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入门篇的学习,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后,虽然你能够准确地翻译文言文,但是你会发现有些文章你还是读不懂,对于文章中所描写的人或事完全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这个问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初中必读文言文必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必读文言文必背(初中文言文学习基础篇)

初中必读文言文必背

通过入门篇的学习,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后,虽然你能够准确地翻译文言文,但是你会发现有些文章你还是读不懂,对于文章中所描写的人或事完全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文言文所描写的人或事都发生在古代社会,具体来说都发生在“五四运动”之前。古代社会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现代人有很大不同。在生产、生活上古人与现代人也有质的区别。

简单点来说,你读文言文中的故事情节就如同你第一次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合常理,当你在这个国家生活一段时间后你会慢慢的融入进来。同样的,当你通过学习慢慢了解和熟悉了古代社会,你也会慢慢的融入到文言文所描写的故事情节里,也就彻底的读懂了文言文。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学习过程,在整个中学阶段你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知识积累才能达到这一水平。

知识积累要有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所以要了解古代社会,就要了解古代社会人的生活和思想。

人的生活无非就是吃、穿、住、用、行这五大方面。在这五方面古人和现代人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在穿上,在封建社会衣服是不能乱穿的,胡乱穿衣可能招来杀身大祸,不同品级的人对应着不同的衣服款式、颜色和图案。如在有些朝代,皇室的人穿黄袍,用龙纹。官员穿紫袍,用莽纹,穿错衣服是会出人命的。

有句古语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意思是身体的一切都是父母赐给的,要珍惜。所以古人对自己的头发都很珍惜,留长发盘起来。清朝初期朝廷要求汉人剃发留辫,好多人宁愿被砍头也不剃发。到了民国,新政府又要求民众剪掉辫子留短发,好多人又是宁死不剪辫子。

古人这些在衣着打扮上的规矩在你看来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现代人在生活上追求自我,张扬个性,凡事只要我愿意。而古代人在生活上约束自我,循规蹈矩,凡事依礼而行。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孰对孰错,孰优孰劣,建议你自己认真思考下。

再比如有两句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好多学生知道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却无法真正理解诗人对家人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担忧。原因在哪呢?

和古代相比现在我们的通信和交通实在是太便捷了。想老家的爷爷奶奶了一个电话过去就能互相通话,甚至一个视频电话过去还能看着彼此进行交流,实在不行驱车也就几个小时就到家了。可以说只要你想,就能实现,方便得让人来不及去思念。而古人出门在外,想知道家人的消息真是千难万难,运气好了碰到认识的人路过自己的家乡,赶紧写封信托人家带回去,给家人报个平安。运气不好就只剩下对月而泣,苦苦思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有些诗句文章,现在的人只能去想象它的美好,却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到它的美妙,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现在再来说古人的思想。古人的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主要表现为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大概的意思是君王是臣子的表率,臣子要忠于君王;父亲是子女的的表率,子女要忠于父亲;丈夫是妻子的表率,妻子要忠于丈夫。做人要有仁心,有正义,有礼节,有思想,有诚信。对于三纲五常我们要批判地看待,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完全否定,最起码“五常”就值得我们好好去学习。

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儒家创立人孔子汲取周礼精髓并加以发展完善,最终形成儒家文化。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学”,自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古人的一切活动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要想了解古人的生活,必须先了解儒家思想。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儒家思想必须是有批判地去学习。

当你了解了儒家思想之后,就不难理解屈原为什么在国破之后投江而死,就不再认为介子推割股奉君太傻,就真的相信苏武牧羊十年不是骗人的,就能真正理解孔融让梨的含义,就不再把商鞅立木为信当做是个寓言故事。而当你真的能读懂这些历史故事,能理解故事里的人物,你的思想境界也就会有所提高。这就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所在。

要想真的学好文言文,就要试着走入古人的生活,了解古人的思想,不能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去理解文中的人和事,要把自己想象成他们中的一员。而要做到这些,你就得多多的读书,多多的了解历史。友情提醒,切不可被一些古装剧误导,套用一句歌词:电视里的情节大多都是骗人的。

至此,通过入门篇和基础篇,我们讨论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我能给你指出学习文言文的方向,却给不了你什么学习窍门。还是那句话,学习没有捷径,任何学习方法只能给你指出方向,要想取得成绩必须付出汗水。要想拿下文言文,就要阅读,阅读,再阅读,积累,积累,再积累。加油吧,孩子。

接下来我会告诉你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通过文言文古人想告诉我们些什么。

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