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中国可以绵延数千年而不断,中国人口可以世代繁衍而不绝的根本所在。

钱钟书说过一句名言:婚姻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这句话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婚姻观。

有结婚,必然有离婚,这是必然现象,本无可厚非。但大规模的恐婚、逃婚、拒婚、离婚现象,却是少见的。

据记载,包括最近的这次单身浪潮,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里,已发生过4次大规模的单身浪潮。我们先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几次单身浪潮的产生。

谈到单身这个问题,相信人们都觉得很正常。

男大当婚女大嫁(一定得男大当婚)(1)

有一位知名评论家说过,如果可以选择,我相信没有人会选择单身。

试想,普通人单身一辈子,连什么是婚姻和恋爱都不知道。

因为人类需要陪伴,需要构筑一个温暖的家庭,而不能活成一座孤岛。

可是,自从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单身人士逐渐在增多。

于是乎,“大龄剩男”和“大龄剩女”等名词就出现了。

相有关剩男,其实最难过的,应该是大龄女青年。

据统计,2020年,我国单身人口数量达到了2.4亿之多,而单身女性也达到了1亿左右。

从传统观念来看,男人和女人都不会主动拒绝婚姻,可为何现在还是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婚恋矛盾呢?有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时之功。”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互联网促使更多的人选择单身或独立的生活方式。

如果我没见过繁华,我吃糠咽菜,我当牛做马,但四周全部人都这样,那这就不是个问题。如果我996弄得一身病,努力上一辈子赚的钱都不如别人存款的一年利息高,那这就是真实的痛苦。

那光是活着都那么艰难了,当然愿意结婚的人就少了。

“单身经济”出现的原因女性独立的越来越多,有关择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买房、养孩子、买车等等诸多压力,如果这些无法解决,只能先单身着。

离婚率太高,也影响大家有关婚姻的向往,与其结婚了之后又离婚,还不如始终单身着。

男大当婚女大嫁(一定得男大当婚)(2)

某些影视作品和媒体的报道,让人充满许多的绝望的气息,有关自己可以找到合适的伴侣很悲观。

我们是嫌娃太给我们增长负担。

有那功夫,我们宁愿被孩子送进老年大学,天天晚上做自己的朗诵作业和钢琴练习,周末还去老年模特班和曲艺书法课,认识一群从一线退居二线的有文化有情怀的老年朋友,多带劲啊。

这就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根据民意,我觉得将来养老院里的“夫妻双人间”这种配置是个鸡肋。

要么搞单间,夫妻俩一人一间,最好还隔一两个楼层,距离产生美,否则每一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出门进门眼里都是TA,还花那么多钱住养老院干嘛,住这儿不就图换个心情不糟心嘛。

这也许是叫“朋克式婚内单身”:一边保持婚姻,一边不是单身胜似单身。

男大当婚女大嫁(一定得男大当婚)(3)

所以,不脱单、不结婚不是没有代价,只不过这个代价的呈现还需要时间,这个代价可能不需要他们自己去承担,但可能需要下一代人甚至下下一代人去承担。

单身是一种自由,但结婚未尝不是一种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