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狭长的国土,有一千多公里海岸,如果去那里,一定要去看看那条弯弯曲曲的海岸线。

克罗地亚赋予你山海的极致浪漫(那弯弯曲曲漫长的海岸)(1)

亚得里亚海的颜色是深蓝的,像是蓝黑墨水,背着阳光的折射,显示出一种深邃,似乎向我们展示其间蕴含的哲理。我感觉这里的海与法国南部的地中海不同,地中海展现的是一种蔚蓝、透澈,带来了阳光、欢快的情感;还有和亚得里亚海连在一起的希腊爱琴海,把各个岛屿镶嵌在珍珠翡翠般的墨蓝、绿翠之中,描绘了一组独特的色彩组合。杜布罗夫尼克的红屋顶,山坡的橄榄绿,与蓝黑墨水般色彩的亚得里亚海的对比;圣托里尼的白房子,蓝色的拱顶教堂,与蓝绿色的爱琴海相协调。又是一种海色和沿海城市生态搭配的天然创意。

地中海浪漫、激情,充满了爱;爱琴海抒怀、爱抚、叙尽了情;而亚得里亚海则是深邃、哲思,把绪念带到远方。

克罗地亚和亚得里亚海连在一起,也同样深邃、哲思。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城堡、教堂、钟楼、广场、老街、小巷,和红色的屋顶,大理石的墙面、石阶等,所有这些建筑被分别安置在海岸线上的各个城市,占据了各个不同的海湾要塞。尽管城市不同,建筑的规模有大小,然在我们的眼中,都非常相似。房顶的鳞次栉比,建筑的高高低低,被时光打磨的卵石路曲曲弯弯,以及敲有历史印痕的门框、百叶窗等,都充满了让我们欣赏的元素,构成了审美的视觉。

登罗维尼小城高高的教堂,从室内一侧盘旋的木扶梯拾级而上能到达顶层。梯道空间狭小,虽逼仄却有一种神圣之意袭上心头。及上,望海天一色,第见风帆眼前驶过,千年倏然而去。世事浮云,或飘动于钟楼,小巷、石阶之间;流年沧桑,不经意中留在了花岗岩砌建的红屋顶上。又或杜布罗夫尼克老城,是堡垒,围一城之望天涯;是要塞,御海上入侵之炮火。站城墙送残月,星星闪烁坡岩涛水;于广场迎晨阳,绿翠嵌入红顶白墙。游人如织,店铺接连,海燕绕塔楼纷飞;钟声响起,合着石板上的步履声,在海岸回荡,如入旧时梦境。

普拉老城保存着相对完好的古罗马圆形竞技场,其造型好像是意大利罗马那座闻名世界的斗兽场的翻版,不过小了一号。竞技场白色的断石残壁,经年磨损的罗马柱,以及破缺的石阶中,似乎还能听到穿越千年的人兽嘶叫,乒乒乓乓的器械碰撞。残阳如血,照在已逾千年的观望台石阶,和深蓝的海、白玉残石相遇,足以让我们回往历史,念天地之悠悠。哲学或如深海,蓝天必然藏云,礁石一定招蛎;竞技场望海,开阔放逸,彼此守望着生命,延续不息的岁月。

无论罗维尼、莫托文、斯普利特,又或特罗吉尔、扎达尔、科尔丘拉,都有老街贯通。那里的老街很相似,狭窄、逼仄,房屋的结构、造型,门、窗大同小异。相同的都是红瓦、白墙,都面朝大海,装点着海岸;所不同的是,老街或是建在坡上,坡度陡斜,或是在平坦路上铺设石块。那老街纵横小巷的路都由大理石铺成,卵石被历史的脚步磨的光溜,如同我们平常说的“包浆”。从这“包浆”中能品出悠悠的传承,看到流年藏匿的印痕。

科尔丘拉是亚得里亚海当中的一个小岛,也是一个有好几千年历史的小城。老街小巷依样,红色屋顶照旧,然这里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出生地,那是海岸线值得炫耀的亮点。登岛后才发现,这个在小巷一侧的马可波罗故地,其实连一间房子都没有,旁边有布遮住在装修,看不清在干什么?或许正准备给他搭建一个出生地。进小门沿楼梯可登上一个被叫做马可波罗塔的塔楼,不高,但能看海。往西眺望,除隐隐约约几个岛外,可以看到意大利,还可以再想象到法兰西、瑞士。我想起西岸的奥地利,萨尔兹堡莫扎特的出生地,也是扶梯上去,仅一间房间,不知道是不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旧址,还是若干年后重建的。其实这个并不重要,关键是马可波罗也好,莫扎特也好,作为这个城市的人文是很有看点的,无怪乎意大利威尼斯要争马可波罗的出生地。

滨海城市扎达尔借助海做文章,异想天开地埋长短不一的管子入海,任海水涌动而奏不同乐曲,使之变成了一架庞大的海风琴。人们站在海边,在微微起波的海浪中,听悠扬出时而含混,时而清晰的“呜呜”、“漾漾”的琴声,奏出了时代的佳音。毋用置疑,这又是在古老的,有着悠久历史的海岸线上亮出的一道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