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0月31日讯(记者 吴旭涛) 记者从福州市3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10月22日至30日,福州市累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95例、确诊病例52例。30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8例、确诊病例8例。累计排查密接11820人,次密接7733人,均已纳入管控。

目前,全市划定高风险区39个,中风险区110个。

福州累计报告多少例 福州累计报告52695(1)

工作开展情况

1.全力提高核酸检测速度。开展多轮区域核酸检测是快速发现病毒感染者、防止疫情扩散的重要手段,为加快实现社会面清零,今天起到11月3日,继续在鼓楼、台江等10个县(市)区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优化组织体系,加强采样人员力量,增派样本转运车辆,提升检测能力。市民朋友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区域核酸检测,当天就能收到结果反馈。

2.继续强化社会面管控。10月30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一封信,感谢大家对防疫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呼吁大家减少流动、少出行、不聚集,进一步降低社会面传播风险。今天起,福州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以及全市商业写字楼宇、办公型企业员工,继续居家办公,酒店、餐馆暂停堂食,进出各类场所、居民小区严格查验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水平。晋安区医院作为全市“红黄码”定点医院,自28日开诊以来,已接诊“红黄码”患者350人。特别是为特殊人群开辟绿色通道,守护患者“生命线”,共有7名产妇在医院顺利分娩,有1名急症患者成功手术。

会上,相关负责人就市民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问:将密接人员迅速转运至隔离酒店进行集中医学观察,是落实风险人员管控的必要举措。请问福州是如何开展密接人员隔离转运工作的?

答:从10月22日至30日,全市累计转运密接人员11820人,有效防止了疫情的扩散。为及时、快捷、安全地转运密接人员,我们主要采取三项措施:

一是成立转运工作专班。市、县两级都抽调了交通、疾控等部门人员成立密接人员转运工作专班,统筹做好转运调配工作。工作专班对密接人员逐一登记造册,统一安排车辆运输,定时跟踪转运情况,完成后逐一销号。

二是快速定位组织转运。确认密接人员后,疾控部门第一时间通知社区和密接人员落实管控措施。县(市)区转运专班按照就近原则,快速调度转运车辆前往所在位置,直接将人员转运至定点隔离酒店。市级组建了应急转运队伍,确保运力充足。

三是做好疫情传染防控。转运车辆实行每趟次消杀,驾驶员严格按照二级防护要求穿着防护服,佩戴N95口罩和专用手套,实施集中居住闭环管理。密接人员也要佩戴N95口罩,保持间距就座,避免交叉感染。

提醒市民朋友们,接到疾控部门的通知后,请立即停止活动,做好自身防护,不与周边人员接触,等候车辆到达,积极配合隔离管控。

问:仓山区人口总数大、外来人口多,疫情防控形势比较复杂,请问仓山区是如何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

答:近日来,新冠疫情在我区传播,出现多名无症状感染者,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以坚决的态度、迅速的行动、彻底的措施,举全区之力投身这场阻击战、歼灭战。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快速处置“找到人”。只有以快制快,跑在病毒前面,才能斩断传播链条。为此,我们坚持全员动员开展核酸检测,设置573个采样通道,连续组织八轮核酸检测,坚决完成了超百万人口的6个小时采样、24小时内出具检测结果的艰巨任务。统筹各方力量,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以最快速度追猎病毒。及时准确划分风险区域,严格落实管控措施,用最短时间围住风险、拔除隐患。第一时间征用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酒店,储备了6800多间隔离房间,为人员及时转运、隔离创造条件。

二是严守防线“管好人”。针对仓山区基层力量薄弱的难题,我们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扁平化管理调度,在建新、盖山等镇街成立一线指挥部,一线分析研判,精准施策,快速落实。依托“无疫小区”创建,统筹全区干部整建制下沉村居,全区抽调3300多名领导干部、发动6000多名党员、志愿者支援村居一线疫情防控。强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通过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动员区、镇、村三级网格力量,推动小区疫情防控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落下来、严起来,让社会慢下来,让我们的城市更快好起来。

三是保障民生“服务人”。坚持全市“一盘棋”,为福州守好“民生线”。全力服务西营里等市级保供企业,帮助解决应急送货车调配、员工核酸采样绿色通道等问题,保障企业平稳运转,确保生活物资储备充足、渠道畅通。同时,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里、扛在肩上,全力做好风险区内群众的服务保障,特别是将群众的就医需求作为重中之重保障落实,目前我们统筹了专门的车辆,“点对点”闭环转运风险区内就医群众,已转运送医74人次。

下一步,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快准严实细”的要求,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为这座城市而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