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综合报道 现在去买车,除了传统保险企业和险种,你还可以选择由汽车厂商推出的专属车险。前几年,广汽、上汽等传统车企已带头“试水”涉足保险业,成功推动汽车销售增长。

奔驰和特斯拉销量(宝马奔驰特斯拉都入局)(1)

车险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下同

随着去年年底《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的出台,新能源汽车也进入专属车险时代。继奔驰和特斯拉之后,近日,又一国际车企巨头宝马也踏足保险中介行业。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企业名称申报登记公告显示,“宝马(中国)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已被核准,在获得银保监会批准后将可以对外展业。

奔驰和特斯拉销量(宝马奔驰特斯拉都入局)(2)

宝马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资料图

尽管股神巴菲特并不看好汽车厂商跨界做保险,但成立保险中介公司蔚然成风。那么,这些车企为何纷纷跨界“卖保险”呢?

最让传统保险企业头疼的是新能源汽车高昂的保费。“靠造车赚的利润或许还不如做保险赚的利润。”多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和赔付率双高,这和汽车本身更新换代的速度快、维修费用高、专业维修人员少等问题密不可分。这也是众多传统险企持保守态度的原因。

部分车主认为,汽车和车险是标配,但传统险企提供的选择太少,价格偏高,买新能源汽车省下的油钱要去交保险,导致新能源车也不划算,形成买得起用不起的现象。

对汽车厂商来说,成立专门的保险中介公司好处颇多。首先,汽车厂商更了解自己的产品,知道问题会出在哪,车主的用车体验更好。其次,汽车厂商希望形成从汽车销售到后期保养维护的闭环服务,保险业务是其中重要一环。最后,汽车厂商推出的车险价格范围更广泛,厂商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不过,消费者在签署车险合同时也要擦亮眼睛,注意那些不在条款内的特殊情况,遇到问题及时向相关专家咨询。

奔驰和特斯拉销量(宝马奔驰特斯拉都入局)(3)

签订合同 资料图

特斯拉的一位分析师认为,专属车险服务只是一项“附加的、辅助性的服务”,并不能同汽车销售一样成为主营业务,专属车险的落地有较大难度。如车辆出险后的线下救援、定损的推进、个性化服务粘性的提升等都需要厂商深思熟虑。

未来,车企入局或会带动车险市场竞争加剧,传统险企的压力相应增大,车险利润空间被压缩。有观点认为,破局的关键在于各家车企或者险企提升服务能力,降低车辆安全风险,形成硬件和软件深度的、广泛的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