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我脑海里有两个刘恒。一个是小说家刘恒,一个是编剧(导演)刘恒。

作为小说家的刘恒,是八十年代中期出现在中国文坛的,并成为当时正兴起的所谓“新写实小说”、“新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家。在当时小说还笼罩在集体话语的语境下,刘恒已经在迈向个人化写作的道路上先行了一步。他的《狗日的粮食》一发表就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之后接着发表的《伏羲伏羲》、《虚证》,《白涡》、《黑的雪》、《逍遥颂》、《苍河白日梦》等作品在文坛激起了强烈的回响,这些作品以罕见的激情描绘了现实的冷酷与温情、命运的痛苦与残酷、人性的美好与丑恶,理想的幻灭与绝望,苦难中挣扎与思考,以怜悯的眼光审视尘世之中的芸芸众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恒讲人文(讲述北京城南会馆的故事)(1)

与此同时,刘恒在电影和电视领域内的成功参与,扩大了他在社会大众中的影响。从《本命年》开始,到《菊豆》、《红玫瑰白玫瑰》、《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然后是《云水瑶》、《张思德》、《集结号》、《铁人》,《金陵十三钗》、《我的战争》到2019年的电影《731》。刘恒是中国影视圈最受欢迎、价格最高的编剧,和他合作的都是影视圈最大牌的电影导演,谢飞、黄蜀芹、张艺谋、冯小刚、尹力、关锦鹏等人。这些年他写就的剧本,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后,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刘恒讲人文(讲述北京城南会馆的故事)(2)

北京城南会馆

张英:《窝头会馆》有原型或者接近原型的故事吗?

刘恒:没有。我写的是一个小会馆,是无中生有的一个会馆,虚构出来的。我看资料的时候,很多热闹的会馆,到了民国以后,因为建筑老化、庭院庞大,产权人无力修缮,很多会馆就逐渐荒废凋零。有的人看到会馆无主了,就开始乱住了。谁住了,就算谁的了。

有好多会馆是那种董事会管的,类似于股东选一个董事长出来,董事长再选一个管理者,CEO,出来,就替大家经营运行着。股东们轮流请吃饭,带点生意来,顺便把这个会馆的业务,给商量一下。很松散的一个组织。有点像不太正规的小股份制公司似的。挺逗的。

这些会馆里面,精彩的故事数不胜数,但现在全都泯灭了。

刘恒讲人文(讲述北京城南会馆的故事)(3)

康有为故居

张英:你在会馆住过吗?

刘恒:没有,我住的是大杂院,生活了很多年。但我住在西城,挨着皇城非常近,比南城的条件要好一些。那个时候,北京的传统说法:东富西贵,南贫北贱。东富,东边就是富人多。西贵,西边就是官员比较多。南贫,就是南边是贫民。北边是贱民,从口外来的那些打工的人。

我住的那个大杂院是铁路宿舍。从前那个地方叫灵境宫,是某个皇帝老师的一个院子。三进院,还有些小套院。后来日本人建北满铁路的时候,成为了北满铁路局局长的私宅,解放以后,被新中国的的铁路局拿过去,改成了铁路职工宿舍,住了几十户人家。上到局长,下到搬到工,都住在那个大杂院里。

我们家住在最外面,大胡同边儿上,房门冲北的。这通常是抬轿子和赶马车的人住的那一层,比较差的房子,不高,比较矮。这房子,现在还是我们家的房子。我妈妈从1964年在那儿住,好几十年了。1964年之前,我们住在西直门外,老皇城根儿护城河边上,西直门火车站的边上,那个地方就属于贱民住的地方。

我父亲是门头沟的农民,解放以后,进北京城来找工作,就当保安,经常扛枪、站大岗,完了之后当铁路警察,没有房子住,就在那边搭棚子住。

刘恒讲人文(讲述北京城南会馆的故事)(4)

张和平、刘长乐、刘恒参加博鳌论坛

张英:《窝头会馆》里,这几家人的组合,有什么讲究?

刘恒:可能是跟创作需要出发吧,来组合这些人物。我小的时候,虽然在西城住,但我上小学在南城,紧挨着琉璃厂。我们学校后门儿就在琉璃厂,我有好多同学在这附近住。我有的时候到同学家里玩儿去,能感到跟西城那个小胡同不一样。

西城的胡同,基本上是坐北朝南,很规整。到南城这边,小胡同就很乱,东西向的。八大胡同更有特点了,是回廊式的二楼,门字型的楼,很有特点。另外,它那房子不是传统的民居——北京四合院那种房子,它有的时候带一点洋范儿,有点儿中西合璧的那种房子。这一带小二楼非常多,就是《窝头会馆》里面那种小楼,为了增加使用面积。

好多院子是民国之后建的,或者是清末的时候,洋人进来了。那房子完全是中式,但栏杆儿是西洋式的。弄的那木头跟花瓶儿似的,那种柱子一个一个的。楼梯也是西洋式的,木头楼梯,跟中国传统没有什么关系,纯粹是中西合璧。

《窝头会馆》舞台上的布景,是美工到南城一个地方一比一,拷贝出来的,所以非常像。

刘恒讲人文(讲述北京城南会馆的故事)(5)

城南会馆

张英:台词的张力胜过了结构的张力。林兆华处理台词,故意让演员的台词说得不是很清楚,节奏很快。这就是北京南城人说话的习惯吗?

刘恒:北京土话实际上很不好听的。就我们自己有时听也不好听。北京人说话含着说,就好像嘴里有吐沫,它故意含着,始终在嘴里含着,就好像嚼着一口粮食,没有吐出来,乌鲁乌鲁说话。

我觉得林兆华倒未必是要故意标新立异,我觉得台词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只能加快语速,同时加快对白的衔接。甲说完了乙马上就要接上,不能有太大的空当。而且甲的语速比较快,乙的语速也不能太慢,丁的语速也是那个节奏。最后一集中起来,大家觉得哎哟,得紧跟着听,稍微一没跟上就滑过去了,这没办法,这可能是我剧本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