恩也。

○鸿一公更姓侯,迁桐之桦林岗。鸿一公三传有讳伴者,以签点北京鼓城卫,子孙留桐者俱殁,葬桦林岗之侯家畔,代远年久,墓不可考。其在北京者,明季尚通往来,清朝始无音信”。

○吾祖德先公,讳魁,生三子,祖一、慎一、鸿一。元至正间(1335年-1340年)公妣卒葬祖居。至洪武元年(1368年)祖、慎、鸿三公俱迁安庆府桐城之西乡(日就乡)居住。

○祖一公择居花园阪,其后姓璩不易,为世德堂。桐城璩氏乃祖一公支系世德堂传人。世德堂,谓伯玉后裔不忘先世之德。

○慎一公仕元为陈友谅引驾先锋,及明代不仕而退隐,亦迁桐之挂车河,为遗经堂。慎一公三传讳菶(běng),字世掌者,少孤,受养于外家方氏,后中科成名,为报恩改方,故其子孙悉从方姓,唯婚丧告祭乃复璩姓,璩方二姓遂得两存。此所谓姓璩不忘本,姓方不忘恩。

○鸿一公更姓侯,迁桐之桦林岗。鸿一公三传有讳伴者,以签点北京鼓城卫,子孙留桐者俱殁,葬桦林岗之侯家畔,代远年久,墓不可考。其在北京者,明季尚通往来,清朝始无音信。

桐城璩方— —先祖“祖一、慎一、鸿一”其中祖一、慎一、二公自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从江西饶州府鄱阳瓦霄坝迁至桐城以来,历传数十代,子孙蕃庶,遍及海内外。

○堂号:世德堂、遗经堂。

○祖一公后裔为世德堂,姓璩不易,但“璩”在50年代初期国家文字改革时被民间错误地简化成了“琚”,在这次修谱时将恢复为本来面目“璩”。

○慎一公后裔为遗经堂,后改姓方。

○两堂自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合作创修宗谱以来,历经乾隆五十年重修,嘉庆二十四年三修,同治四年四修并自十三世编定字派歌:尚克承先志,诗书诒泽长;传家敦孝友,经世効忠良。宣统二年五修,公元一九四八年六修。

○目前,遗经堂六修宗谱齐全,世德堂七修宗谱已完成。切希望族人相互转告,早日将我遗经堂七修谱续上,将两堂合为一部,制归一律,重振璩氏雄风,再续家族辉煌而不懈奋斗!

桐城鲁谼方氏

桐城余姓在什么地方(桐城枞阳方姓到底有多少分支)(6)

鲁谼方— —大概宋末始祖方芒公,从徽州婺源迁到桐城北乡鲁谼,因为他们是猎户,故又称猎户方。可能这也是它们定居鲁谼山的原因,因为建国初鲁谼山中还有老虎出没。

○在清代中叶以后,陆续出现了方东树、方宗城、方孝岳等人,当代著名作家舒芜(方管)先生也是鲁谼方。

○自十一世始行派字辈为:

祖积宗培、世德延长、曾元昌大、兆定嘉祥,承先应守、绍述贞良,永怀明发、裕启有光。

【桐城黄甲虎形方】简介:

桐城余姓在什么地方(桐城枞阳方姓到底有多少分支)(7)

桐城黄甲虎形方— —其先祖智咏公迁祁门赤桥,裔孙玑公又迁江西鄱阳瓦霄坝。玑公之子念德公有三子:长福四、次禄五、幼寿六。洪武初年,由江西鄱阳瓦霄坝来迁皖郡,福四公居潜巅,禄五公居桐之南枞阳,寿六公择黄甲老林铺挂车山而居。居住地有一虎山,山脚下有一虎形地,其宗祠建于虎形地上,故称黄甲虎形方氏。

○堂号:荫善堂

○黄甲虎形方自十一世始,行派字辈为:

国士经纶大、成仁博济宏、诗书绵世泽、礼乐振家声。

图片:网络

资料收集整理:方友才

责任编辑:枞川文汇

声明:部分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及众家谱,如有遗漏错误之处,敬请留言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