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锦衣卫,大家能想起来的可能是权倾朝野、飞扬跋扈,还有就是神出鬼没,这个机构也一直是伴随明朝始终的1条参考线。

朱元璋和朱瞻基见过面吗?戏精锦衣卫明朝朱元璋(1)

锦衣卫

凡朝会、巡幸,则具卤簿仪仗,率大汉将军等侍从扈行。宿卫则分番入直。朝日、夕月、耕耤、视牲,则服飞鱼服,佩绣春刀,侍左右。——《明史·卷七十六·志第五十二·职官五》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设置锦衣卫,最初始的职责是保护君主的安全,因此你也理解成这就是一个军事机关。

随着皇帝主导的这场皇权大戏愈来愈深入,锦衣卫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从最初的军事机关到特务机关,再后来又多了司法机关的角色扮演。锦衣卫在这场大戏中,他的戏份也越来越重。

朱元璋和朱瞻基见过面吗?戏精锦衣卫明朝朱元璋(2)

皇权的象征

锦衣卫在接到这份戏单时,深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自己的角色必须也只能这个,而且必须把这场戏演好。至此,锦衣卫作为皇权斗争戏码的戏份正式开始上演了。

究竟是什么戏单呢?

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他的主要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同时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

这场戏的背景是自诩主角的明星们-地主阶级挑战了皇权的尊严。

  • 相权向皇权发出了挑战

宰相不断扩大权势,已严重威胁到皇权,特别是胡惟庸等人当政时,皇权与相权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 功高震主的

大多数功臣都被有着高官厚职,多数经历了农民起义后,居功自傲,纷纷以功臣自居,为了自己的利益,贪污腐败,甚至私下勾结,意图威胁皇权的地位。

再加上朱元璋对地主阶级本能的厌恶之情,更加需要1个素人角色,来牵制这些自诩主角的明星们。锦衣卫是素人角色的最佳人选,就这样一场素人挑战明星的大戏拉开了序幕。

配角也给力

朱元璋和朱瞻基见过面吗?戏精锦衣卫明朝朱元璋(3)

锦衣卫在拿到戏单后,积极的开始他的戏精表现,任何捕风捉影的事情或消息均在其活动范围内。

  • 保护主角

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

参与京师治安,锦衣卫官同巡城御史共同督理北京巡防,在北京城内实际上形成了以锦衣卫、都察院、五城兵马司为主体的治安体系。

当时,民间传播邪教迷信愈演愈烈,对地方危害极大,锦衣卫一方面查禁书籍在民间的传播,一方面又捉拿、解散邪教组织,保障了地方的社会次序,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的稳定。

  • 监视朝中的力量,有选择的性的“优化”

监视朝中百官,凡是不利于维护统治的行为,一经查明,锦衣卫秘密逮捕相关人员并对其严格审判,典型的案例蓝玉案,蓝玉骄横跋扈,意图谋反,被锦衣卫监察处置。

朱元璋和朱瞻基见过面吗?戏精锦衣卫明朝朱元璋(4)

  • 抑制腐败

在皇权的直接授意下,锦衣卫收集各地的一手资料,直接上报,皇帝可以第一时间及时处理各地的案件,也促进了各地官府办事流程的透明度,提高了办事效率。

秘密侦查和逮捕,让官吏不敢从中过分谋取私利,在所有官吏中形成了一种威慑,抑制了腐败。

  • 刺探、收集

曾深入蒙古、朝鲜敌后,刺探、收集情报,供皇帝军事决策。

  • 远征、外交

锦衣卫人员郑成功曾代表大明朝下西洋多次,代表明朝宣示权威和主权;同时曾代表大明朝在朝鲜进行外交活动工作。

锦衣卫在皇权的授意下,直接参与多场演出,直接或间接推动了明朝的历史发展进程。

不陪你到谢幕了

明朝朱元璋、朱棣、朱瞻基等皇帝,在给予锦衣卫充分表演机会的同时,对配角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中。由最初的绝对信任到后期的东厂、西厂平衡,最终由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东林党利益博弈下,锦衣卫的地位也急转直下,配角的表演也到了谢幕的阶段了。

结语

锦衣卫作为明朝皇权的衍生产物,是皇权主角的最佳配角,因为锦衣卫代替主角完成了不能以及不敢完成的演出。

铁打的掌柜,流水的伙计。明朝锦衣卫的设置,是维护皇权的工具,最初是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到后来发展成维护明王朝皇权统治的国家机器,虽然是干着配角的活,但在明朝的政治、军事、司法、外交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最后黯淡落寞,但也无法否认锦衣卫的正面作用,朱元璋、朱棣、朱瞻基一直到朱由检应该给锦衣卫颁发一个最佳配角奖。

朱元璋和朱瞻基见过面吗?戏精锦衣卫明朝朱元璋(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