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成为合格的家长,给孩子良好的陪伴和教育,我们首先就要了解认清幼儿的身心特点,才能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接纳孩子的表现,建立良性科学的亲子互动。因此一切正确的行动都是开始于建立正确的认知。
1.幼儿的神经发育和心理胚胎还没有成熟,所以他们行为多是无意识的,被环境吸引激发的,更多的是本能兴趣的驱使。而且他们的注意力有限,记忆时间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孩子做一件事持续性差,会反复犯错,这是幼儿生理发育特点决定的,家长就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专注做一件事太长时间,要允许孩子犯错,这是他们在试错中学习积累经验的过程。
2.三四岁的幼儿多是通过直觉行动思维来与环境互动和学习的,也就是说他们必须直接感知、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认识事物。五六岁的幼儿多是通过形象思维来学习的,即他们是利用大脑当中已储存的有关事物的图片形象来进行思考和判断的。知道了这些,家长就应该多带幼儿去接触大自然,真切感受自然中真实的事物,而不是强迫孩子看书本,死记硬背知识。
3.幼儿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弱,意志力也较差,所以很容易“畏难逃避”,他们在陌生环境和陌生事物面前自然会比较胆怯和拘谨,家长就不要一个劲儿地让孩子表达和表现了,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和挫败感。幼儿思维和行动的速度本来就较慢,成人要保持较高的耐心和容忍心,给孩子充足的探索时空,以及宽松的心理氛围,这样幼儿才会放开身心去探索发现周围的事物,去自主地学习和成长。
4.游戏是最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形式,它是幼儿自主自愿进行的再现和提升自我经验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尽情宣泄自我情绪,体验探索新鲜事物,尝试与小伙伴建立社交关系,并共同商量解决遇到的问题,不仅锻炼发展自我能力,还可以增强自己的环境适应性,所以家长要特别珍视游戏的价值,多陪伴孩子进行各种形式的亲子游戏,并多跟孩子聊天,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游戏感受,从中引导他们建立对世界、对自己、对他人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只有多学习多了解幼儿,我们才能理解接纳孩子,才能避免很多成人和幼儿的激烈矛盾,不至于用成人的方式去错误地管教幼儿,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也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生活和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