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威电影宇宙系列中,蚁人的量子缩小技术虽说并不是最强的能力,但无疑是一种非常另类和炫目的技能。在皮姆博士研发的“皮姆粒子”和“蚁人战服”的帮助下,斯科特可以实现随意的放大或是缩小,大到几十米高,小至昆虫大小。
随着技术不断的完善,在后期,还可可控的缩小到亚原子级别,甚至是进入量子领域。而这种量子技术也正是漫威终局之战获胜的关键所在,它赋予了复仇者们穿越时空逆转未来的可能。
《美国队长3》先关片段
但不可置否的是,在蚁人的“皮姆缩放技术”上,实际上是存在着不少设定模糊的,以至于看上去像是BUG点,下面不妨跟随笔者一起来分析一下这种尖端的科技,探讨其中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少。
“皮姆技术”放大缩小的原理
“皮姆缩放技术”是由汉克皮姆博士一手研发而出,在“皮姆粒子”和特殊战服的双重作用下,实现的一种可控放大缩小技术。该技术第一阶段,可实现对无机物的直接作用,保持原有物理属性不变,放大或缩小其体积和重量。
第二阶段则是可以延伸到有机物上,其中自然包括人类和动物,但其缩放的比例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第三阶段则是往量子领域延伸,打破亚原子级别的限制,将现实世界与量子领域相关联。第四阶段便是时空上的定向准确穿越,其中还糅杂了托尼提出的“利用量子波动打破普朗克尺度,然后触发德式效应”的理论。
虽然皮姆技术不断的延伸和发展,但基础的原理仍然是没有改变的,主要还是基于原子级别的缩放。众所周知,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万物,都是由基本的分子和原子所组成,除了金属和某些特殊的单质之外,绝大多数稳定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最小单位还是分子。
范德华力
分子是由数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的方式拼接到一切,再通过“范德华力”的作用,将一个一个的分子组合到一起,形成我们宏观上所看到的物质。所以,无论是蓬松的气体、液体,还是坚硬的固体,实际上分子(原子)之间还是存在很多的间隙。
间隙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物体的体积和密度,若是能够主动的控制分子(或原子)间的间距,便能够物质的大小体积以及密度。影片《蚁人1》中,达伦就解释过缩放技术的关键在于“原子间距的减小”。
通过减小原子间间距,缩小物体的体积,增加物质密度,从而增强强度。然而这种解释,并不完全准确,据科学计算可得,若是我们仅仅将原子和分子间的间距缩小,或者减为零,我们也仅仅只能将固体缩小到四分之一的极限。
根本不可能像影片中那样,将一个成年男性的蚁人缩小至昆虫大小。若是基于目前科学的研究实况,想要实现这种程度的缩小,我们就必须从分子和原子内部的构造下手。首先需要我们解决的就是分子内部化学键的长度,将原本电子配位的链接方式转换成为一种更为紧密链接方式。
轨域示意图
其次就是原子本身的缩小,一个自然存在的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和质子)和外部的电子组成,电子围绕着原子核,无规则的分布在“轨域”之中运转,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将电子的“轨域”缩小,那么就能很大程度的缩小原子的体积,从而实现蚁人的那种缩放比例。
(备注;波尔在1913年提出新构想:认为电子实际上只能在量子化的轨域上运行,而不会坠入原子核。)
但这种改变原子内部结构的方式,能否保证原子的稳定性,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或许蚁人战服就具备着某种特殊的机制保护着原子的稳定性,就比如皮姆博士在影片中阻止斯科特瞎搞的那个“调节器”。
《蚁人》相关片段
对于在《蚁人2》和《美队3》中的放大操作,实际上原理是和缩小一样的,只不过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在增大体积和间距的情况下保证足够的强度。毕竟我们需要的可不是一个简单被“吹起来”的“气球”,一碰就炸。
核心难点:生物特性的保持就如同上文所说的,要实现影片中蚁人那般巨大比例的缩放,就必须从原子层级进行颠覆性的改造,对于无机物,这或许并不存在什么较大的问题,但如果要将这种改造应用到具有生命的有机物上,就不得不兼顾生命的属性。
毕竟生命是一套极为复杂的天然“系统”,不仅构造精密,其功能繁杂,人类文明发展数千年之久,至今也没有完全的破解生命起源和本质等诸多谜团。如何在保持生命原有的性状,来实现影片中的“皮姆缩放”,显然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在《蚁人1》中,皮姆博士曾经的徒弟(达伦克罗斯),为了获取皮姆博士的技术,不仅夺下了皮姆一手建立的“皮姆科技”公司,还私自仿制皮姆博士的量子技术。但数十年的研究,却一直停留在“生物缩小”的难题之上。
从皮姆博士和斯科特的介绍中,我们得知,对生物进行原子间距缩放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如果没有特殊的装置保护头部,生物脑部的化学物质就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缩放过程中破坏生物原有的性状,直接危及生命。
这很好理解,因为原子分子形态的改变,必然会对生物的机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较为关键且神秘的大脑,其中很多未知的特殊构造和关键化学物质,一旦属性发生改变,就会将其所产生的影响无限放大,直至波及全身。
所以,皮姆缩放技术除了功能实现的技术壁垒之外,其安全性的考量也同样极为重要
质量损失的影响在当缩放成为可能之后,从影片中的一些情节端倪之中,我们还必须关注一下缩放过程中,被缩放物体质量的改变情况。
因为基于现代宏观的“质量守恒定律“来说,蚁人放大缩小的这种逆天操作是很难实现的,从基础理论上来看,放大和缩小本应该只是体积以及密度上的改变,不该涉及质量的改变。但从影片中诸多的细节分析可知,答案似乎并没有如我们常规理论认知的那般简单。
(备注:皮姆博士的T62坦克钥匙串,以及微缩汽车库、和皮姆大楼都显示被皮姆技术缩小的物体质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钥匙扣坦克
物体之所有拥有质量是因为组成物体的分子和原子具有基础质量,而原子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中子、质子、以及电子上,想要在不影响元素性质的情况下缩减质量,目前能够办到的只有缩减中子的数量。
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发现,相同元素的原子,在不同中子数的情况下,原子元素所表现出的物理化学性质基本上是相同的,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同位素”。但中子的质量非常的小,若是将人体所有的元素都换成质量较小的同位素,所能减小的质量恐怕不足500克;若是不考虑目前技术的限制,取出人体内的所有中子,那倒是可以锐减40公斤左右,但没有中子的原子状态将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况,我们难以预料。
(备注:中子的去除,是要释放巨大的能量,而这种能力的释放,不亚于一颗原子弹的威力)
很显然,这种常规的方式,似乎难以实现影片中蚁人的那种成百上千倍的质量缩减,那就更不用说质量放大了。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另辟蹊径的从更小的单位加以探究了,在现代的物理学的研究中,对于物体质量的本质,科学家们是将其归咎于一种名为“ 希格斯场”和基本粒子之间相互作用。
正是因为这种微观层面的相互作用,才使得进入希格斯场的基本粒子拥有质量,如果蚁人的皮姆技术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变希格斯场和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便就能够自如的改变自身的质量,即使是放大质量也不在话下。
希格斯场
这就好比:在无重力的环境下,将一块磁铁放在金属桌面上,通过改变磁铁自身的磁场强弱,便就能改变我们拿起磁铁所需要的力量,也就是我们直观感受到的物体重量。由此可见,皮姆技术改变重量还是存在理论上的可行性的,但至于如何实现这种操作,那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实现的一天,毕竟对于放大和缩小的科学构想,由来已久,在很多的影视科幻作品中,都有过相似的描述。
“皮姆技术”的深层意义“皮姆技术”这无疑是一种对于未来科学发展方向的一种大胆想象,在直观的“放大”和“缩小”之中,实际上还隐藏这背后巨大的意义。
首先,在影片中最为直观的就是对于蚁人战斗能力的提升了。通过体积放大缩小,从而实现位移上的优势,可以无视常规的地理和空间的限制。其次,质量上的灵活改变,也可以帮助“蚁人”非常巧妙的应对各种情况。(《复联4》基地被毁时,斯科特正是通过缩小逃过一劫)
而且由于“压强定律”的体现,还可以非常直接的增强蚁人的战斗力。因为在同等力量下,缩小作用面积,便可以增加接触点的压强。作用力越强,作用面积越小,所能产生的穿透力和破坏力就越强,作用效果也就越明显。在影片中,蚁人缩小之后就能拥有极强的战斗能力,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不仅如此,皮姆缩放技术对于现实世界也有着潜在的意义。从理论上来说,体积和质量越小的物体,对于资源和能量的消耗就越小,存在和运行所需的成本也就越低。这无疑不是一种更为高端且平和的进化方式,相比于灭霸的人口“天命”计划,显然更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理解。(这就非常类似于影片《缩小人生》中的那种操作。)
综上所述,看似有点天方夜谭的“缩放”技术,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毫无根据的臆想,而是基于目前科学研究基础上的一种大胆想象。(备注:加州理工学院的量子物理学家Spyridon Michalaki曾担任《蚁人》电影的科学顾问)
所以基于蚁人在漫威电影宇宙中的设定而言,他目前所展现出的实力仅仅还只是冰山一角,仅仅通过皮姆粒子对于原子间距和质量的改变,就能够实现量子级的巨大能量,若是将这种质量损失操作直接作用于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灭霸身上,其所能产生的攻击强度应该是远胜于目前任何一位复仇者的最大攻击强度。
如此周密的科学假想和设定,你是否都猜到了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收藏哦!
文:雨打屁屁痒
图:源自于网络(侵权请联删)
均属原创、抄袭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