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中,一代宗师黄药师,武功卓绝,武学天赋极高,身兼多种武学于一身,包含落英剑法,玉箫剑法,弹指神通,兰花佛穴手,劈空掌,落英神剑掌,旋风扫叶腿,碧海潮生曲等绝世武功。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是黄药师一生的写照,金庸描绘出了一幅意境唯美,潇洒飘逸的武林英雄形象和画面,他文武全才,风流倜傥,潇洒飘逸。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1)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2)

桃花岛主黄药师剧照

黄药师,号称“东邪”,是射雕时期天下五绝之一,并且是五绝之中年纪最轻的一位。第一次华山论剑,以弹指神通落英神剑掌两项绝技对战西毒、南帝、北丐,与之不分伯仲,最后王重阳独占鳌头,取得天下第一称号,享誉武林,而“东邪”的名号也传遍江湖,威震四海。

黄药师居于东海“桃花岛”,号称桃花岛主,自创了桃花岛一派武学,闻名江湖。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3)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4)

在五绝之中,黄药师的风格与众不同,金庸给了他潇洒风度,绝世武功,江湖地位,影响力,财富。黄药师不仅武功卓绝,而且多才多艺的,风流倜傥。他熟悉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琴棋书画,甚至农田水利、经济兵略等无一不晓,无一不精。

金庸在新修版《射雕英雄传》小说 第十九回中写道:

郭靖回到岩洞前面,周伯通道:“黄老邪精于奇门五行之术,他这些花树都是依着诸葛亮当年八阵图的遗法种植的。”郭靖骇然道:“诸葛亮的遗法?”周伯通叹道:“是啊,黄老邪聪明之极,琴棋书画、医卜星相,以及农田水利、经济兵略,无一不晓,无一不精,只可惜定要跟老顽童过不去,我偏偏又打他不赢。他在这些花树之中东窜西钻,别人再也找他不到。不过你说得对,黄老邪虽然脾气古怪,却不是卑鄙小人。”

金庸通过老顽童周伯通之口,对黄药师的才艺进行了说明,提到了诸葛亮的八阵图,这么高深的阵法,黄药师都可以灵活运用,可见,黄药师确实是一位多才多艺,文武全才的大宗师。

对于黄药师的人物评价,是正派还是反派,恐怕很难得出结论,人们褒贬不一。

“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带有三分正”,亦正亦邪,是对黄药师的评价。

金庸笔下的黄药师,为何绰号为“东邪”,他到底有多邪,背后有何深层原因?本文将进行深度解读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5)

黄药师影视剧照

要分析黄药师的人物形象,首先需要了解东邪黄药师的出身身份。

出身显贵世家,名门之后,书香门第。先祖忠君爱国,因岳飞案,受到牵连。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6)

黄药师的祖上是宋太祖赵匡胤时期的名门世家,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官至公侯,曾经是辉煌一时。黄药师的祖父,官至御史,与岳飞是同时期人物,当年岳飞精忠报国,却被奸臣秦桧陷害,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宋高宗赵构下狱,蒙冤被害。而黄药师的祖父仗义执言,被秦桧排挤,先被贬官,后被杀害。

“他说师父是浙江世家,书香门第,祖上在太祖皇帝时立有大功,一直封侯封公,历朝都做大官。师父的祖父在高宗绍兴年间做御史。这一年奸臣秦桧冤害大忠臣岳飞,师父的祖父一再上表为岳飞伸冤,皇帝和秦桧大怒,不但不准,还将他贬官。太师祖忠心耿耿,在朝廷外大声疾呼,叫百官与众百姓大伙儿起来保岳飞。秦桧便将太师祖杀了,家属都充军去云南。”-选自金庸新修版《射雕英雄传》第十回

因为是名门之后,书香门第,所以黄药师有条件饱读诗书,教育资源优越,文化水平很高。所以他对五行八卦,琴棋书画,医卜星相,样样精通,就是因为黄家有家学渊源,有文化基因细胞。

所以,我们看到的黄药师一直是潇洒飘逸,风度翩翩的,属于风雅之士。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7)

黄药师剧照

南宋苟安江南一隅,黄药师一腔爱国热忱,报国无门,成为典型的知识愤青。

金人南侵,北宋遭遇靖康之耻,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俘,康王赵构仓皇南下......

高宗赵构上位,偏安于江南临安(今浙江杭州),不思进取,苟且偷安,满足于半壁河山,醉生梦死。

爱国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写道: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朝廷昏庸,报国无门,作为一位热血青年,黄药师对时局很不满意,郁郁不得志。 对当局不满意,而又无法改变社会现实,所以,黄药师就成了爱国“愤青”

黄药师喜欢辛弃疾的诗词,从黄蓉与郭靖的谈话可以看出来。辛弃疾是爱国人士,曾经组织抗金活动,在历史上可圈可点。黄药师也很憎恶金人,黄蓉曾经说过“爹爹平生最恨金人”。

岳飞的《小重山》,黄药师就有拜读和收藏,反映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以及报国无门壮志未酬心境。在小说中黄蓉在归云庄陆乘风书房所见《小重山》字画,侧面说明了黄药师的爱国之志,愤青之感慨。小说描述了详细情况: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8)

小重山字画

黄蓉见书房中琳琅满目,全是诗书典籍,几上桌上摆着许多铜器玉器,看来皆为古物,壁上挂着一幅水墨画,画的是一个中年书生在月明之夜中庭伫立,手按剑柄,仰天长吁,神情寂寞。左上角题着一首词: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词黄蓉曾由父亲教过,知道是岳飞所作的《小重山》,又见下款写着“五湖废人病中涂鸦”八字,想来这“五湖废人”必是那庄主的别号了。但见书法与图画中的笔致波磔森森,如剑如戟,岂但力透纸背,直欲破纸飞出一般。

青年时期的黄药师一腔爱国热忱,可惜现实太残忍,成了愤青。

在射雕英雄传中,主要体现的是郭靖的爱国情怀,所以对于黄药师则很少着墨,淡化了很多。

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斗争的消磨,现实的无奈,中年后期的黄药师独具桃花岛,不再是愤青,也就可以理解了。

文艺愤青,非圣毁贤,谤骂指斥朝廷恶政,愤世嫉俗,获得“邪怪大侠”名号。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9)

黄药师剧照

那时秦桧早已死了,高宗年老昏庸。师父的父亲教他忠君事亲的圣贤之道,师父听了不服,不断跟师祖争论,家里都说他不孝,后来师祖一怒之下,将他赶了出家。他回到浙江西路,非但不应科举,还去打毁了庆元府明伦堂,在皇宫里以及宰相与兵部尚书的衙门外张贴大告示,在衢州南迁孔府门外张贴大告示,非圣毁贤,指斥朝廷的恶政,说该当图谋北伐,恢复故土。朝廷派了几百人马昼夜捕捉,那时师父的武功已经很高,又怎捕捉得到他。就这样,师父的名头在江湖上非常响亮,因为他非圣毁祖,谤骂朝廷,肆无忌惮,说的是老百姓心里想说却不敢说的话,于是他在江湖上得了个‘邪怪大侠’的名号。-选自金庸新修版《射雕英雄传》第十回

黄药师的青少年时期,正是高宗赵构统治后期,此时高宗年老昏庸,岳飞被害已经数十年,南宋已无北伐之志,收复失地,成了泡影。

黄药师作为名门之后,非圣毁贤,公然捣毁庆元府,诋毁朝廷,针砭时弊,因此做事看似“离经叛道”,既然不是正派,就被江湖人称为“邪怪大侠”。这也为日后取得绰号“东邪”做了铺垫吧。

报国无门,知识分子的脆弱,理想主义一旦受挫,特别容易走上邪道。黄药师就是典型案例。

“愤青”字面意思是愤怒的青年,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的,易采取极端措施的这类青年人士。

青年时期的黄药师,确实有愤青之风范。

黄药师漠视“传统礼教”,离经叛道,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无情的抵制。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10)

黄药师

中国封建社会,对于礼教极为重视,而黄药师却对封建礼教弃之如敝履。

黄药师提出“对于繁文缛节,能免则免”。郭靖黄蓉举办婚事这件事上,郭靖说要回去禀明母亲师傅,黄药师当时就嗤之以鼻,认为这太迂腐。

当机立断,摒弃门户之见,撮合程瑶迦(全真教孙不二徒弟)与陆冠英(黄药师徒弟陆乘风之子)的婚事,就说明了他的对礼教的抵制。

得知杨过与小龙女的师徒恋爱关系后,黄药师表示赞同,足可说明,黄药师对“传统礼教”深恶痛绝,他具有超前的思想。

正因为如此,东邪的名号就被世人叫出来了。

九阴真经被窃,黄药师迁怒于门下弟子,将弟子全部挑断脚筋,逐出桃花岛,行为凶残,极端邪恶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11)

苗侨伟版黄药师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12)

黄药师与梅超风

黄药师从周伯通那里骗得九阴真经下册,后来被徒弟陈玄风梅超风偷走,黄药师为了不使真经失传,就让身怀六甲的妻子冯衡默写九阴真经,致使冯衡因消耗大量体力,心力交瘁,难产而死。

黄药师悲愤无比,迁怒于弟子门人,将门下弟子全部挑断脚筋,逐出桃花岛

按理说,偷经书的是梅超风陈玄风,与其余人没有关系,陈玄风梅超风已逃走,要惩罚只能惩罚陈梅二人就可以了。

但是盛怒下的黄药师,勃然大怒,不管三七二十一,竟然处罚了全部弟子,挑断脚筋,均成残废。

黄老邪这操作实在太邪乎了。

从此桃花岛门人凋零......而黄药师自此恨透练习九阴真经的人,发誓谁练杀谁。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13)

黄药师与妻子冯衡

桃花岛上,仆人被整成残疾,非聋即哑,黄药师手段太残忍!

郭靖忙问:“黄姑娘呢?她怎不来瞧我?”那仆人摇摇头,指指自己耳朵,又指指自己的口,意思说又聋又哑。周伯通笑道:“这人耳朵是黄药师刺聋的,你叫他张口来瞧瞧。”郭靖做个手势,那人张开口来。郭靖一看,不禁吓了一跳,原来他口中舌头给割去了半截。周伯通道:“岛上的佣仆全都如此。你既来了桃花岛,倘若不死,日後也与他一般。”郭靖听了,半晌做声不得,心道:“蓉儿的爹爹怎么恁地残忍?”-选自金庸新修版《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14)

桃花岛的仆人,不是聋子就是哑巴,都是残疾人。原来,都是黄药师的手笔。

东海桃花岛,作为世外桃源,与中原大陆隔离,向来是人间仙境。

黄药师为什么要把这些仆人刺聋变哑?

《倚天屠龙记》中,谢逊在王盘山扬刀立威大会上,抢得屠龙刀,以“狮子吼”将群雄全部震成白痴,目的就是为了不让这些人泄露自己的行踪信息。

黄药师作为一岛之主,要确保桃花岛的绝对安全,就要消息不能外泄。聋子听不到谈话,就可以保密了;哑巴能听到,可惜没法说话,自然就不会泄露岛上的机密。

黄药师这样做,和谢逊的操作,效果是一样的,目的是一样的,由此可见,黄药师为达目的,手段真够残忍了! 他的行为是太过残忍,太过暴虐,超出了常人的忍受程度,所以这绝对不是正派人所为,说他“邪恶”再合适不过了。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15)

桃花岛

周伯通要坐黄老邪殉情用的花船,黄药师明知有沉船风险,却没有阻止,差点害死周伯通洪七公郭靖三人,此事更能说明黄老邪太邪乎。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16)

老顽童周伯通与北丐洪七公

洪七公是黄药师几十年的老朋友,交情不能说不深,周伯通与黄药师共处了15年,也是老朋友了,黄老邪明知道,这个花船是有问题的,驶入大海之后,船底会漏水,几人必定会葬身大海喂鲨鱼了。可是,黄药师没有阻止周洪郭三人上船,尽管此时黄药师心情不好,但是这不能作为澄清东邪人品的理由。

黄药师这事做的,太不地道了,这不是脾气的事,这确实太邪恶,非一般人所为!

想想确实后怕,黄药师到底怎么了?

这些哑仆本来都是胡作非为的奸恶之徒,黄药师查访确实,一一擒至岛上,割哑刺聋,以供役使,他曾言道:“黄某并非正人君子,江湖上号称‘东邪’,自然也不屑与正人君子为伍。手下仆役,越邪恶越称我心意。”那哑仆虽早就死有余辜,但突然无缘无故为他挥掌打入海心,众人都不禁暗叹:“黄老邪当真邪得可以,没来由地迁怒于这哑仆。”郭靖更惊惧莫名,屈膝跪倒。 选自 射雕英雄传 第十九回

黄药师因为很生气,直接把哑仆推到海里喂鲨鱼了。这也太极端了。

可能会有读者朋友要说了,你是不是把黄药师说的太邪恶,有失公正。电视剧及影视作品里面的黄药师风度翩翩,根本没有你说的那么邪恶。

我想说的是,影视作品与小说原著 会有很大的区别。 影视作品要表现人物的形象,取悦于观众,就会把人物的优点不自觉地放大,把人物的缺点和不好的一面掩饰掉,体现的是一种完美主义。

而小说的人物刻画是全面的,金庸对同一个人物的描写是客观的,身上有好有坏,有善有恶,正邪兼有,这样的人物形象是真实的,丰满的。金庸洞察的是人性的复杂。

黄药师为何行事怪异?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17)

冯衡

除了因为不满社会现实愤世嫉俗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爱妻之死,对黄药师的打击太大。生活的不幸,让这位原本性格偏执的青年,更加偏执,行为怪异,不按套路出牌

加上黄药师自身为闻名天下的一代大宗师,才华横溢,大多有才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以及偏执,只是黄药师的邪气,怪异,更加突出

“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带有三分正”,正是对东邪黄药师的评价。

为什么黄药师无端将弟子打成残废,但是弟子门人对他还是尊重有加,并不怨恨?

射雕英雄传老顽童黄老邪(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18)

黄药师弟子对于一代宗师黄药师的崇拜之心,超出了对于黄药师怪脾气的厌恶,所以瑕不掩瑜,忽略掉了不好的一面。

黄药师的才华横溢,风雅飘逸,人格魅力,盖过了他的狂放不羁亦正亦邪的偏激和过错。

对于优秀的人,往往他们的优点和光芒盖住了缺点和错误,这是一种客观的历史事实。

对于射雕英雄传中黄老邪的邪,你怎么看?

本文基于金庸《射雕英雄传》原著内容,忠于原著,对黄药师进行人物分析。对于他的邪,到底有多邪,进行了理性解读,欢迎点评留言,喜欢的请关注。

坚持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关注,十里春风侠客行,专注于武侠文化的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