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智能制造不仅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和装备投入使用后,智能制造技术还在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记者来到湖南长沙一处湘江过江隧道的施工现场,在地下32米的深处,一台总长136米的盾构机,正以每天行进6米的速度,24小时一刻不停地向前。

在过去,隧道施工其实非常危险,环境也很恶劣,但现在,在地底下30多米,驾驶员可以吹着空调,喝着咖啡,盯着屏幕,进行操作。这背后离不开智能制造技术的助力,其中一项很关键的技术叫“数字孪生”。顾名思义,“数字孪生”,就是给盾构机打造了一个虚拟世界里的“双胞胎”。

盾构机为何如此精准(助力大型装备智能升级)(1)

在记者右后方,是整台盾构机最核心的一个部件——刀盘,正是依靠刀盘不断转动,盾构机才能切削地下的岩土,实现不断前进。而记者旁边的一块屏幕上,显示的就是这台盾构机“数字孪生”系统的实时画面。

盾构机为何如此精准(助力大型装备智能升级)(2)

这个“数字孪生”系统有什么作用呢?记者看到第二个画面,画面上颜色的深浅代表的是盾构机的受力、磨损情况,画面上一些黄色、红色的区域,代表的是磨损比较严重的区域。

盾构机为何如此精准(助力大型装备智能升级)(3)

在盾构机运行的过程中,“数字孪生”系统会实时收集盾构机的各种数据。比如它的运行数据、地下的环境数据等,实现智能分析、监测,甚至是自主决策,让整个施工过程变得更加智能、安全和高效。而且这些数据回传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盾构机的设计师就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未来在下一代盾构机产品的设计研发和制造中,提升它的性能。对于盾构机这样一台价值亿元的大型设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盾构机为何如此精准(助力大型装备智能升级)(4)

智能制造技术的赋能,使得湖南制造业,已经走在了全国乃至全球前列。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中,有4家湖南企业上榜;整个产业集群规模达2800亿元,排名全球前三。很多技术已经运用到新能源汽车、光伏、风力发电机等新兴行业,不仅给企业带来转型升级的机会,也让湖南制造业整体向着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不断前进。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孙永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