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NGA魔兽世界,本文作者:zephyrwithflora

魔兽世界建筑志·前言

许多年前曾写过关于魔兽世界的建筑分析,也承诺会接着做下去,谁知一断更就是4年,4年过后回头再看当年的文章,也是感慨良多,再看了看当时的评论,确实当年也是有点为了分析为分析的意思,这次续更,除了重制之前写过的几个部分之外,也将继续写一些别的地区的整理吧。

这一次也不敢承诺写完了,会挑一些我觉得在文化借用和发挥上做得比较好的地区吧,比如奥丹姆,也不再强行与现实相联系了,就像现实中总结现实建筑风格,奥丹姆地区可以就叫托维尔风格,会把偏专业一些的分析单独写在正常建筑记录之后,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另外,很多空间感上的评价会偏主观一些,可以讨论,欢迎纠正,不要攻击。

谁也不知道WOW会不会再来一次大灾变对不对,趁现在还能看见,就当记录了吧。

注:黑白线图摘自《弗莱彻建筑史》,建筑照片来自网络,侵删。

魔兽世界建筑志·卷一

泰坦制造·奥丹姆与风暴峭壁

奥丹姆最为独特的是由群星,月亮,太阳三座方尖碑及其周围建筑组成的三角形布局,在三角形中心则是中心绿洲,包含有拉穆卡恒与玛莱特两座小城镇。东南沿岸则分布着尼斐赛特,托维尔失落之城与起源大厅三个较大的建筑群,之后也大致以此顺序进行记录。

·建筑群·

群星方尖碑-卡塔图陵墓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1)

轴线布局非常明显,相对于另两个方尖碑,更多地显示出祭祀性质,群星方尖碑与其周边的围墙与地宫入口也构成了自成体系的单体纪念性场所,在几个方尖碑中几何性质最为明显,祭祀与神圣感最强。

月亮方尖碑-辛塔希特遗迹-奥丹姆神殿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2)

与地形结合紧密的建筑群,月亮方尖碑与之后的崖壁建筑组成了一个尺度巨大的广场场所,借用崖壁的高度营造出超然的尺度产生敬畏感。而所依靠的崖壁从东到西是由一条轴线串联起的建筑群序列,分别是造物主高台-辛塔希特遗迹-奥丹姆神殿。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3)

造物主高台以不同朝向的楼梯组织起崖壁端头的起始空间,通过辛塔希特的轴线最后到达其后的奥丹姆神殿。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4)

再次在崖壁端头收束,完成了空间序列。

太阳方尖碑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5)

几乎没有附属建筑,仅在其东侧有一座有翼托维尔像,但这个塑像更多的是与对岸的像形成对应关系,与方尖碑关系不大。其下的地宫在崖壁上有出入口,算是唯一一个高出海平面的地宫了吧。通过本身山峰地形的高耸进一步凸显方尖碑的地位,这个手法在之后的风暴峭壁的风暴神殿中也有使用。

奥西斯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6)

保存较为完整的遗迹,与现存的尼斐赛特有一些类似,都是双金字塔 附属建筑,两座金字塔也都是一大一小,形制一致,所以推断之前应该是规模类似的城镇,因为地形不同在轴线上做了调整。

尼斐赛特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7)

与奥西斯不同的地方在于,尼斐赛特的祭祀区域与平民区更分离,祭祀区单独用了一条轴线并处于高台之上,大金字塔门前还有两个大型坐像,推测其宗教意味比奥西斯更强烈一些。

起源大厅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8)

奥丹姆地区室外最为宏伟的金字塔及其附属高台,东侧其实出事实上已经延伸出了海平面,从海底算起直至金字塔入口共有5层高台,每提高一层高台都会有更多的装饰性元素,并且空间是逐步缩小的,一直到最后的柱廊,空间压迫到了极致。

托维尔失落之城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9)

平民建筑最多的绿洲城市,中间的神殿更是整个奥丹姆地区唯一形制的建筑,根据地下城描述,应该是托维尔人的扩建,期内基本包含了奥丹姆地区除金字塔外大部分的建筑形制。与其他建筑群的最大区别是有河流穿过城市,因此桥成为了托维尔失落之城独特的建筑形式。

玛莱特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10)

玛莱特与拉穆卡恒都是湖边的绿洲城市,玛莱特更平民一些,而拉穆卡恒的轴线被强调得更多。

拉穆卡恒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11)

强调轴线,但没有较大的祭祀建筑,可能是因为是后建立的吧,此外,拉穆卡恒与尼斐赛特是我唯二发现有日晷的地方。

·内部空间·

内部空间均取自起源大厅内部。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12)

巨大的人面塑像向内倾斜,配合三角形的空间很好地形成了空间上的压迫与敬畏感。

起源大厅内部藏了一座宏伟程度不亚于其本身的金字塔,令我惊奇的是,它对于空间序列的塑造堪称奥丹姆之冠。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13)

由上至下,分别是狭窄的内部甬道-外部甬道-高台-金字塔,在甬道中的黑暗氛围与压抑在看到高台与金字塔的同时被消除,巨大的空间反差衬托出金字塔的雄伟与庄严。

·单体元素整理·

辅助元素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14)

从左到右,柱式,符文石,台基

托维尔地区亦有柱式,符文石,台基一些辅助性的装饰元素,其中符文石可能更符合我们对于方尖碑的印象,但既然官方地图规定了群星-月亮-太阳这三个是方尖碑,那么就换个名字吧。柱式中的柱头是花篮型,比较简单。台基则是通过分层的线脚获得视觉效果上的丰富性。

方尖碑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15)

托维尔方尖碑大致分为三个等级,但都可分为碑尖,碑身与基础,碑尖一般都是包含有太阳纹饰的四棱锥,碑身会有数量不一的环状分隔与装饰,碑身四棱的强化也是方尖碑的共性。

金字塔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16)

由上至下:起源大厅、奥西斯、尼斐塞特

根据起源大厅内部的金字塔推测,奥丹姆金字塔的外部的黑色条状装饰应该是对能量管道的保护外壳,我猜测能量管道的多寡也决定了该座金字塔在起源熔炉系统中的地位。

平顶建筑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17)

在奥丹姆地区,平民居住,也是等级最低的建筑就是平顶屋,四面看均为梯形,也与沙漠中风沙较大的情况相适应。一般开高窗。

棱锥顶建筑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18)

在平顶基础上添加了四棱锥顶,其上有太阳纹饰,与方尖碑的碑顶类似。根据层数与面积的不同,在立面上会添加一些装饰与窗口,处理手法与方尖碑非常类似。

棱柱顶建筑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19)

使用放倒的三棱柱替代了棱锥顶建筑中的四棱锥,由于棱柱的轴向可以在不影响对称性的情况下延长,所以被使用在需要较大空间但又不需要集中的地方。

详细点说,棱柱形成的是长方形的大空间,方便使用,棱锥下的空间都是正方形,集中性较好但面积大了之后除了祭祀外空间难以使用,并可通过棱柱之间的交错形成种类更加丰富的空间,被托维尔人广泛用在公共建筑的营造中,最出彩的就是托维尔失落之城中的三条棱柱相交的神殿建筑。

注,之所以说是棱柱而不是两坡顶是因为其下边从外面看也是封上的……

·文化元素借用分析·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20)

埃及柱式、两河流域的有翼狮身人面像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21)

A-早期埃及陵墓-玛斯塔巴、J-菲莱岛塔门入口、F-蒙图特霍普石窟墓

对于埃及的借用非常明显,包括柱式与金字塔。但同时也发展了三角形的母题,通过金字塔-四棱锥-三棱柱的变化创造出更丰富的虚拟建筑形式,三棱柱的交错也可以看作是借鉴了筒拱到十字供的变化,也有那么点唐破风的意思,但重点其实是把形式感极强的文化特征元素进行一定变形,保留其辨识度的同时加强其扩展性,从而丰富游戏中的相关虚拟空间与建筑。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22)

左塞尔阶梯金字塔复原图,主要是其围墙非常像奥丹姆的墙

群体布局当中,配合金字塔进行轴线布局,但同时也用超尺度的方尖碑配合相关辅助元素进行新的轴线创作,变化地形以及其上的建筑也起到了丰富的效果,比如三个方尖碑的群体组织形式就完全不同。

·风暴峭壁·

据编年史,风暴峭壁为意志熔炉所在地,也是尤格萨隆的监狱,较大的建筑群仅有奥杜尔与其对面的造物主圣台。就叫奥杜尔风格好了。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23)

·建筑群·

造物主圣台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24)

造物主圣台的主体建筑是三座的环形神殿及其支撑山体与附属建筑,在两座主塔周围有形制不一的高塔环绕,其中越往北,附属高塔越多(也许是约接近奥杜尔的原因)在高台之间有一条主要的步道通往三座神殿之间较大平台(这种三角形的布局与奥丹姆的三个方尖碑有点相似)。

奥杜尔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25)

从大地图看奥杜尔,是一座中央主高塔为绝对主导,其余高塔更像是其附属建筑,中央高塔与其西侧高塔成一组,而东侧三座高塔(三座中的最南一座为闪电大厅)的关系更紧密一些,此外,在奥杜尔所在山地的西南角,有一座拥有巨大穹顶的单体建筑(岩石大厅)。仍然是在这三组建筑之间包围有一片可活动的平地。

·单体元素整理·

圆柱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26)

这里将风暴峭壁地区出现的圆柱大体分为三种,柔柱,刚柱,巨柱。柔柱的柱头有涡卷饰样,柱身有明显的收分与卷杀,柱础较厚。刚柱柱头只有一圈环状装饰,收分不明显,没有卷杀,柱础较薄。巨柱可看作是复数的刚柱叠加而成,去掉上柱的柱础与下柱的柱头。所有圆柱均有柱身槽。

方柱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27)

为方便,我将两种方柱分别叫做盖柱与扶柱。盖柱多为单个出现,柱头有一层极薄的顶盖,柱础部分上下也有两片极薄的装饰片,柱身上有植物饰样,中间稍细,没有柱身槽。扶柱多出现在立面装饰上,未见独立成柱。

柱式单元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28)

柱式单元是我给复数个柱子与它们共同承载的上部结构起的名字。奥杜尔风格中比较典型的有这么四种,图中由上到下分别是平式单元,山花单元(山花单元中间包了一个圆拱单元),通道单元。

平式单元指柱子上仅有水平元素,可能是连梁或者水平楼板的外沿线脚。山花单元则是指柱子上方承载有三角形的山花。圆拱单元则是指柱式上方是一个半圆拱。通道单元则是在平式单元的基础上,上方承载的条状结构做出变化,不在水平,常用多个连续的通道单元做各类通道、入口的外部装饰。

立面组合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29)

奥杜尔风格在立面组合上有太多的可能性,列出较为典型的三种。从左到右是独立叠加,贴墙叠加与立体叠加。

独立叠加是指柱式单元在仅有高度不同的情况下上下叠加形成的组合。贴墙叠加则是指柱式或柱式单元除了在高度上不同,距离立面的距离也不同形成的带有层次的叠加方法。立体叠加则是在贴墙叠加的基础上,引入大小不同的柱式单元,形成大小单元嵌套的组合,也是最复杂的立面组合情况。

高塔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30)

高塔是奥杜尔风格中最主要的建筑形式,一般而言都可以理解成在一个简单方柱或圆柱的外表面进行分层的立面组合,最后在顶部添加屋顶,而屋顶也成了高塔最重要的特征。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31)

在造物者圣台,有八角尖顶,两坡顶,圆穹窿三种形式,圆穹窿上有植物纹样装饰。奥杜尔的高塔没有八角尖顶,多了一个没有顶的……

柱环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32)

由圆周排列的柱及其承载结构形成的集中式空间,岩石大厅和多个山顶的神殿以及圆形平面高塔都能看到柱环的元素出现。

奥杜尔内部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33)

奥杜尔内部经常出现穹顶,有依靠多个半穹顶支撑而起的大穹顶。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34)

亦有由两条筒拱交错形成的十字拱(这两种在大地图中都没有出现,故单独列出)(为什么奥杜尔的顶画上会有部落徽记?)

·文化元素借用分析·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35)

罗马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柱式

风暴峭壁大量运用了希腊,罗马发展的柱式,柱头带涡卷所谓柔柱的是爱奥尼柱式,而刚柱则是参考多立克柱式。而立面组合的独立叠加与贴墙叠加则像是参考了希腊罗马的叠柱式。至于立体叠加,有点像是米开朗基罗采用的大小柱式套叠的手法,使立面富有变化。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36)

罗马维斯塔神庙

集中式的穹顶以及用半穹顶衔接的方式应该是来自于罗马神庙以及后来的拜占庭建筑,比如罗马的维斯塔神庙就和岩石大厅那个有点像,半穹窿的话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了,不过那个半穹窿要大很多,这里就不放了。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37)

罗马朱莉家族墓

奥杜尔的风格整体上偏古典复兴,或者说文艺复兴风格,说起来跟暗夜精灵的神殿建筑有点像,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奥杜尔风格运用了大量金色装饰,同时也不像暗夜到处都是绿色,所以做出了区别,尺度上奥杜尔也远远超出了暗夜精灵的神殿。

魔兽世界奥山战场战塔时间(魔兽世界的建筑艺术)(38)

威尼斯圣乔治大教堂,奥杜尔的部分立面组合逻辑和它相似

应该说把相近的欧洲地区的风格归化成可以方便组合的单元之后依照规则进行自由组合是奥杜尔最常用的方式,比如把来自希腊的山花柱式单元,罗马的拱券,做成相近的大小在立面上排布,同时也可以缩放具体的单元进行叠加增加立面的丰富性。这种单元化的组合,可以算是效率很高的虚拟建筑创作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