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成功过渡的时代。

这却是悲哀的一代,改革开放浪潮下经历多次创富机会却几乎完美错过每一次政策红利最终又迅速落幕的一代。

有人说,时代的巨轮下,我们都是一颗尘埃。

而80后一代,更像是一颗颗被时代浪潮卷起四处飘浮无处依附的尘埃。他们大多数的生活犹如过山车一般迅速冲上峰顶,然后又在中年时期被这个时代的飞速变化无情地狠狠拽回到谷底。

80后,指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有时也泛指,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年轻一代。80后是指国家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人的代名词。

80后的红利(时代变革下的80后)(1)

网上有很多调侃80后的段子。

比如:80后“童年像皇帝、少年像战场、青年像乞丐、中年像野狗、老了没人养、死后没人埋”......有点夸张,但直白和形象地反映了这一代的现状和焦虑。

80后的红利(时代变革下的80后)(2)

如今,最大的80后已经迈过40岁的中年门槛,古人说;四十不惑。可现在的中年80后更多的是茫然失措和迷惑。

时代造就了80后一代,80后的成长环境是绝无仅有的,经历了发展最快的30年,80后从出生到现在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是90后,00后的人所体会不到的。这一代人,经历了国家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却又几乎完美地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政策红利。

80后的红利(时代变革下的80后)(3)

80后的悲催,体现在这个时代变革的每一个节点,更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来自自己野心的桎梏

80后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每一次创富浪潮,见证了所生活的城市每一天日新月异的变化,目睹了资本市场上的一夜暴富和一个又一个商界大佬的声名鹊起。

这样激情澎湃的改革环境下,每一个见证着奇迹的80后无不心潮澎湃,再加上儿时所受教育的加持,让80后一代从小就抱有极大抱负,尤其是更多来自农村的80后更是从小就立志要跳出“农门”,回报父母。

80后的红利(时代变革下的80后)(4)

等到他们满腔热血地投入这个社会,他们才发现:当初的蛋糕已经分光了,当初的政策红利没有了,更多行业的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了……

他们不得已陷入了和早已社会根基扎实的70后的竞争,更陷入了同龄群体的“内卷”。可是他们又发现,当初他们引以为傲的内卷资本——学历,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飞速贬值。无奈,他们只好又退而求其次,投入创业大潮里,几经挫折碰壁,却又发现,没有父辈的余荫,他们连试错的资本和机会都少得可怜。


来自家庭负担的绑架

80后是执行计划生育的第一代,这就注定了大多数80后“独生子女”的属性。从小到大,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只有同学朋友。长大后,面对社会,他们也只能“单刀赴会”,有时遇到事情,甚至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好不容易开始成家,还没来得及立业,双方的父母都已年迈,又要承担起养老的负担。

80后的红利(时代变革下的80后)(5)

上有老下有小,让80后必须承担起了顶梁柱的责任,支撑整个家庭,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他们长期被经济压力、子女教育、住房压力、赡养老人等问题所累。

大多80后在乡下务农的父母,目前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无法再像年轻人那样耕田种地。有退休金的老人,晚年生活还有一定保障,但大多农村,他们的养老金,基数很小。根本无法维持日常开销。

而且这些80后的父母,出去打工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工厂不需要年纪大的人,建筑工地年龄和体力又吃不消。很多只能从事保安环卫保洁等工作强度不大,但收入较低的工作。而他们以后的养老,更多要靠这一代80后独生子女来承担。

80后的红利(时代变革下的80后)(6)

可是,他们的子女在开始长大,各种教育、培训和兴趣班的支出都是巨大的开支。国家还在不断鼓励他们二胎、三胎,有些工作条件不错的80后家庭为了避免自己下一代以后就像他们一样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咬牙生下二胎三胎。

突然,2019年底,疫情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来了,好不容易打下的经济基础一瞬间土崩瓦解。一些大型房地产、互联网和第三服务产业的公司开始大量缩减部门裁员,而年龄尴尬的80后成为了首当其冲的群体。很多80后在这几年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第一次陷入经济困境。却还要想法强撑每月高额的房贷、车贷支出。


来自社会标准的枷锁

“80后的父母没有积累更多的财富,导致80后既要有物质方面的追求,还要承担精神方面的追求,非常的拧巴和挣扎,我要对他们说一声辛苦了。”

80后的红利(时代变革下的80后)(7)

这是来自于白岩松的一段话,非常残酷,却很写实和扎心。

有首歌《生而为人》里有句歌词更现实和扎心:都说生命可以不分贵贱,可有人生来就被叫做少爷。有人只能看着地面,抬头都是些肮脏的嘴脸。励志要走社会的前列,可总是败在势力的面前……

曾经网上有个帖子提过一个问题:“80后有多少存款才算达标?”

有个答主列出了标准:最早一批80后,今年40岁,存款200万才算达标;刚刚迈入30岁的80后最后一批,存款达到20万才算合格。

80后的红利(时代变革下的80后)(8)

这让很多80后内心炸了,更是陷入了焦虑和迷茫中。

按照这个标准,假设40岁的人从24岁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工作16年,每年至少存12万,才能勉强达到200万的标准。

每年存12万,每月一万,还要不吃不喝。

可是现实中真实收入报告的现实却是这样的:

80后的红利(时代变革下的80后)(9)

这说明,绝大部分人只能拿几千块的薪水,每个月能存款一万以上的人,真只是凤毛麟角。

不公平,本就是社会的特性。每个人的出生条件,决定了起点不同、环境不同、机遇不同……自然就决定了每个人奋斗的结果和结局都迥异。

可偏偏社会上总有些人会提倡一种固定的成功标准,再加上这些年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大多数人“金钱至上”的崇拜心理,从而忽略更多其他方面的追求和信仰。引导了大多数80后群体自我套牢了这个社会标准的枷锁。“不敢辞职、不敢生病、更不敢死”,焦虑甚至抑郁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基本色。

80后的红利(时代变革下的80后)(10)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可能,别给自己设限,也别让任何人和事扰乱自己规划的人生节奏。

余生还长,不必慌张。

屏幕前的你是否也是80后中的一员,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下面留言谈谈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