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扎实推行“三个周例会”工作机制,今年已召集周例会105次,为企业、群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杂症”300多个,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旧账出问题谁负责整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旧账出问题谁负责整改(新官理旧账例会)

旧账出问题谁负责整改

河南省漯河市扎实推行“三个周例会”工作机制,今年已召集周例会105次,为企业、群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杂症”300多个

“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这是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河南省漯河市领导班子以自我改革的精神勇理旧账,扎实推行“三个周例会”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已召集周例会105次,为企业、群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杂症”300多个,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1月~9月,漯河市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河南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119.3%,市场主体总量增长31.3%,两项增速均位于全省首位。

“周例会”之剑何以锋利

“周例会”之所以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屡立奇功,关键在于漯河市积极倡树政府诚信,大兴务实重干之风。多年来,漯河市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河南省前列,是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培育了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等驰名中外的优秀企业。持续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先后两次区划调整,累积了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由于体制性、机制性原因形成的历史旧账,逐步成为工作中的疑难杂症,形成了不稳定因素,制约了发展。

去年漯河市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把理旧账当作新课题,探索实施了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城建交通工程三个周例会制度,对遗留问题进行联合会诊,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打通解决一类问题的通道,起到了解决一个、示范一类、激活全局的效果。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新局面。

漯河市人民政府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周付根多次参加项目建设周例会,感触颇深。他说:“三个周例会”之所以大显成效,关键在于“畅、实、共、法”四字真经念得好。

“畅”就是畅通问题收集渠道。包括企业主动申报、牵头部门收集、工商联收集、企业服务团收集、县区收集、人大政协意见建议收集等,可谓全方位、多层次。

“实”指务必落实、务求实效。三个周例会处处体现着现任政府的实干之风。从会前收集问题到会中讨论分析、形成决议再到会后新闻监督、跟踪督导,还有大家戏称的“翻烧饼”“挂图督战”,可谓步步坚实,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抓得实实在在,每一个人都不敢敷衍应付。

“共”是指共担。过去遇到问题,往往是一个部门,一个企业来承担,免不了有人心里直打鼓。如今是市政府带头担当,相关部门当面鼓对面锣,大家共商解决办法,联席办公、共同担当,由过去的独木难支变成了今天的众人开桨划大船。

“法”当然指的是依法依规办事。周例会研究解决问题,坚持依法依规、分类处理的原则,有序推动问题解决。如为解决规划类遗留问题,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解决市中心城区规划管理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专题解决建设用地、工程规划等历史遗留问题。对仅靠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充分衔接,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问题楼盘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社会问题,更是民生问题,这本旧账怎么理?体现的是政府的诚信和为民的担当。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升温,问题楼盘越积越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统计表明,每年上访的90%以上是由此类问题引发的。今年以来,漯河市将解决问题楼盘作为最大的民生,列为周例会的重大议题。为妥善解决长期困扰企业和群众的不动产手续办理问题,漯河市政府成立了解决规划管理历史遗留问题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解决市中心城区规划管理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等政策措施,通过周例会推动,合力解决问题,切实解决民生困扰。

锦华国际项目是2010年开始实施的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项目,2016年因资金链断裂停工,由于安置房不能交付引发被征收户持续上访。漯河市政府通过城建交通周例会,对其存在的土地、规划、建设等问题依法化解,目前项目已重新启动并顺利实施,首批安置房10月底可交付使用,二期工程即将开工。

截至目前,漯河市已对175个有遗留问题的项目进行了分析研判、75个有遗留问题的项目进行了分析研判、初审认定,提出了解决办法,限定了解决时间,已有9个问题楼盘的6600户居民拿到了房产证,149个正在完善相关手续,其余问题正在通过完善政策、司法介入等渠道寻找解决路径,困扰部分企业和群众的不动产办证难、房产抵押难、孩子上学难等难题正在逐步化解。

搬掉发展中的“路障”

改革发展中的问题,要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漯河市还通过城建交通周例会,着力破解了一批城市建设项目推进中涉及的用地报批、占补指标、征地拆迁、资金调度、手续办理等遗留问题。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市区八一路涵洞改造、檀溪谷等一批两改项目推进完成,推动沙澧河大二期、幸福渠水系等生态绿化工程,泰山路、解放路等市区断头路打通工程,金山棚户区、五里庙棚户区改造等工程顺利实施,稳步解决了恒润城市广场、大河花园、燕林苑小区、恒大悦府等楼盘的规划历史遗留问题,赢得了普遍认可和称赞。

一企一策唤春风,善理旧账,就能盘活一个,激活一片。在发展中,有些企业基础条件很好,产品市场前景也很广阔,但在自身经营过程中,由于一时决策偏差,或者市场环境变化,导致陷入困境,政府如果不适时拉上一把,就有可能一蹶不振。

今年以来,漯河市政府通过周例会制度,坚持一企一策,先后帮助多家企业实现了借梯上楼,通过重组焕发了生机。

漯河裕松源药业公司就是一家这样的企业。从2012年至今,因其主要投资方担保融资、多项投资、产权不明晰、新厂区不动产权无法办结等问题,面临资金链断裂、濒临倒闭边缘。漯河市政府及时将其列入服务企业工作周例会和城建交通工程周例会一个时期内的固定议题,对其发展中的“问题包”逐项打开,本着尊重历史、厘清权责、权衡利弊、着眼未来的原则,采取分步解决、梯次推进的办法,针对不动产无法办结、债务无力清偿、发展资金短缺三大难题,逐一研究、对症下药。对新厂区未批先建问题,依据市里出台的土地和规划管理遗留问题处理意见,由相关部门依法严格按照程序限期办理不动产证照,促进其担保贷款的解押;为解决债务和发展资金难题,市土地储备中心对其老厂区的180亩土地进行收储,市城建投公司对其所属的公租房项目进行分批分步收购,有效盘活企业资产;对其关联公司的问题楼盘按照现状指标,依法补缴土地出让金和进行行政处罚后,完善手续,化解了企业担保链难题,从而使其放下历史包袱,盘活现有资产,主动收缩战线,干净、清爽地开展对外合作。目前,裕松源与杭州泰格医药公司已完成战略重组,新上的4种创新药项目,有两项已与美国一家医药研发公司签约;新上益生菌粉及衍生物生产项目一期已经开工,部分产品11月底可试产,裕松源发展迈入了良性轨道。高度重视企业遇到的难题,下真功夫帮助解决,直接体现了当地优越的营商环境。

“三个周例会”制度实施以来,漯河市政府坚持扑下身子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地解决问题,推进了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改善了营商环境,强化了企业扎根漯河、扩大投资的信心。

河南华冠养元饮料有限公司在漯河成立的第一家企业,从破土动工到生产出合格产品,只用了不到6个月的时间,创造了全行业国内建厂的最快速度。企业信心倍增,很快又建起了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配套企业,发展势头十分喜人。在今年的漯河市开放带动工业转型发展大会上,公司老总王凌云在作典型发言时,一连串用了“三个想不到”来表达自己的感慨:第一个想不到是漯河的投资环境这么好。项目建设遇到难题,市长亲自带队,直接就把周例会开到了项目工地。第二个想不到,是项目建设速度会这么快,多亏了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第三个想不到,是企业发展形势会这么好,短短几年间就建成了4家企业。

理旧账理出“梧桐树”

旧账难理,很多是难在遇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企业、一个部门即便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漯河市的“三个周例会”制度在依法依规处理问题的前提下,职能部门联席办公,当面鼓对面锣,明确承办单位,敲死解决路径和时限,问题不解决不下周例会,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漯河联创油脂有限公司是烘焙油脂行业的佼佼者,公司年产3万吨食用油脂加工项目于2007年9月7日备案立项建设。当年为使项目快速落地,尽早实现企业效益,在相关前期手续未完善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导致项目建成投产后5000多平方米规划房产手续一直落实不到位,难以办理不动产登记。2016年公司购置二期土地近30亩扩建生产场地,准备引进国内最先进的片状酥油生产线一体化自动设备,但因一期不动产登记手续未落实到位,无法作为有效抵押物进行融资,影响到公司各项资金流动,也直接导致二期设备的购置滞后,影响了公司扩大规模转型升级。今年3月8日漯河市政府召开第二次服务企业周例会,专题研究了联创油脂规划及不动产手续办理问题,提出了郾城区建设主管部门依法出具规划手续,不动产登记部门予以认可,并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的解决办法。因联创油脂建厂时间较长,内部外部人员更换频繁,相关材料提供不全,漯河市不动产管理局、郾城区建设局、孟庙镇政府、淞江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等部门就派出专人与公司沟通协调,积极帮助公司完善各种资料,并到现场按照标准要求实地完善各项事宜。资料完备后第一时间审核办理,目前该遗留问题已经妥善解决,公司正在扩大规模引进新设备。

俗话说:“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漯河市通过“三个周例会”制度,为解决企业问题开辟了绿色通道,在全市形成共识。营商环境变得更好了,企业老板心里热乎乎的,他们自然就要甩开膀子大干快上。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一种非正式的“四新企业”之说,即当地四大龙头企业都拿出了大动作,动静大到不亚于上马四家新企业。双汇集团:新上项目正在论证,要“打造一个新双汇”;银鸽集团:新上年产12万吨高档生活纸及生活用纸技术改造等系列项目,总投资10亿左右;3515强人皮鞋:新上国际强人工业园二期智能胶粘生产线;漯河卷烟厂:新上易地技术改造项目。

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漯河市新上项目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统一企业新上4条国际最先进的高速方便面生产线,成为统一企业近两年来在大陆唯一追加投资的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大陆最大生产基地。协鑫光伏、旺旺、申通、圆通、韵达等22家外来企业也纷纷在漯河新上了二期项目。

新官理旧账,理出新气象,百姓眉舒展,企业发展忙。统计资料显示,漯河市本级地方财政今年1月~9月收入完成117.6亿元,增长16.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9.2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全市税收收入完成52.7亿元,同比增长12.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6.1%,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3位。

通过实施“三个周例会”制度,漯河全市上下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在破解难题中强化了民本意识,锤炼了务实作风,增强了工作执行力。各级各部门通过扎实工作有效解决了城市道路、棚户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今年7月份发布的《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8)》显示,漯河已成为河南省最宜居、幸福感最强的城市之一。

(温俊伟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郭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