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广波 龚正
一道函令,十万火急。
9月中旬,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第一时间向江苏纤检机构下达抽调人员赴疆开展监管棉公检任务。
随即,一场歼灭战的冲锋号角在江淮大地吹响,南京、泰州、苏州、无锡……江苏13个市纤检系统近百名公检技术人员闻令而动,携带精密仪器,带着乡愁以及对亲人的深深眷恋,从鱼米之乡昼夜星程倒班车、乘火车、赶飞机奔赴到天山南北。在未来的4个月内他们与严寒和风沙相伴,与孤独和寂寞相守,历经金秋和隆冬,高标准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给江苏的赴疆监管棉公检计划。
我国棉花种植业80%以上集中在新疆,棉花产业不仅与新疆各族人民的就业和民生、民族政策落实和社会稳定、国际战略品牌竞争效益息息相关,而且是保障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援疆棉花公证检验工作,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国家的重大利益。自2012年10月起至今,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江苏纤检机构赴疆开展监管棉公检工作已经成为常态,产生了良好的政治影响和社会效益。
棉花轻柔、温暖国人,职责重大、内化于心。凛冽的寒风吹灭不了公检人员工作的激情,艰苦的条件阻止不了奋进的脚步。闻名遐迩的天山脚下,是他们抒发创造情怀、激发拼搏斗志、忠诚履行使命、书写爱疆情怀的大舞台。他们以党性和行动诠释“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用责任和担当、用智慧和创造、用追求和奉献,履行守护国家棉花质量安全的崇高使命。
(一)
10月,淮安。
室外寒意渐浓。淮安市纤检所会议室内一场热烈庄重的“送党旗、戴党徽、学党章”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在众人的瞩目下,党支部书记姚业峰郑重地将一面鲜红的党旗交到了即将带队赴新疆参加棉花公检的队长周苏祥手中。阳光透过窗户洒向室内,一枚枚胸前的党徽与一双双坚毅的目光相互映照,熠熠生辉,形成一幅奋进的画卷。
到一线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天寒地冻的现场有忘我的工作激情,孤独寂寞的远方有弥足珍贵的记忆。在他们身上,少的是豪言壮语,多的是朴实行动,处处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纤检精神。
齐文益来自海边城市盐城,想起在中秋假期接到要到新疆参加棉花公检时的心情,心潮依然澎湃。新疆监管棉公检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身为党员他意气风发一马当先。一次,他在阿克苏华疆物流有限公司仓库进行现场检验作业时,突然发现与其相邻堆放的3包棉花有自燃迹象,第一时间他向库方作了通报,为库方及时扑灭火情赢得了宝贵时间,库方随即启动灭火应急处置,消弭了一场火灾事故。
徐爱武不但是连云港市纤检中心负责人,而且连续几年承担公检主检工作。作为领队压力巨大,不仅需要根据两个仓库每日入库量的实际情况,结合每家机构参与现场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经验等统筹安排检验工作,而且还要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每天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承检的两个仓库距离两公里多,他每天穿梭于仓库之间四五个来回,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检验数据是公检的生命线,每天面对上万条公检数据,他坚持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每一批检验数据都认真、仔细、反复地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后再上报。每年经他审核的公检数据有几百万条,从未出过差错。这般心细如发、严肃认真的敬业精神,获得了企业对公检制度的信任和认可,彰显了一个年轻党员敢于担当责任,善作善为的精神实质。
作为一名党员、转业军人,淮安纤检所骨干刘庆东对待刚刚接触公检的新手既以身作则,又亲身示范,不厌其烦地讲解工作流程和技术手法,开展一对一现场教学,毫无保留地将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新队员,使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将党员始终不渝的初心演绎得淋漓尽致。他还多次组织机构之间的技术交流比对,为高质量完成监管棉公检提供了团队凝聚力和技术保证。
冯晓建是常州食药纤检中心的现场带队负责人,同时又担任阿克苏临片区支部书记,虽然是女同志,年龄又偏大,但她巾帼不让须眉,始终像一面旗帜站在队伍前面,顶着严寒与男队员们战斗在前沿阵地。她虽然长得瘦弱,却坚毅无比,脚都冻肿了,仍然不缺勤、不迟到。她说,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就是要率先垂范,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公检工作纪律压实到公检一线,严守安全红线和质量底线,推进“江苏公检”品牌建设,为国严把棉花质量关。
自从接到任务后,她就琢磨将党建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之中,他觉得这是信仰的建立,是信念的培植,是信心的培育,让鲜红的党旗飘扬在天上脚下的棉花公检现场,能激发纤检人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的斗志。
她带着全体党员来到棉花公检现场组织重温入党誓词。在鲜红的党旗前,共产党员以天山和棉山作背景,庄重举起了右拳,自觉在工作和学习中锻造灵魂和品格,努力站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争当建功立业的先锋和楷模。
(二)
如果以一个火车车厢装42吨棉花来计算,参加公检的80多名江苏纤检人共计公检棉花近10000车厢,如果一列车挂100车厢,那么每年通过江苏纤检人检测的棉花就达100列车。
这样的数字背后,彰显的是江苏纤检人在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是面对疫情重大考验所表现出的顾全大局、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共克时艰精神, 他们斗严寒,抗风沙,支援新疆建设的非凡壮举是新时代精神力量的真实写照。
或许,对于游客来说,都觉得“新疆是个好地方”。然而,对公检队员来说,他们进疆时已是秋尽冬始,等待他们的只有戈壁飞沙和零下几十度呵气成霜、滴水成冰的严寒,还有一堆堆待检的棉花包裹,以及水土、饮食、气候、时差等诸多方面改变带来手足皮肤出现皲裂、皮肤瘙痒的不适。
新疆的天亮得比内地要迟两个多小时,早上8点多天还未亮,来自江苏的纤检人就已经开始忙碌了,起床,洗漱、吃早饭,9点多他们就全副武装出现在20公里外的棉花仓库,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是一张参展的照片,虽然构图平常,却记述了纤检队员不畏苦难的工作瞬间:一位上了年纪的纤检队员,皱纹深深地刻在他的额头。因为天气寒冷,他黑色的围脖一直罩到了鼻子上方,围脖和眉毛上的白霜,正好和围脖上面飘逸的棉花形成照应,在黑与白的对比中,让纤检人的身份一览无遗,恰到好处地展示了纤检人不怕吃苦、任劳任怨的高贵品质和踏实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这样身处塞外边陲参加援疆公检的普通的劳动者,不正是新时期江苏纤检人创新创造、砥砺前行的真实写照吗?
棉花抽样队员头上戴着安全帽,脸上捂着口罩,腰间的布带上系着采集棉样的塑料袋。不仅如此,为了保证样品完整和足够的数量,还需要徒手操作,甚至爬上几十米的高空作业。一只棉包重达几百公斤,压得很紧,硬得像砖头。长时间重复劳作,队员的手指就都长了倒刺。为了不耽误工期,队员们就买来胶布把手指尖缠上一圈,继续干。即便是酷冷的严冬,大家也只是将棉手套剪去几个指套,将手指暴露在外面。他们开玩笑说:“长满老茧的手指,变形的指节,是援疆棉花公检队员的标配。”
袁亚永本是淮安纤检队伍中年龄最轻的一个,他调侃道:“每年他都和新疆的秋天有个约会。”这些年,他几乎每到这时候都会离开家来到新疆。一次,干活时不小心把脚葳了,肿痛得像馒头,大家都劝他休息几天,他回答说伤得不重,还能干,自己休息了,大家就要多干,他能干一点,大家就可以少干一点。
虽然已经进入了秋季,新疆的日头却依然很高。公检人员必须经受着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他们的面颊、脖子和胳膊上留下了一道道深红的印迹。来自徐州市纤检所的郭依群,是一位奋战在纤检战线有着35年工龄的棉检员了,他老骥伏枥,厚朴仁义,将一生献给了棉检事业。从事纤检是他安家立业之本,从入职那天起,他就下定决心,要在专业纤检岗位上建功立业,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孩子出生时,他只在医院陪护妻儿两天,就回到棉花品质检测岗位上。妹妹出嫁时,他却在核查老陈棉的现场。岳母去逝当天,他还得忙着实验室CNAS实验复评审的工作。
周苏祥天生具有的朴实、寡言和勤劳的特质,他就像一头老黄牛,默默耕作在棉检仓库的杂质检验岗位上。从事的是最艰苦的棉花扦样和测水工作。他吃过扦样队员所经历的所有的苦,也收获了完成任务后的快乐和喜悦。他每天背着测水仪,起立下蹲动作要重复近2000多次,进行570多次的回潮率测试,本来就患有严重的腰椎突出,一天工作下来累得腰酸腿疼,但为了保证时效,他没有丝毫的退缩。
10年路漫漫,弹指一挥间。江苏纤检人到新疆参加棉花公检已经有十载,无论是滴水成冰天气极寒的天山之北,还是气候温润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天山之南,来自水光月色两相兼的美好江苏的纤检队员,随风而飘,依棉而居,将棉花公检做出了品牌,做成了行业的标杆。
(三)
再踏征程,亮剑边疆!
对江苏纤检人来说,从一个人到一家人,从一家人到一群人,许多人并不是第一次远赴新疆参加棉花公检了,每一座从棉花产地收购来堆垒在仓库的待检棉山,都是一个新的战场,从现场过磅称重,到品质抽样、扫描测水、杂质抽样、样品归集和实验室交接,这日复一日看似简单而重复的一条龙劳动,他们却干出了激情,并对平凡的工作有了新的诠释。
他是她身旁的一棵树,他们肩并肩彼此地偎依;她是他手边的一朵云,他们的手就这样幸福地相牵。在这些纤检队员中,早有人把新疆作故乡,或夫妻同行,或姐妹结伴,或一来就是十多年,把家搬到美丽的新疆,把青春留在壮美的天山脚下,谱写了与爱同行,共赴使命的壮丽凯歌。
南通的吴往林、王桂林夫妇和宿迁的杨靖宇、吕红夫妇,比翼齐飞,一起到新疆来参加棉花公检。
一天,宿迁纤检所领到了510吨12个批次2232包公检任务,小杨夫妻和本所的同事天还没亮就背上测水仪,带上扫码枪,拿上了样品袋,风风火火地进入了棉花公证检验仓库的检验现场。小杨的工作是将测水仪插进到棉包体内15厘米处,检测棉包含水量是否超过10%,这是个力气活儿,没有点儿基本功,很难达到要求。有时8个小时内要检测八九百吨棉花,忙完之后像他这样的年轻人都手臂肿胀。小吕和小杨分工不同,她要完成对所有棉包的身份核对,逐包通过扫码枪扫描录入棉包信息,一丝不苟地为每包棉花确定身份。只见在一垛垛棉包垒成的一排一排棉包间,小吕身轻如燕,双手上下翻飞,不停扫描,以“零失误”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那滴滴答答的数据录入声,在这浩瀚的戈壁滩上,宛若天籁的声响。
吴往林和妻子王桂林来到库尔勒参加棉花公检。吴往林说,他们随队来新疆,因为妻子在身边,心里感觉到特别踏实。有时连续几天的公检量达到最高峰,各单位都分到近20批的公检任务。有一天他在扦样时,发现有一垛6包棉花靠在一起,卸车的夹包机师傅没有将棉包挑开成八字角,扦样人无法抽到棉花样品。此时,吴往林看附近没有夹包机在现场,一时也联系不到仓库保管人员,为节约时间,赶进度,他就用自己的身体将棉包往两边推一推。这可是每包重量为227公斤的棉花包裹呀,他那矮小的身体,没有挪动棉包,还在发力时把自己的腰扭伤了。当时,只见他脸色苍白,腰部疼痛,不能弯腰。他的妻子王桂红急忙扶着他坐下来歇了一会,但他还没休息,就又投入到工作之中。领队成广明得知情况后,叫他在宾馆躺一会儿,吴往林却说,所里本来人手就紧张,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不干,别人就要多干,不能因为自己耽误了进度。
听吴往林这样说,面对繁重紧张的公检任务,沉着冷静的领队成广明为了不拖江苏公检团队的后腿,已经想好了对策。在他心里,来自南通的四个人,又何尝不是一个大家庭呢?关键时相互关心相互帮衬,才是一个集体的意义所在。他把大家招拢在一起,开了个小会。他说:“首先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就要关键时刻一顶俩,谁有困难大家一起帮;其次,就是早出晚归,延长工作时间,确保任务高效整点完成。”看到工友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吴往林也轻伤不下火线,坚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他们以精诚团结,配合默契和非一般的意志、顽强的战斗精神,书写了赴疆公检的一段传奇。诚如保尔·柯察金的话,他们没有虚度年华,也没有碌碌无为。只是在纤检工作即将结束,快要离开新疆的时候他们会说:“若有‘战’,召必回!”
(四)
汗水折射太阳的光辉,劳动托起明天的希望。
过磅、抽样、测回潮率、扫码、测杂质……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道程序,即使每天重复几百次,也丝毫不敢懈怠,保证出具数据的及时、准确、可靠。长时间高强度在户外作业,加之当地风大天干,扬州7名检验人员的双手脱皮、肿胀,有的甚至溃烂、变形,有的整个指甲盖都被掀翻,所有人员都嘴唇皴裂,饮食困难,但他们仍咬牙坚持。北风伴随着雪花,吹在人的脸上像刀割一样。大家冒着刺骨寒风在露天堆场工作,有时候在风雪里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后,头上和脸上沾满了雪块儿,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雪人”。
繁重、枯燥。如何才能确保棉花公检任务的高质量完成?没有豪言壮语的表述,没有惊天动地的行为,他们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坚持”。
袁冰第一次赴疆时,妻子还在怀孕期,如今孩子已经小学毕业了。他心怀愧疚地说自己虽然没有落下一次新疆公检任务,但却错过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面对妻子的埋怨,他还是想方设法做通妻子的思想工作,毅然决然地奔赴公检“前线”。
“你走这条路,千山草色青;我走这条路,万家灯火明”。在常州公检队员的心中,工作要比家庭大,集体要比个人重要,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都无私地把集体利益放在前面。
寇越2020年刚被分配到淮安纤检所工作,一开始对纤检工作可谓是一窍不通。之后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带领下开始接触棉花公检。因为这次是第一次来新疆参加这项工作,所以他的内心既激动又忐忑,生怕会出现什么失误影响所里的形象。因为地理人文和江苏的差异,新疆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但他顾不上欣赏库尔勒的独特风景,来了之后就一头扎进了工作中。
“天堂”苏州纤检所承担着阿克苏公检任务。孙健作为苏州市纤检院棉花检验的骨干力量,已经连续六年来到新疆,为了工作,他只能把对年迈父母和家人的思念深深地藏在心底。2021年12月中旬,父亲突然病危入院,远在几千里之外的他,强忍着焦急与愧疚,通过电话和家里、医生进行病情的沟通,最后因为路途遥远,还没能在床前尽孝,连老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见上。得知父亲故去的消息,他两眼噙满泪水,朝家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他乡和故乡在他的眼前已模糊成一轮月影。
在江苏纤检人心中,天山雪大漠魂,已经融入了他们的期待、牵挂和欢颜。他们把完成工作提升为使命认同,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一言一行注入了舍家别子甘于奉献的情怀,化作了甘于吃苦任劳任怨的精神。
江阴市纤检所李云飞连续8年参加新疆棉花公检。今年的公检任务下发时,年近耄耋的父母正卧病在床,此刻老人们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在身边给予照应啊。当得知这次赴疆公检时间紧任务重时,李云飞排除万难为父母安排好生活,赶赴阿克苏投身到火热的公检工作中。在李云飞的影响下,接到公检任务时刚刚订婚的张晓康,不顾江阴订婚等同于结婚的习俗,留下新婚的新娘,毅然前往新疆;范思齐在公检中劳累病倒,在住院三天后也立刻投身到一线工作中……
让一滴水见证太阳的崇高,让一棵草望见草原的广阔,让现实照见未来,才能让生活更有意义。在日复一日平凡单调的工作中,江苏纤检人以重任在肩的实干和细若棉丝的细腻,力求让自己的工作更出彩,让自己在新疆的每一天更有意义。
在巍峨苍远的天上脚下,在一座座高耸的棉山前,江苏纤检人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在一百多天的时间里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攻坚战,为江苏的援疆建设做出了贡献。
对于江苏纤检人来说,每到棉花开始纤检时,他们的心就飞到了天上脚下。他们紧贴棉山忙碌工作的身影,就像苍山之上的翱翔的鹰,和高耸的棉山一起构成一幅简洁而富有力度的图腾。
旧岁挥手离别,来年还会再见。江苏纤检人在新疆棉花公检中所表现出的“朝受命、夕饮冰”,把他乡当故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非凡业绩的壮举,正是踔厉奋发、笃定前行的伟大时代的一个缩影,是一座用堪与天山试比高的精神丰碑!
编辑 杨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