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网行动电视剧后续(清网行动热播涉案剧终)(1)

近日,公安追逃大戏《清网行动》在央视一套的热播让人议论纷纷,在广电总局发布相关禁令的十年之后,涉案剧第一次在黄金档亮相。这是一次特事特办还是另有意味?风光无两的涉案剧是否有望翻身?带着这些疑问,腾讯娱乐展开了一番调查。

新闻发现:沉寂十年涉案剧卷土重来?

早年的荧屏上,曾出现过《永不瞑目》(老版 新版)、《红色康乃馨》、《英雄无悔》、《重案六组》、《西部警察》、《红蜘蛛》等涉案剧力作,只是后来由于过多过滥的“一窝蜂”,以血腥、暴力、色情、恐怖等为卖点的公安题材剧在荧屏上“拼杀”,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这一“妖魔化现象”最终导致一纸“禁令”。 2004年4月19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将涉案题材电视剧及相关节目彻底踢出了黄金档。自此,涉案剧沉寂十载。

却不想,十年后的今天,公安大戏《清网行动》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高调播出,并且观众反响热烈,收视率上升势头强劲。这部剧第一次将公安部“全国追逃,全警追逃”这一大动作展现在观众面前,涉及拐卖儿童案、假药案、电信诈骗案、贩毒案等惊险大案,既让观众欣赏到真实的案件侦破,又展现刑侦剧集的魅力。

但是问题来了,横看竖看这分明就是涉案题材。这究竟是一个涉案剧卷土重来的信号?一次挑衅“涉案剧禁令”的违规之举?还是央视特权的又一次体现?业界猜测不一。

独家探因:《清网行动》缘何突破禁令登陆央视?

和以往的同类题材电视剧相比,《清网行动》一开播就展现出了诸多“特殊性”,不仅接连出现高科技装备,警队干员之间的矛盾也从一开始就暴露无遗,辅以卧底、复仇等商业元素,和印象里的国产涉案剧大不相同,倒像TVB的警匪剧。

不过,该剧之所以能登上央视一套黄金档,仅凭借包装是远远不够的。究其原因,《清网行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涉案剧,其内容摒弃血腥、暴力,老少咸宜,加上公安部在背后的鼎力支持,那么该剧登上央视黄金档,也就不让人意外了。

外因:全方位突破 1500个特技镜头比肩TVB

风骨神似TVB 剧中案件皆真实存在

《清网行动》的播出让人眼前一亮,不同于以往的涉案剧,观众在剧中明显看到了TVB的风格,探员生死卧底,干警隐忍复仇,还有两队人马从上到下的明争暗斗,从人物到剧情,都摒弃了以往涉案剧中高大全的形象和场面,取而代之的是能够吸引观众的商业元素。

该剧导演张志表示,《清网行动》的拍摄方式不同于以往,“我们的电视剧往往都是人物带动事件的,很少说事件推动人物来走,这部剧的做法是回到电视剧根本,由事件引出人物。”

不仅如此,张志表示,剧中所有的案例都是真实的,“都能找到人物的真实原形,有变成企业家的人贩子,有杀人在逃亡命天涯的,有跑到国外的电信诈骗犯等等,都是真事。”

展现警用高科技 特技镜头多达1500个

一提到公安题材、涉案题材电视剧,总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和欧美甚至是日韩的同题材电视剧不可同日而语。不过,《清网行动》的播出却令日渐挑剔的观众眼前一亮,国内警员终于也用高科技手段办案了!

故事开篇就是一场监听戏,队伍之间竟然都通过平板电脑进行远程视频联系;随后展开的枪战戏中,镜头还会追随子弹的痕迹运动,给人一种洋气的即视感。该剧制片人李京透露,剧中运用的不少先进技术,如人脸识别、声波分析仪、热敏仪等,并非胡乱运用,都是征得了公安部和技术专家认可后才得以展现的。

不过,为了展现这些高科技,整部戏也产生了1500个特技镜头,并不比TVB那些招牌警匪剧差。李京透露,其中不少镜头都是运用绿幕技术完成的,这对于演员来说,在表演上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耗时三年多完成 用近一年时间重构剧本

李京表示,《清网行动》的制作前后花费了3年的时间,剧本筹备就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她透露,刚刚拿到《清网行动》剧本时,做了很大的改动,“我们用了快一年的时间重新磨合了剧本,对剧本创作的手法和创作框架进行了重新调整。在选择案例案件上,我们筛除了一些强奸杀人的老案子,融入了一些与百姓息息相关并让老百姓有认同感的案件。”随后,拍摄、制作,又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

至于为何要花那么长时间将剧中的案件进行重新梳理,张志表示,案件选择的成败决定这种戏的成败,“案子选对了,戏就好看了。案子选错了,戏就砸了。我们不会选那些媒体已经大量报道过的轰动性的大案子,它们比所有剧都好看,我们没必要再重写了,我们写的东西都是网上看不见的。”

内因:公安部大力支持 剧情不血腥小孩也能看

无血腥零暴力 适合各个年龄段

在广电总局禁止涉案剧登陆黄金档的十年后,《清网行动》的播出似乎让这条禁令有所松动,莫非风头真的过去了?对此,张志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能不能播出更多取决于一部剧的出发点和作用。

“我们的电视剧没有分级,所以我们拍的戏要适合小孩看,不能误导小孩子。现在也不是说涉案剧一定不让上黄金档,我觉得只要控制住,让孩子看起来不会有刺激或者觉得血腥、暴力的感觉。小孩的识别能力差,这才是审查特别严格的原因。”张志说。

和不少公安、涉案题材电视剧拍完后积压很久才播出不同,《清网行动》基本上是做完后期立刻就播出了,时间还相当紧迫,所以被问及有没有在审查后特意规避、修改什么内容,张志表示完全没有,“我觉得只要出发点是正确的,编剧你放开了写,怎么拍是导演掌握的问题,我们拍之前会定一些规矩,然后就是镜头怎么表现的问题。”

公安部大力支持 定位为“法制宣传剧”

《清网行动》播出如此之快,让人不禁疑惑,这部剧的背后到底有多强的“力量”?记者调查后得知,该剧确实得到了公安部的大力支持,总出品人也署上了央视台长胡占凡的名字,而近期网上清逃、缉拿海外逃犯也正值公安部门的要务,这部剧的播出显得格外应景。

“清网行动是一个国家的行动,所以这部剧自然而然对大家有积极的宣传作用的。”张志表示,至于播出期间应景现实,则纯属是巧合,因为他们上个月才把带子拿给相关部门送审。他还表示,该剧拍摄期间,并没有定好在哪个电视台播出,也是制作完后才决定的。

谈及涉案剧和黄金档的“矛盾”,张志这样解释:《清网行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涉案剧,这部剧是根据三年前公安机关的“清网行动”为素材制作的一部重大题材电视剧,这部剧更多的是一种法制宣传剧,不能说它是一部涉案剧。

业内人士:禁令不影响央视 和相关部门合作较易播出

剧评人“袖手2000”告诉记者,总局关于涉案剧的禁令,其实只是针对卫视,对央视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央视是自审自查,不归广电总局管,归中宣部管,跟广电基本平级,所以包括古装剧限额等等,对央视都没有影响。”

她认为,涉案剧并非不能播出,但这类剧是要和公安部等相关部门合作才行,不久前播出的《湄公河大案》以及如今的《清网行动》,都是属于这类题材的电视剧,而这些剧无疑都是扬我国威警威、内容积极向上的。

贺盈时代总经理张珺涵也表示,如今的涉案剧基本上都是经过公安部批准的。

延伸思考:涉案剧的未来在哪里?

涉案剧并非无缘卫视黄金档 总局从未“一刀切”

事实上,涉案剧一向是市场上的稀缺性资源。剧评人袖手2000表示:“谁拿到谁就能收视为王,《清网行动》的收视率只会越来越高。”但有一点需要厘清的是,广电总局的禁令并未有松动,绝大多数涉案剧目前尚只有央视能放。

但这也不是说,涉案剧无缘再登卫视黄金档。以《清网行动》的高明之处为例,此剧主要讲述悬念重重、跌宕起伏的侦破故事,却并未走故弄玄虚的低俗路线,也没有靠露骨展现犯罪细节去吸引观众。

而其实,就在“涉案剧禁令”下达的两年后,也曾有涉案剧在卫视黄金档扬眉吐气,《任长霞》就一连斩获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最受观众喜爱女演员奖”等多项大奖。

同样的局面在明年也将再现,由于和伟、祖峰主演的《刑警队长》与国内首部反映武警反恐特战队的《神鹰反恐特战队》,都将在东方卫视黄金档播出,其中《刑警队长》还遭到其它卫视的疯抢。袖手2000表示:“品质好的都是各家卫视哄抢的,只要能拿到批文。”

别以猎奇案件为卖点 迎合主旋律仍有戏

对此,曾有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原则上涉案剧不能在黄金档播出,但也不是一刀切,优秀的涉案剧也可以进入黄金档。”

贺盈时代总经理张珺涵就表示:“如果不是为了破案而破案,出发点当然要宣扬公安战线工作者的美好品格、丰功伟绩,气质上偏正能量,走这样的方向是可以的。但原来的涉案剧基本上都是讲如何破案,为了迎合一些人的猎奇口味,做得极致、狗血,有大量凶杀场面,这种题材依旧会受到限制。”

剧评人李星文也认为,目前播出的涉案剧如《湄公河大案》、《清网行动》都是主旋律题材,“与涉案不涉案没关系,只要是主旋律、积极向上的就可以播。至于那种讲民间刑事案件的,肯定还是没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