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病”——鱼为什么生病?从目前的水产养殖市场来看,绝大部分是高密度的养殖,这样可以得到较高的产量鱼收益,但这是一把双刃剑,高密度的养殖环境,必然会投喂大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饲料。
2、大量的鱼类粪便鱼饲料的残留,从而导致水质恶化,病原菌、寄生虫等病害滋生,致使疾病爆发种类呈上升趋势,且不断有新的疾病出现。造成水产动物病害暴发和流行的因素有很多,然而如果养殖业者能在病害暴发流行的早期对病病害进行诊断,防治措施得当,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是可以降到最低的。
3、接下来我们再来从内因和外因分别来说一下发病的原因有哪些,首先内因,就是水养动物自身的原因,年龄、营养因素,机体的自身免疫力,然后外在因素,水质环境、病源,这些都是会引发鱼病的重要原因。
4、无论有多少的原因,水质一定是有第一位,水养动物生活在水里就像我们人生活在空气中,空气一旦出现问题我们也会受到影响,好的水质一定是养殖的第一步成功。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影响水质的因素分别是:
1、化学因素——ph值、氨氮、亚硝酸盐、这是经常测水测得三大数值,这三个值出现问题就会出现问题。
2、生物因素——养殖鱼虾等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
3、物理气象因素——温度、光照、大气压、水体流动或交换等。
5、一些重要的数据值是一定要清楚的,一旦偏离了这个值就要马上调节。
溶解氧>5mg/L,长时间低于3mg/L,引起水质恶化、鱼虾疾病,低于1.5mg/L,大多鱼虾会浮头;
pH值:淡水6.5~8.5,海水7.0~8.5;
氨氮:苗种期应低于0.02mg/L,成体养殖不应超过0.2mg/L,各种水产动物对氨氮的耐受性有很大差异,可相差10多倍以上,生产上应从严要求,灵活掌握;
亚硝酸盐<0.1mg/L,越低越好,大多疾病与亚硝酸盐过高有关;硫化氢<0.01mg/L, 硫化氢有毒,最好保持在检测不到的水平。
6、要判断水质一般从4个点来判断就可以,
“肥”——很多人都知道要肥水,到底要增加水质中的什么物质却都很模糊,其实就是说水质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盐的含量要达到一个较高的值;
“活”——在不同的光照下或是时间,水色和透明度都是要有变化的,这才是活水;
“嫩”——水都是会慢慢老化的,这是不可能逆转的,所以要及时的培养新水培养新的藻类植物;
“爽”——水质的清爽,水面没有薄膜等物质
7、危害水产动物的病害主要有四种:寄生虫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
8、先说寄生虫性的疾病,这个都有一些了解,就是长虫了,寄生虫是一年四季有会发生,尤其是慢慢热起来,寄生虫就更加的活跃了,一定要注意。不同寄生部位的寄生虫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鳃部寄生虫往往使鱼类焦躁不安,四处串游,鳃部受损,贫血,缺氧;肠道寄生虫使鱼食欲增加,身体消瘦,腹部膨大;体表寄生虫使用焦躁不安,体表鳞片或皮肤受损等。
9、再者就是细菌性疾病,这种疾病是由各种致病菌引起的鱼类疾病。该类疾病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在微生物引起的鱼类疾病中危害最大。
细菌性疾病,轻者可使水产养殖动物,减食、不食、生长速度缓慢或零星死亡,重者可迅速造成大量死亡,甚至全池(全网箱)灭绝。
细菌造成鱼类直接死亡的原因是,细菌对鳃和内脏组织器官造成破坏,鱼类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的死亡。
14、真菌性疾病,这段时间大量爆发的水霉就是真菌性疾病,还包括鳃霉、绵霉、鱼醉菌等,不仅危害幼体和成体,而且也危害鱼卵。
真菌感染后病鱼初期表现为体表或鳃部粘液大量增加,焦躁不安,游动迟缓,食欲减退,后期肉眼可见真菌菌丝,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最后瘦弱而死。
15、病毒性疾病,这才是最麻烦的一种疾病,病原体微小、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潜伏期长,导致病毒病症状复杂多变、传染性强、死亡率高、难以防控,严重危害水生动物的养殖,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鱼类病毒病,首先是造成水产动物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而继发细菌感染,造成发病率高,死亡快,传染性强的特点,很难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病毒性病主要以预防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