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的浦东是什么样子(浦东历史上的今天)(1)

《浦东历史上的今天》专栏由区档案局、区委党校、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区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将选取浦东历史上部分较为重要的内容,分享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今天是3月1日,和小布一起来看,历史上这一天浦东发生过哪些重要事件↓

历史上的今天

3月1日

浦东工商首推无纸化年检

2009年,市工商局浦东新区分局率先试点推出无纸化网上年检新政。3月1日起,凡在浦东注册的企业只需加载CA信息码,所有的年检手续都可在网上完成。

据工商部门介绍,为节省企业商务成本,凡企业符合年检申报备案要求,且持有电子营业执照副本的,便可到所属工商年检机关加载CA信息码,随后登陆上海市工商局门户网站(www.sgs.gov.cn)申报“无纸化网上年检”。年检机关将在线审查企业申报的年检材料,无误后,在网上告知并公告企业年检结果。系统将自动生成电子档案,整个过程,企业无须提供任何纸质资料。

据悉,浦东2009年将在所有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网上年检,同时也鼓励内资企业参加网检。在之前试行的基础上,浦东已经扩大了企业年检申报备案的范围,更多的企业可以选择申报备案,无须提交审计报告。

李政道研究所选址张江科学城

2017年3月1日,以华裔物理学家、诺奖得主李政道命名的李政道研究所宣布,在上海的张江科学城选址。

作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重要创新平台的李政道研究所,2016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成立仪式。该研究所由李政道先生在2014年发出倡议,得到了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共同支持,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承建。在研究方向上,李政道研究所聚焦宇宙最小尺度的粒子物理、宇宙最大尺度的天文与天体物理,以及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量子物理与应用技术三大领域。

研究所的功能,总体可以用“3 1”来描述: 聚集一群世界级的学术大师、建立若干个一流实验与理论研究团队、搭建一个国际顶级的学术交流平台以及建设一个有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

浦东首笔“收受分离”业务顺利办理

2018年3月1日起,上海全市各街镇(乡)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全市通办”,包括161项事务。浦东首笔“收受分离”业务顺利办理。

所谓“全市通办”,指的是政府部门通过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打破居民群众办事过程中存在的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让居民群众在全市任何一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均能申请办理事项,从而减少奔波,实现“就近办事”。

据介绍,目前161项“全市通办”事务中,“直接受理”事项为135个,“收受分离”26个。由于“收受分离”业务比较复杂,并非所有的业务都能“一次办结”,有些事务受到政策法规限制、跨区资金结算、实地查证需要等方面的制约,可能就近受理之后还需要居民补齐材料或者再到户籍所在地办理。

3月1日在浦东还发生了这些重要事件↓↓↓

2011

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工程正式开工。

2009

人民路越江隧道实现全线贯通。

2014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宣布,从2014年3月1日起放开上海自贸试验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届时,上海地区金融机构对区内居民小额外币存款自主定价。

浦东历史上的3月1日

你还知道发生了哪些大事?

欢迎留言告诉观察君

责任编辑 邓清元

来源 浦东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