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能静
古人的衣着总被人所熟知的是外在的宽大跑袖,或者是长袖翩翩的女子。无论男子、女子总是以这种全面包裹为主要特点。那么古人的内衣是怎样的?在礼法森严的年月,如何从外到里穿着舒服又合乎体统,隐藏怎样的特殊风范?其实这种细节从《诗经》里便有这样的最初描写:“故天子珠捲衣冕诸侯玄捲衣冕,大夫裨冕。”
因此从春秋战国时期,从上到下就对了衣着有了明确等级规范。在当时内衣也叫“私衣”,所谓“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瀚我衣。”这里的“私衣”就是内衣的意思。到了汉代,内衣开始出现更多品类,如汗衫、抱腹、齐裆、衫子、袜肚等。
先前女子的衣服和衣裳是连接一起的,长度和连衣裙基本差不多,据说到了此后的宫廷,后宫女子为了博得君王好感,将这种内衣进一步裁剪,以显得身材更加完美。
两汉时期内衣称“抱腹”或者“心衣”,两者的共同点是背袒露无后片,质地多用平织绢,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衣称为“两挡”,它有前后两片,既可挡胸又可挡背,材质多为色彩丰富、内有衬棉的织锦。
相关画面
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诃子常用织成为面料,无带,从侧面开合,胸际为“一字型”的包缠式。内衣, 则为了衬托腰部的细。它被称为宝袜,不过虽名“袜”,但它可不是袜子,而是一种漂亮的女子紧身内衣。唐太宗宠爱的才女徐惠曾如此写道:“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可见美女穿上贴身的宝袜,那盈盈的如柳纤腰更加迷人。宝袜既然如此衬托身体美,有心计的美人自然要巧妙地使它为人所见,李贺还写过这样的一句诗:“宝袜菊衣单,蕉花密露寒。”女子单薄的菊色外衫下,透出了美人蕉般鲜妍的宝袜包裹着的纤腰,那隐约间的美感,不言而喻。此外还要简单介绍一下“抱腹”。当时也被称之为“心衣”,就是在腰部横裹着一块巾帕,以保护腹部不受寒气的侵袭。
资料图
所谓“齐裆”也是汉代女子所穿,当时也叫“袜肚”,古代所谓的“裆”就是遮挡的意思,因此相当于今天的抹胸。到了唐代的时候,女装的风格和尺度都出现了巨大的颠覆性的改革。众所周知唐代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年代,因此女装也逐步走出了束缚,追求个人解放的大胆审美,由此也让唐代的女装成了历史中的闪亮一抹。
到了宋代女子也有了束胸的习惯。在内衣上可以遮盖胸前,用纽扣或者带子打结,然后整个腹部都可以被遮住,这在当时叫“抹肚”。尽管如此,爱美的女子们总是能展示自己的优美身段,无论是交领的孺裙还是对襟、下长过膝的褙子,不管是普通人家女子还是宫廷妇人,他们都要微微展示一点衣襟,展示一种含蓄的曼妙。
资料图
到了元朝,内衣也有了一些变化。当时叫它为“合欢襟”,由于后面向前系着带子是它的特点,胸前再用一排口子合上,甚至用一条绳带,因此那些比较多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肚兜名为“兜”,它还有一个其他内衣所没有的妙用,就是装东西。古人可在肚兜中放人一类香料。清代曹庭栋《养生随笔》中提到,肚兜中可以装人姜桂以及麝香等,能治疗腹部的冷痛。当然,爱美女子也可以用肚兜盛香来使自己周体生香。
资料图
除了抹胸、主腰、肚兜,贴身穿的衫子、小袄也是一种形式的内衣,它们多是轻薄面料,对襟或交襟,虽然较少有情色的意味,却又与人肌肤相亲,故往往成为情人之间寄托情思之物。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便提到蒋家有一件宝贝叫珍珠衫,暑天穿了,清凉透骨,蒋兴哥之妻王三巧将它赠予了情人陈大郎,道是"穿了此衫,就如奴家贴体一般”。于是陈大郎便将此衫贴体穿着,即使夜同脱下,也放在被中同睡,借着衣衫上情人的体香,仿佛情人就在身旁。
到了明代内衣变为“阑裙”,外形与今日的背心大体相似,两襟各搭配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的侧面系带,可起到调节腰部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延伸到了清代时,一般将此做成菱形,然后兜肚眼变成小马甲,面料以棉、丝绸为主,形制短小,通常用对襟,襟上再放着几个纽扣,穿戴的时候将胸腰裹紧。因此内衣演变的历史也是美的进化历史,读来也颇为别致,让人遥想起那些曼妙长相出色的女子们,连历史也多了一片芬芳和陶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