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岛平度的城区出发,沿着308国道向西行驶,进入田庄镇境内之后,在道路的北侧,会经过一个名字很有特点的村庄,叫做“穇子庄”。
穇这个字怎么读?相信会难倒不少外地的朋友。从结构上来看,它左边一个禾,右边一个参(繁体字),如果按照形音字推测,读音应该跟参相同或相近,而参本身又是多音字,那么穇子庄的穇,又读作什么呢?第一次路过的时候,笔者也摸不着头脑。

平度所有村的名字(青岛平度有个村叫)(1)

(配图均为平度穇子庄村周边场景)

查询字典可以发现,原来不仅参是多音字,穇也有好几个读音,读作shan(第一声)的时候,意思是穗不实,读作can(第三声)的时候,指的是一种植物,读作cen(第一声)的时候,指的是禾长的样子。
穇子庄到底读作什么,权威的说法还是要看村名石碑上的拼音标注。在村口处,我们找到了那块石碑,上面写的是“canzizhuang”,也就是说,穇在这里读作“can”。
对比之前提到的字典解释,这个村庄的含义,大家应该可以猜个大概。没错,穇子庄的名字,最初就是因为这里的一种植物—穇子而来。

平度所有村的名字(青岛平度有个村叫)(2)

根据字典的解释,参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很多分枝,叶子狭长,子实可以吃,亦可以做饲料。 在本草纲目当中,它被列入谷部,也就是被视为一种谷物,又称作“龙爪粟”或者“鸡爪稗”,味甘而涩,有补中益气、厚胃肠的作用。

平度所有村的名字(青岛平度有个村叫)(3)

这种谷物属于粗粮,如今在山东半岛地区已经少有种植,很多朋友可能也没见过。但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古代,这种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的作物,对于在此建村的先民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粮食补充。

平度所有村的名字(青岛平度有个村叫)(4)

根据平度地名资料记载,明嘉靖年间,张、夏两姓迁来建村,一开始取名“三四庄”(指村里的户数),中间一度更名为“公家屯”,再后来因为这里一片洼地出产的穇子有名,因此定名为穇子庄。

平度所有村的名字(青岛平度有个村叫)(5)

值得一提的是,穇子庄并非平度独有,在相邻的高密境内,也有一个穇子庄,名字由来与平度这个大体类似,由此推测,古代山东半岛一带这种谷物应该比较常见。《平度市志》也记载道,平度二年三作的粮食作物有高粱、谷子、玉米、穇子、小麦、地瓜等,提及了穇子。
在平度境内,与穇子庄这种命名方式类似的村庄有不少,比较典型的就是蓼兰。根据记载,蓼兰是因为建村时周边蓼草、兰草丛生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