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歼灭整3师的过程中,整47师在刘峙严令下,多次欲向整3师靠拢,但在我军的有力阻击下,始终被阻隔于桃园、纸坊地区。在我分遣部队钳制下,整41师、整55师、整68师等敌的增援,皆畏被歼而行动缓慢。

当整3师全军覆没时,上述各敌即迅速向考城、兰封方向撤退。我军又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7日,以主力向整47师(该师指挥其所属第127旅与整41师之第122旅)侧背实施猛烈攻击。经1天激战,127旅、122旅在溃退中被我歼灭。与此同时,我又以一部兵力,对整41师、整55师、整68师等敌展开追击,歼灭敌军约1个团的兵力,并乘胜收复东明城。郑州各路残敌在我军追击下,于8日上午退至考城、兰封等陇海沿线据点。郑州敌军的进攻遂被粉碎,徐州之敌被阻击于城武地区。我即结束战役。

定陶战役敌我兵力(虎口拔牙定陶战役)(1)

定陶战役期间,我军在大杨湖地区缴获的敌军坦克

定陶战役从1946年9月3日开始,至7日结束,仅5天时间,共歼灭敌军4个旅1.7万余人,其中击毙敌军第20旅旅长谭乃大及其以下官兵5 000余人,生俘整3师中将师长赵锡田及其以下官兵1.2万余人,缴获坦克6辆、大小炮200余门、轻重机枪710余挺、长短枪4 300支、汽车14辆、电台15部,其他军用品甚多,我军伤亡3 500余人。

战役中,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援部队作战,仅冀鲁豫区的民兵参战者即有8 800余人,民工参战1.6万余人,出动担架1.7万余副,大车5 000辆。在各级党政干部率领下,参战民兵和群众奔赴第一线抢救伤员,往返运送粮食、物资,看管、押送俘虏,有力地保障了战役的胜利。

战役评价及经验

定陶战役具有鲜明的速决战与歼灭战特点。我军以5万余人的兵力对抗敌30万兵力,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5天之内歼灭敌军4个旅1.7万余人。

这一战役粉碎了敌军合击歼灭我军的计划,沉重打击了敌军进攻的疯狂气焰;提高了我党政军民战胜敌军进攻的信心,丰富了我军的作战经验。毛泽东主席英明的作战方针和军事战略思想因而更深入人心,并且为我军以后在冀鲁豫战场取得一系列胜利奠定了基础。

定陶战役的胜利,正如解放日报1946年9月12日的社论《蒋军必败》所指出:“这是继中原我军突围胜利与苏中大捷之后又一次大胜利。这三个胜利,对于整个解放区南方战线,起到扭转形势的重要作用。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局面是定下来了。”

定陶战役的胜利,有以下几方面经验值得借鉴。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定陶战役,是贯彻实现毛泽东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作战指导思想的一次典范。早在郑州、徐州敌军进攻之前,毛泽东主席曾经电示刘伯承、邓小平:“对进攻的敌军,不打无把握之仗,打则必胜;必须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既能全歼,又能速决。”在定陶战役刚刚结束的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起草了对党内指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由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面向全军发布。这篇著作,对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我军十大军事原则的要诀之一。

毛泽东主席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中讲到:“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是我军从开始建军起十余年以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现在才提出的。但是在抗日时期,我军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主,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辅。在现在的内战时期,情况改变了,作战方法也应改变,我军应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而在蒋军武器加强的条件下,我军必须特别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

定陶战役中,我军以少数兵力结合群众游击战争,钳制除整3师以外的各路敌军,保障了我军集中4倍于敌的优势兵力歼灭整3师。在歼灭整3师时又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的战法,先歼整3师第20旅,以打开战局,再歼灭其师部与第3旅,然后转用兵力,歼灭敌方。这样,就保证了我军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以及战役的速决与全胜。

正确分析判断情况,确定作战对象

我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对敌军、我军的优点与弱点进行了正确的分析。既看到敌军的兵力优势和装备强等有利条件,又看到其两个系统指挥不统一,有嫡系和杂牌的矛盾、部队部署分散和疲惫等弱点。既看到我军兵力劣势和疲劳等困难,又看到我军是人民军队,胜利之师,士气高,有根据地依托,有广大地方武装配合和人民的全力支援等有利因素。既看到战前敌我有利和不利情况,又正确地估计到战役过程中这些条件的变化。这样,把我军、敌军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结论,使我军下定战役决心,制定出正确的战役计划。我军不选徐州出犯的强敌打,而寻郑州出犯的弱敌作战,以及利用敌嫡系与杂牌的矛盾,整3师连续作战、比较疲劳的弱点,大胆地以一部主力插入该敌中间,先钳击歼灭嫡系整3师一部,造成敌全线溃退和各个被歼的态势。实践表明,这一作战计划是完全正确的。

利用有利条件,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

战役爆发之前及战役开始后,根据地军民同心协力,以广泛的游击战争钳制消耗和疲惫敌军,掩护主力休整和进行战役准备,使我军主力选择在时间、地点、条件等有利的情况下,同敌军进行决战。

广大人民群众与各钳制部队一道,全力以赴,使敌军陷入我战线之中,不能向整3师增援,不能完成合击计划,从而有力地保障了主要方向作战的胜利。我军真正做到扬我之长,隐我之短,乘敌之弱,避敌之强,军民同心,一致对敌。

定陶战役敌我兵力(虎口拔牙定陶战役)(2)

定陶战役期间,国民党军被大批俘虏并由地方武装的民兵看守

适时而准确地掌握战机

我军利用敌军的分散态势和疲惫时机,抓紧时间完成战役准备,迅速开始对整3师进行攻击,是英明、果断的选择。如果我军不迅速完成战役准备并开始攻击,则郑州、徐州两路敌军钳制攻势就会得逞,我军将失去歼灭敌军的战机。战役中,我军乘胜扩张战果,迅速歼灭突围的整3师残部,并及时转用兵力,在追击中歼灭整47师等敌,当郑州残敌退返原防地区时,适时结束战役,也是准确的选择。

如果我军在战役中不能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果敢地猛烈扩展战果,就不能取得以9个旅5万余人的兵力,在5天中全歼敌军4个旅的巨大胜利。(全文完)


(本文发表于《轻兵器》2019年第1期,公众号文章有删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