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一天怎么度过(腊八吉祥粥事顺遂)(1)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今天就该煮一碗腊八粥下肚,好好感受一下寒冬里最绵长的温暖。腊八节这天,除了腊八粥,你们家乡还有什么过腊八节的习俗呢?你今天打算怎么过这个节?一起来聊聊吧

总说“腊八”,可知腊八?

今天是腊月初八,腊八节的正日子,但平时也会听到有人把五谷杂粮粥叫成“腊八粥”,把泡在罐子里的蒜叫“腊八蒜”。“腊八”叫起来很顺嘴,不知道朋友们是不是都懂得什么是“腊八”呢?

顾名思义,“腊八”自然是与日期有关。它本来是个佛教节日,为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来日渐发展成为民间节日。在宋代《东京梦华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十二月初八日,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腊八节的一天怎么度过(腊八吉祥粥事顺遂)(2)

到清朝以后,腊八粥的风俗更盛行,这个时候从皇上就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然后给各个寺院发米、干果,让这些个僧侣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做腊八粥。可以说,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腊月初八这一天,上至帝王富贾,下至贫民百姓,都会煮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欢庆腊八节的到来,祈求平安。

老话总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所以,腊八节不只是一个吃吃喝喝的节日,它更是标记中国人时光记忆的一把尺子,让我们知道,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段日子——年即将到来。

腊八节的一天怎么度过(腊八吉祥粥事顺遂)(3)

“食”中有乾坤

腊八节这一天,民间各式各样的饮食,那可真是丰富,有咱们都知道的腊八粥、腊八蒜,还有地方有吃腊八面、腊八豆、腊八豆腐、腊八糕等等。说起来这腊八粥,最早就是红小豆粥。后来结合不同地方的特色,材料越来越丰富。

《燕京岁时记》里这样写清代北京的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据说西北地区的腊八粥还分五味和八味,五味就是用米、豆、干果煮成。八味则在五味的基础上加入了豆腐、萝卜、肉丁,可以依个人喜好自选酌定。如果是午间吃,还要在粥里煮上一些面条。

腊八节的一天怎么度过(腊八吉祥粥事顺遂)(4)

腊八粥小小一碗,里面可有不少讲究。首先是要敬神祭祖,然后要馈赠亲友,而且给人送腊八粥,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之后才是全家人吃,吃剩下的腊八粥要存着吃好几天,还能剩下才是好兆头。

腊八送粥、舍粥正赶上天寒地冻的时节,古时候有很多穷苦的人吃不上饭,所以腊八这一传统,是积德行善的行为。可以说,腊八粥不光是时令的美食,也包含着一直以来中国人的道德感。

享受一碗粥的时间

今天你打算怎么过节?去超市里买现成的腊八粥、腊八蒜?甚至就买一罐一罐的八宝粥?还是说家里都懒得熬了,点个外卖意思意思吧?我想说,腊八熬粥赠粥这么好的习俗,我们可以找回一些节日的仪式感与幸福感。

腊八节的一天怎么度过(腊八吉祥粥事顺遂)(5)

《礼记·效特牲》有言,“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吃是带着一种节日的仪式和意味的,可以成为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参悟的智慧。

诚然,现在各种煲粥的电锅,各式各样能用的东西,比过去要方便多了。但一味地贪图方便快捷,人们的味蕾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神经也会变得越来越麻木。

以往,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这才算熬好了。现在不强求大家这么讲究,但可以试着“熬”一锅粥,不是煮,也不是微波炉叮一下,是慢慢的等锅热起来,水热起来,五谷杂粮在咕嘟咕嘟的水中变得柔软、膨胀、舒展……

腊八节的一天怎么度过(腊八吉祥粥事顺遂)(6)

熬的是一碗应节日之景的腊八粥,品的是一段慢享人生的好时光。希望今天的你喝到最美味的粥,祝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稳稳当当地度过这段日子。来年春天,我们在桃花树下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