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家辉,古天乐参演的《使徒行者2》正好在上映,豆瓣的评分开始下跌,现在已经跌到了6.5分。说实在话,这样的打分,笔者认为不能算是很公平,《使徒行者2》给人的整体感觉,并不差,可是为何这打分,却没有很高呢?

坦白的讲,使徒行者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笔者真不知道,于是去百度,“使徒”和“行者”都是来源于宗教用语,“使徒”是基督教用语,原意是受差遣者,指奉主差遣,得到权柄,有能力传扬福音、教导真理、建立教会的信徒,即肩负了特殊使命的门徒;而“行者”则是佛教用语,指出家而未经过剃度的佛教徒。按照这个剧名下去,在《使徒行者1》中,因为张家辉饰演的人物阿蓝是卧底,欢喜哥也是卧底,而佘诗曼饰演的阿钉也是卧底,其实古天乐饰演的邵志朗,在剧情最后也趋向于一个被卧底感化的角色。取这样一个名字,是符合道理的。

使徒行者2受众固定(使徒行者2公牛是否喧宾夺主)(1)

使徒行者2受众固定(使徒行者2公牛是否喧宾夺主)(2)

使徒行者2受众固定(使徒行者2公牛是否喧宾夺主)(3)

来到《使徒行者2》中,感觉更多是沿用了使徒行者这个IP,剧情上面肯定是没有什么连续的,《使徒行者1》中张家辉饰演的蓝博文已经牺牲了,那么在《使徒行者2》中,就不可能再出现,这毕竟不是聊斋剧。所以,《使徒行者2》也就必须开辟另外一个剧情,按照笔者的理解,在第二部中,被恐怖分子训练的警察特工,他们在剧本中一直都在坚守正义,这可能是他们被称为使徒行者的原因吧。

现在回过头来说一说《使徒行者2》的小细节,这一部剧最后是在西班牙的斗牛节中开始上演最后高潮,6头公牛追的人群到处跑,飞车追逐融进这样的大场面,加入了这么强劲的动物因素,看起来是那么过瘾。可是过瘾之余,大家是不是有一种感觉,公牛的影响因素是否过重了一点,虽然在这部电影中公牛的特效给人感觉还可以,可是公牛成为了一种决定性因素,成为了一个主角,给人的感觉,多多少少有喧宾夺主的意思。

使徒行者2受众固定(使徒行者2公牛是否喧宾夺主)(4)

使徒行者2受众固定(使徒行者2公牛是否喧宾夺主)(5)

其实有时候看上去是一个小细节,可是总会让人在观影的时候产生怀疑。比如说《使徒行者1》中卧底阿钉被欢喜一枪打中额头,然后又反转复活的那一段,就非常让人怀疑。这个动作就这么容易做吗?一枪打中额头掉入水中,那么在水中藏多久呢?就没有人过来看看水中这个人是否还活着吗?董先生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呢?他本来就不怎么信任欢喜哥,后面还派人去查欢喜哥的底,他这种反派头目,本来就是最多疑的人物。想轻易的骗过他,本来就有很大的难度。

《使徒行者2》最后的结局中几乎安排所有的人死光,这种骗泪水的方式,好不好呢?有一些观众认为,可能导演在这样一部片中,还是存在用力过猛的状况。但是笔者认为,卧底的生活是非常凶险的,最后时刻牺牲,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电影不同于电视,很多时候一种情感的集中释放,也是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港片更是如此,过火和疯癫,一直就是一部分港片的有效标签。而在这些情感的释放中,不断的加入反转因素,就更加能让电影成功。

使徒行者2受众固定(使徒行者2公牛是否喧宾夺主)(6)

使徒行者2受众固定(使徒行者2公牛是否喧宾夺主)(7)

​《使徒行者2》豆瓣打分不高,笔者认为还是有点冤的,特别是影片的前半段,“谁是卧底”估计是每一个观众心中最大的悬念,而古天乐,张家辉,吴镇宇三大影帝的身份,也都是演绎的滴水不漏。而最后张家辉和古天乐的兄弟情谊,不知在影院的你,又是否留下了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