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桃村 小核桃撑起大产业(1)

金毫相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员清洗核桃

小核桃村 小核桃撑起大产业(2)

西河镇梨峪口村村民为核桃去皮

核桃好吃又营养丰富,人所共知。但山里的农民做梦也没有想到,如今种核桃竞种出了个大产业,小小“金铃铛”摇响了品牌,摇来了八方客商。

在我市淄川区,5年间核桃发展到5.6万亩,去年产量达到50万公斤,实现收入1500万元。 按照这一势头,待到2020年核桃进入盛果期后,干果产量可高达700万公斤,实现年产值2.1亿元,并带起1万余人的从业大军。

11月上旬,淄川区双杨镇藏梓村的1500余亩核桃已全部丰收入库,淄博市核桃协会会长、淄川区梓橦山核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许魁正带领大家忙着挑拣、装箱,准备装车销售。“今年我们的核桃又是大丰收,行情也不错,老百姓别提多高兴了。”许魁介绍说。作为核桃种植专业村,藏梓村只是淄川区核桃大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政策开道 小核桃大设计

淄川地处我市南部山区,境内山峦迭障、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种植核桃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山核桃也是淄川区的优良乡土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本世纪初,在当时的黑旺镇、罗村镇、龙泉镇、峨庄乡等地大量种植,收益不错,再加上便于管理,让一方百姓初步尝到了种核桃的甜头。

如何将核桃产业做大做强?淄川区紧扣地域特色和种植传统优势,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广泛论证,于2011年提出了全区核桃产业发展目标——利用5年时间,建设5万亩鲁中优质核桃基地。

为扶持核桃基地建设,淄川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连片发展50亩以上核桃经济林的,按每亩700元标准进行补贴,连补3年,第一年300元,此后两年各200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按每亩50元标准,为有关镇(街道)拨付组织费。同时,完善政策机制,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各类社会力量参与优质核桃经济林建设。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实施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淄川区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区新栽植核桃5.2万亩,目前总面积达到5.6万亩,小核桃“大产业”规模凸现。

“按一亩地栽植50棵核桃树,亩产干果250斤、每斤售价15元计算,就能收入近4000元,相当于种粮收入的8倍以上,而且种核桃投入少,市场风险也小,太划算了!”太河镇阳泉村核桃种植户王恩奎喜滋滋地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技术“支招” 小核桃大学问

“山地一般不是那么肥沃,而且比较干旱,推荐大家种植‘香玲’核桃,这个品种优点很多,耐瘠薄,抗寒、耐旱,管理粗放,挂果早,产量高、质量又好……”在全区核桃技术培训班上,林果专家面对面为果农献策支招。为让果农切实掌握核桃的现代种植技术,淄川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服务小分队,赶“大集”等渠道,及时送技术下乡。每年开春以后,全区的核桃技术指导员们会准时来到田间地头,推广核桃幼树栽植、平衡施肥、新品种改良等技术,针对经济林培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开展现场指导。

“今年我们专门邀请山农大的教授来讲课,为种植大户讲解核桃嫁接、改良、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淄川区林业局副局长孙成刚告诉记者,先后邀请了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张美勇研究员等权威专家,举办核桃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并到田间地头开设课堂,还组织了一批干鲜果专业合作社到西安参加了全国核桃栽植管理技术培训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着力培养经济林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和“土专家”,现已培训1000多人。

技术“支招”,果农无忧。如今“香玲”成了淄川区优质核桃的当家品种,授粉品种科学选定为“元丰”,筑就了一方核桃的品质优势。

“样板”带动 小核桃大产业

双杨镇藏梓村毗邻张店,是典型的近郊村。早在2003年,该村就有10多亩核桃树,收益可观,农民很是认可。村里因势利导,专门成立了梓橦山核桃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植核桃,让村民学有样板、干有方向。全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核桃,变成了“无粮村”,可打造出了省级标准化示范园,淄博市核桃协会也落户于此。每到核桃成熟季节,前来订购、采摘核桃的客商、游人络绎不绝,着实鼓起了果农的钱袋子。

西河镇下义户村地处深山老林里,核桃种植大户王乐强成立了乐强干鲜果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发展核桃种植600余亩,被评为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金毫相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品牌上大做文章,注册了“金毫相”、“菩提果”两个商标,实行品牌化运作,拉长产业链。“我们还专门建设了一条核桃油生产线,搞深加工,核桃的附加值又提升了一大截。”该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岭子镇龙泉村的冯勇今年扩大了核桃种植规模后,目前又有了新动作:“我们正围绕核桃深加工,建核桃油厂、核桃粉厂,还要建制香厂,把核桃壳、核桃皮等废料都利用起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现在,淄川区已建成20多个核桃专业村、73家林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典型带动,全区的核桃种植由过去小打小闹、各自为战向有组织、产业化、规模化转变;在核桃采收和销售上,一改传统的粗放和单一模式,实行分品种采收,按优劣等级定价,通过龙头企业加工增值,集约化经营增效。

“我们正在积极申报全国核桃示范县。下一步拟出台核桃深加工优惠政策,并对核桃基地的道路交通、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配套,拉长产业链,把核桃产业打造成一张靓丽的淄川新名片。”淄川区林业局局长李开华这样表示。

记者 王克鹏 特约记者 闫盛霆 通讯员 仇慧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