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之上;喜欢的请关注↑

这个地方叫做涿州(什么是涿州)(1)

慷慨悲歌1500年

文 | 星球风物

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

一座小县城

可若没有这座城,中国的历史会失色不少。

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一州的涿州。

(乾隆书写的天下第一州的牌楼)

这个地方叫做涿州(什么是涿州)(2)

01

不知从哪里说起的涿州

涿州市地处华北平原西北部,北京西南部,京畿南大门。东临固安,西接涞水,北通北京,南到高碑店 。涿州市隶属于河北省。涿州是个凹陷-涿州凹陷,和北京凹陷之间隔着一个良乡凸起,另一边则是高碑店凸起。这就奠定涿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预言家燕太子丹在易水河畔唱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荆轲手里除了樊於期这个倒霉蛋儿的人头,还有一样至关重要的地图-督亢,督亢也就是如今的涿州辖地。失督亢,燕国也免不了亡国的命运。

这个地方叫做涿州(什么是涿州)(3)

涿州市的地形总体来说是西高东低,地势相对平坦全境地处太行山前倾斜区,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达到69.4m,最低海拔19.8m。地貌形态受到拒马河冲积影响。涿州的东南部地势平缓,是涿州的平原区域;东北部受到小清河与永定河的影响,是过去河水泛滥造成的风沙区域,地势走向平缓。毛家屯村、西城坊村地区,地势低凹。

涿州市河流较多,辖区内有永定河、白沟河、小清河、琉璃河、北拒马河、胡良河等,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 (1)永定河:位于辖区东北部,由桑干河和洋河汇流而成,自北京市房山韩营流入涿州市境内,自长安城村南出市流入固安,境内全长10.4 km。 (2)白沟河:位于辖区东部边界,上游由小清河,琉璃河、拒马河三个支流汇合而成,该河北起涿州市佟村、任村之间的二龙坑,流经茨村、白马庄、西双铺头等村,进入高碑店市,境内全长19.68 km。 (3)小清河:发源于北京市长辛店以西山区,由涿州市古城村北入境,至佟村、任村之间汇入北拒马河,境内全长9.23 km。 (4)琉璃河:由北京市房山县琉璃河镇东流入涿州市,流经刘庄、北港、芦村至小柳村汇入北拒马河,境内全长7 km。 (5)北拒马河:发源于涞源县落宝滩,流经北京市房山县张坊乡,进入涿州市后形成南北两股支流,南支流经孙家庄乡、松林店镇,到包子铺后又向北流经东庄头、西后村在北坛与北支流汇合,北拒马河是贯穿涿州市全境的主要河流,北支流为主支,全长32.7 km,以泄洪为主,南支全长31.5 km,以泄洪涝为主。 (6)胡良河:﹙又名泉水河﹚发源于北京房山区,上游分南北两支,自涿州市夹河村汇流入境。流经百尺竿、下胡良、东仙坡等乡,至码头镇张村西南入北拒马河,境内长20.3 km。

02

星耀涿州

涿州城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涿州为燕之涿邑。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灭燕后,于涿邑置涿县。

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分广阳郡南部、钜鹿郡北部及恒山郡一部,置涿郡。郡、县治所均在今涿州城区。

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涿郡为垣翰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改垣翰为涿郡。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涿县属幽州。

三国魏黄初七年(226年),涿郡改称范阳郡。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范阳郡改称范阳国。幽州刺史迁返蓟。在原阳乡侯国地建苌乡县,属范阳国;

东晋十六国时,涿地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及后燕;

南北朝时,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苌乡、方城2县并入涿县;

隋开皇元年(581年),析涿县西境原遒县地置范阳县,属昌黎郡(今易县)。

大业三年(607年),幽州改名为涿郡(治所在今北京)。

唐武德元年(618年),罢涿郡改称幽州,武德七年(624年)涿县改名范阳县。安史之乱后范阳郡又称幽州;

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涿州范阳县属辽。辽于涿州置永泰军。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划范阳、良乡、宛平3县边地置万宁县(后改名奉先,元改名房山),隶属于涿州。

元朝,采行省制,涿州升为涿州路,辖范阳等7县。

明洪武元年,涿州属北平府。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顺天府分设四路厅,涿州属顺天府西路厅。

民国二年(1913年)撤州,涿州改称涿县。民国三年(1914年)顺天府改称京兆特别行政区,涿县隶属京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涿县被日本侵略军占据。1941年与房良县、涞水县并称房涞涿县。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平南县南部组成“涿良宛”县,至1947年。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涿县县城为国民党政府接收,设第六督察区于涿县。

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涿县划归河北省保定专区。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辖涿县。1986年9月24日,撤涿县,以涿县辖区建涿州市,仍属保定地区。

1999年,保定地、市合并,涿州隶属保定市至今。

涿州城的演变或许泛善可陈,但涿州人物确可以星耀整个中国史。

汉末的政治、军事、经学家卢植, 华北名将公孙瓒,以及后来的蜀汉昭烈帝刘备皆卢植之门下弟子。卢植性格刚毅,师从大儒马融,为大儒郑玄的同门师兄。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黄巾 起义时为北中郎将,率军与张角交战,后被诬陷下狱,皇甫嵩平定黄巾后力救卢植,于是复任为尚书。后因上谏激怒董卓被免官,隐居在上谷军都山,被袁绍请为军师。初平三年(192年)去世。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今皆失佚。

107国道旁的桃林结拜的哥仨,刘备: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 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 为师,早年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 、徐州牧陶谦 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 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益州;章武 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 ,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三国志 》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 有昭烈庙为纪念。张飞: 字翼德(正史中字益德,小说《三国演义 》里为翼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 并称为“万人敌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 于长坂坡 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军 无人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刘备入蜀后,张飞与诸葛亮 、赵云 进军西川,分定郡县。在抵达江州时义释了刘璋 手下的巴郡太守严颜 。建安二十年(215年),张飞在宕渠 击败魏国名将张郃。章武 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同年,张飞被其部将范强 、张达所害。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涿州影视城)

这个地方叫做涿州(什么是涿州)(4)

这个地方叫做涿州(什么是涿州)(5)

郦道元,字善长。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年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少时博览奇书,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职,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务。执法严峻,后被北魏朝廷任命为为关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萧宝夤部将郭子恢在阴盘驿所杀。撰《水经注》四十卷。且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赵氏兄弟,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宋太宗赵光义 ,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的陋习。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赵光义的家族成员有赵匡济、赵匡胤和赵廷美等。

诗人们,贾岛,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唐朝诗人,后因病苦,自杀。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有三子,现其后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县内。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等等

对了,还有一个: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安史之乱的祸首安大胖子的老巢就是这涿州范阳。

03

涿州八景

通会灯市似火龙,双塔晴烟报主凶。

拒马长虹行逆水,胡良晓月除夕明。

邵村花田景优美,督亢秋成退肖兵。

楼桑春社松齐顶,盘坡积雪不易融。

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的场面。涿州的元宵灯会,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古人曾有"南有扬州,北有涿州"的说法。涿州古城原城中有夹城,门名"通会",夹城上有重楼三间,名"通会楼",俗称鼓楼。楼上左鼓右钟,楼高四丈。二十里外即遥遥在目。每年正月十五是闹花灯之日,从通会楼至南门置72架木制等牌楼,十字路口置灯棚7座。每到此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耍龙灯、狮子、踩高跷、放鞭炮,真是火树齐开,星球碎挂,千家万户,燃烛通宵。元宵之夜,登上鼓楼,远眺长街,龙飞凤舞,颇为壮观。这一景象称为"通会灯市"。诗咏:"春风初到月初圆,不夜城中沸管弦,万盏灯光双塔影,一时辉映鼓楼前"。

(通会灯市)

这个地方叫做涿州(什么是涿州)(6)

指矗立在涿州古城内东北的云居寺塔和智度寺塔。双塔建于辽代,这两座塔的建成,民间有着动人的传说。说是有两位巧手的姑嫂,一夜之间建成,实际上是佛教文化产物。所谓"双塔晴烟",一是说: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远看双塔正象几缕青烟在蔚蓝的天幕上袅袅升起。一是说:在晴朗的天日,双塔顶部周围能看到几缕青烟。诗咏:"丰碑犹自纪金辽,双塔凌增逼九霄,佛火不明铃语寂,晴烟几缕逐飘"。

(双塔晴烟)

这个地方叫做涿州(什么是涿州)(7)

城北拒马河上的永济桥,拱跨度大,形状优美,飞跨拒马河两岸。桥的倒影映在河水中,宛如一道彩虹。因此,被称为"拒马长虹"。

(拒马长虹)

这个地方叫做涿州(什么是涿州)(8)

城北十里胡良河横跨一座石桥,南来北往的行人登上这座石桥,都免不了停步,欣赏这里的景色。尤其是将近黎明时,当雄鸡报晓,天色微明,在晨光熹微中,静静的河水流着,水中映出一片残月,波光桥影,景情交融,引人入胜。诗咏:"破晓事行役,去去之胡良。残月淡如水,天寒知欲霜。钟声逗曙色,宿火明渔庄。晨鸡时一鸣,隐隐腾朝阳。"

(胡良晓月)

这个地方叫做涿州(什么是涿州)(9)

城西北稻田区的百尺竿乡大、小邵村一带,地处胡良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小桥流水,沟渠纵横,誉为"小江南"。也是易学大家邵康节的故里."邵村花田"是指这一带农田景色。每当稻田插秧后,方田披上新装,一块块莲花点缀,又有远处青山相衬,确实把人带入了"山光泼翠水托蓝,获稻分秧事事谙,十顷荷花万株柳,卜居须住小江南"的诗意中。

(邵村花田)

这个地方叫做涿州(什么是涿州)(10)

战国时期涿邑隶属燕国。督亢,即指当时涿州东南部大面积肥沃地带。荆轲刺秦王,奉督亢图入秦,因身单力薄,大功未成,被秦王杀死,空留下一个"图穷匕首见"的故事。诗咏:荆卿图督亢,献地秦人喜。风萧自古传,黄云复万里。丰年禾黍多,百室歌盈止。壮士何处寻,西风吹易水。"黄云复万里,丰年禾黍多"两句描述了督亢一带原野庄稼丰收的景象。

(督亢秋成)

这个地方叫做涿州(什么是涿州)(11)

楼桑村在涿州城南十五里,为汉昭烈帝刘备故里。汉昭烈帝庙,庙宇宏伟壮丽,工程浩大,庙貌巍然。主要神像,均为木制,尤为壮观。院中古柏参天,碑碣林立,花木繁茂,往来游人驱车过此徘徊瞻眺,流连忘返。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在这里举行盛大庙会,方圆数十里的乡邻,扶老携幼,纷纷到此赶庙,各家商号,争相开业,小商小贩,江湖艺人蜂拥而至。"父老相携载酒游,果然春社胜于秋"等前贤诗句,即当年写照。

(楼桑春社)

这个地方叫做涿州(什么是涿州)(12)

盘坡又称三坡,即今著名的野三坡,隶属涞水县,距涿州城二百里。诗咏:"连云一白接天涯,积雪犹堆六出花,十丈红尘飞不到,玉山深处有人家"。

(盘坡积雪)

这个地方叫做涿州(什么是涿州)(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