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酱是满族的传统美食,满族人做豆酱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做大酱要选择优质的大豆,一定不要转基因大豆。
东北黄豆酱一般来说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纯黄豆发酵而成,通常我们叫“大酱”或“东北农家酱”,另种是用提前发酵好的酱引子配上黄豆制成,通常我们叫做“盘酱”或现在市面上经常见到的黄豆酱。下面小编介绍东北农村酱的做法~
秋天收获好的黄豆,经一段时间的晾晒,之后水煮熟,用石磨磨成黄豆泥,再把磨好的大豆泥做成酱坯,通常这个都是在11月份开始做,之后在室内经一冬天的自然发酵,形成真正的做大酱原料。
-
东北大酱很讲究时间的,一般一年中有两次做酱的时间,一次是腊月,一次是正月末,二月初,下酱的时间也是要十八或廿八这两个时间。首先将选择好的黄豆洗干净放入水中泡,泡好的豆子,全身胀大,将豆皮撑破了,然后将豆皮挑出。
2.大锅生火,将泡好的豆子和水放入锅中烀。水不能太少,以免糊底,也不能太多,这样烀好的豆子会稀。水放少些可以在中途添加,注意火候,发现有糊香,就加点水。豆子烀好后呈红色,越发红,说明豆子越好,这样做出来的酱就会香。
3.将烀好的豆子杵碎,不要有豆瓣。也可以用手动缴碎机,将豆子缴碎,这样缴出来的豆子碎得正好,还省力气。酱碎好的豆子放在平板上用力的摔,将豆子往一起摔,做成一个酱块,摔好的酱块不会裂开。在五、六十年代,农村没有电,只能用手推石磨来磨碎。
在五、六十年代,农村没有电,只能用手推石磨来磨碎。
4.将酱块用报纸包好,外面缠上线,防止报纸裂开。然后将酱块放置在稍热的地方,以备发酵。小编家住农村,就在炕尾的地方,腾起一点地方,放置酱块。不能太热,那样酱块会太干,不会发酵。
5.一般酱块要发酵两个月,发好的酱块会有刺鼻的气味产生,这时就可以将酱块打开进行清洗。因为酱块是发酵的,经常会有霉菌产生,所以,如果看见霉菌,不要害怕,是正常现象。用刷子将酱块刷洗干净后,晒干。
6.准备一个瓷缸,将晒好的酱块按需要和水一起放入缸中,加盐。盐要多加,酱咸一点没关系,但若不够咸的话,酱会变成臭酱,会很难吃。一般10斤豆子最少要放4斤盐,当然也和水量有关。
7.酱块入缸后还需要发酵,这时要注意每天都用要制的酱爬,酱杵来打缸。就是一遍遍的搅动缸中的混合物,使酱中的杂质浮在水面上,用勺子将浮在表面的沫子和黑色的杂技撇净,这样最后做出来的酱才是最干净的。
8.酱缸要用一块布蒙上,要透气的不透灰的。外面要盖上防水的铁皮盖子。酱在发酵的时候要每天早上打一遍缸,然后就要晒缸,就是铁皮盖子拿掉,日晒。不晒缸的话,做出来的酱会有很难闻的臭味,不好吃。下雨天要注意防水,不要让雨水进入缸中。
9.发好的酱会呈黄色,发红,这时的酱 香气浓郁,就可以吃了。蘸酱菜,鸡蛋酱,各种美味……
现在很多居民都住上楼房了,做酱的人也越来越少,都是因为楼房没有合适的地方放一口缸,小编建议大家用坛子就可以做,家里放坛子的地方还是有的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