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石天去世了,没有任何讣告或通知,人们几乎晚了一个月才得知他已然去世的消息。

施南生说,难以相信。黄百鸣说,非常难过。

11月2日,后知后觉的影迷们开始凭吊,记忆起仿佛许久未见的石天的角色。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1)

被提及最多的恐怕就是《英雄本色》了,在第二部里,石天饰演的是狄龙的恩师“龙四”,他被手下陷害,逃亡异国,精神失常。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2)

《英雄本色2》的开拍,本是徐克他们为了要帮低谷期的石天一把,直接改写了原本“前传”的故事,吴宇森见状,也只好义不容辞。

毕竟,对于吴宇森来说,第一部《英雄本色》也是徐克力撑,让他走出低谷的。

那个年代的香港电影圈就是这样,大家守望相助,有钱同赚,有苦同挨,这在石天麦嘉等人所一手创立的新艺城更是如此。

他们白手起家,力撼邵氏嘉禾两大公司,硬是生生地杀出了一条血路,留下了无数港片迷们津津乐道的经典。

当然,讲述新艺城的故事,还是得从三个“臭味相投”的年轻人说起。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3)

前情提要:

邵氏春秋(一):宠妃干政、重臣出走、对手坠机,这一切都发生在TVB诞生前夜

邵氏春秋(二):六合围剿、抗日救亡、红粉知己,邵逸夫的人生也是一篇“重生文”

邵氏春秋(三):五台山风云、四大派系决战光明顶...邵逸夫在TVB的传奇岁月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4)

01 三枝光棍走天涯

1979年,一部叫《搏命单刀夺命枪》的电影上映了,导演刘家荣,主演洪金宝,监制麦嘉,编剧黄百鸣,石天则饰演一个喜剧类的小配角。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5)

这部电影是麦嘉与洪金宝合组的“嘉宝”电影公司拍的,当年麦嘉与洪金宝是邻居,两人结缘于一部叫做《一枝光棍走天涯》的民国谐趣功夫片,算是开创了功夫喜剧的先河,于是便相约着一起赚钱,还拉上了当时正红的刘家荣。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6)

谁知道公司成立没拍两部,洪金宝便被嘉禾叫了回去,刘家荣也把精力放在兄长刘家良那边,留下一个麦嘉,成了光杆司令。

刘家良的故事,我们在翁静晶专题里提到过:香江美丽传说(十一):她是香港最命硬的女人

麦嘉是留过洋的,学过电影,更学了咏春、空手道等一身功夫,本是踌躇满志,却总为钱所困,早年学李小龙,却因为李小龙的去世而丧失了拍片的机会,如今跟洪金宝,谁知道洪金宝也离开了嘉宝,导致他下一部戏没有了着落。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7)

麦嘉索性想,不如再开一间公司,看看身边的这些人,石天虽然总是演配角,但很出彩,那个叫黄百鸣的年轻人虽然剧本写得一般,但胜在任劳任怨,心里便有了主意,三个人一商量,便决定合开一间叫“奋斗”的小公司继续“奋斗”。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8)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9)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10)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11)

“奋斗”公司一直如鱼得水,功夫 喜剧,民国烂衫戏,成本不高,赚得也不少,导演麦嘉,编剧黄百鸣,主演石天,这样一部一部走过来倒也能混得下去,但毕竟是小公司,资金时常周转不开,也是紧巴巴地过日子。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12)

也是凑巧,这个时候,九龙巴士的老板,金公主院线的雷觉坤找上门来。

七十年代末的香港,基本上是邵氏嘉禾两虎争霸,邵氏财大气粗,一统江湖许多年,手下张彻李翰祥一武一文,功夫片风月片络绎不绝,人们形容那个年代是“拳头和枕头”,凡二人的片子都相当卖座。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13)

而嘉禾呢,独有的卫星公司模式造就了当年独立公司百花齐放的壮观景象,一时间各色人等纷纷成立独立公司,侧面影响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更是邹文怀因为“运气爆棚”“捡”到两个“宝”,李小龙与许冠文而名声大振,创造不少的票房奇迹。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14)

电影公司是两虎相争,但院线方面却不是。

与现在的内地模式不同,当年的香港电影放映是自管自家的,嘉禾邵氏各有自己的院线放映,遇到大片别人可分不到一杯羹,于是刚刚成立的第三大院线金公主就难免会遇到无片可放的地步了,老板雷觉坤因为一次《撞到正》排片问题,于是想着自己也该拍片,但是放眼望去,江湖虽大,人才基本上都被两大公司霸占了,只有在新人里挑。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15)

“金公主线” ( 前身为丽声院线)

恰好,奋斗公司的《疯狂大老千》在金公主院线上映,也恰好,这部低成本的“烂衫戏”狂赚了三百万,于是便向麦嘉抛去了橄榄枝。

对于麦嘉来说,金公主是救急,毕竟人家答应除了给钱他公司,还帮他清了之前一部烂尾戏的烂账,何乐而不为?

但对于石天和黄百鸣来说,这简直是“资本主义压榨”。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16)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17)

石天是当时小有名气的演员,靠与成龙合作的《蛇形刁手》与《醉拳》成名,吃喝不愁,在邵氏和嘉禾都混得风生水起,而黄百鸣呢,写剧本恐怕也只是一颗“赤子之心”,人家白天有正经的工作,工资还不低。

他们觉得,我们公司做得好好的,为啥要被大资本家收购?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18)

道理确实如此,麦嘉他们奋斗公司的几部片都赚了不少钱,尤其是《疯狂大老千》和《咸鱼翻生》都是几十万的成本赚了三百多万的票房。

1980年的香港电影票房十大里,这间小公司占了两个名额,看起来前途无量,而被收购后,按照股份,得要分一大半的钱给金公主。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19)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20)

还是麦嘉头脑灵活,他算了笔帐,比如每部影片赚100万,现在以他们的能力每年开两部戏,那就是赚200万,但有了金公主的资金,他们可以每年开10部戏,去掉一半,还能赚500万,何乐而不为?

于是,顺理成章,金公主注资的“新艺城”宣告成立,那是在1980年9月,公司成员只有麦嘉、石天、黄百鸣三人。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21)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三个资历尚浅的年轻人开始在香港影坛掀起了一阵巨浪。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22)

02 七怪初现江湖

新艺城有了钱,便愈发显得人不够用起来。

当年的三人组只能算是小作坊,分工明确,而今打算一年拍个十部片,当然分身乏术。

于是便想到请外援,扩充势力,麦嘉从亲友近邻里筛选,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吴宇森。

麦嘉说那个时候的吴宇森身为张彻的弟子,但是经常不够钱用,于是便找他来拍戏,化名吴尚飞,拍摄了致敬卓别林的《滑稽时代》,由石天主演。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23)

拍《滑稽时代》是吴宇森的主意,当年卓别林刚去世不久,文艺青年吴宇森便想着要致敬这位偶像,而石天更是从头到脚一副卓别林的经典打扮,派头十足。

说起来吴宇森对新艺城的这番心意也是回报甚丰,新艺城的第二部电影《欢乐神仙窝》找的便是吴宇森的好友,同为张彻弟子的午马做导演,两部电影的票房都超过了五百万,让新艺城一解燃眉之急,也同时一鸣惊人。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24)

而最为“丰厚”的回报则是新艺城的第三部片,在麦嘉他们邀请吴宇森加入新艺城的时候,吴宇森以与嘉禾有约回绝了,但给他们推荐了一个新导演,徐克,而徐克的加入,则直接改变了新艺城的面貌。

关于邀请徐克这件事,当事人回忆也是五花八门。

施南生说,当时麦嘉石天黄百鸣三人纯粹碰运气,觉得新浪潮流行,于是便翻报纸,“许鞍华,不认识,章国明,不认识……徐克,吴宇森说,我认识……所以就找徐克来吧。”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25)

年轻时的施南生和徐克

黄百鸣则说这是因为吴宇森的力荐,但三人则不以为然,“他虽然创意十足,但票房不足”,还是因为吴宇森的坚持,才找了徐克。

而麦嘉的回忆则大为不同,他形容他找徐克是“三顾茅庐”,“去了施南生家里三次”,连泰迪罗宾都搞不懂为什么徐克居然答应了。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26)

其实,当时的徐克,也是处于低谷,连续三部戏叫好不叫座,让慧眼识珠的吴思远亏了不少钱,心里很是愧疚,而新艺城的邀请,是其商业片转向的一次机会,于是《鬼马智多星》应运而生。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27)

这部片不但以光鲜亮丽的风格改变了新艺城“烂衫戏”的面貌,还同时把仰慕徐克的泰迪罗宾、徐克的女友施南生、剧中的配角曾志伟带进了新艺城,加上初创期的三位,新艺城“七怪”正式亮相。

说起来也是凑巧,看起来七拼八凑的七个人倒是分工明确,而且如果以武侠小说来看,可以称之为“新艺城七怪”。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28)

“怪”当然首先是外形上的,把这七个人列出来,大概除了施南生,其他人都可以用“奇形怪状”来形容。

施南生回忆麦嘉石天来找吴宇森,“戴着皮毛,穿着毛皮短褛、牛仔裤,还有很大的西部牛仔皮带、牛仔靴……”然后对徐克说,“他们好像是坏人,不要和他们来往。”

而张艾嘉回忆初见这帮人,以为自己被骗了,泰迪罗宾则以为他们是黑社会,不想与之有交集……总之就是,满眼望去,没一个正常人。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29)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30)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31)

但这些“不正常”的人,却各个身怀绝技。

施南生是“大内总管”,外号“管家婆”,负责整个公司的财务运作,加上她精通各国语言,外交的重任便自然由她接手。

徐克呢,则是天马行空,“徐老怪”,他讲故事从来不重逻辑,而且多拟声词,“一匹马过来,嘚嘚嘚”,画面感十足,经常说着说着奇思妙想就没边了。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32)

泰迪罗宾是负责把徐克拉回地面的那一个,人称“逻辑宾”,讲逻辑,加上他是音乐人,基本上音乐的事是他负责,但有意思的是他的品味与众不同,在新艺城监制了不少“出格”的作品。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33)

曾志伟属于度桥特别活跃的那个,“天桥王”,传说他开会经常睡着,但被叫醒后居然神奇地能够接上对话,“我觉得这个桥段不好,不如……”

石天人称“悲观石”,他是热衷于泼冷水的那个,时常觉得大家的计划不行,否定否定再否定,但因为有个台湾的老婆,所以我们熟悉的国语版,譬如麦嘉标志性的山东话都是由他决定的。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34)

而黄百鸣却恰恰相反,他叫“乐观黄”,在他这里什么都行,于是最终执笔写剧本也经常是由他操刀,他自己说大概前期新艺城的剧本有80%都是他写的。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35)

麦嘉当然就是“权威麦”,由于他占了公司21%的股份,在新艺城内部是大老板,理所应当一言九鼎。

就是这七个人,在一间只有几平米、“屁股碰屁股”的被称为“奋斗房”的小屋子里,每天夜里11点到早上8点彻夜不眠,造就了香港电影又一次的辉煌。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36)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37)

03 刀仔锯大树,力撼两巨头

在新艺城的历史中,最重要的作品,毫无疑问是《最佳拍档》。

《最佳拍档》的缘起是《追女仔》上映的时候,1981年暑期,《追女仔》以极低的成本获得了九百多万的票房,比先前的《鬼马智多星》还要高出两百万,两部电影分别位列当年香港电影票房榜的二三位。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38)

那一年的票房冠军是许冠文的《摩登保镖》,帮嘉禾赚了一千七百多万,那个年头许冠文正当红,新艺城诸怪自知没法比,但同期上映的一部美国片《铁金刚勇破海龙帮》也超过了一千一百万,这就让他们开始郁闷了。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39)

《铁金刚》也就是《007》,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国外有个光头神探很红,于是麦嘉突发奇想,既然自己演过光头探长,不如,拍一部国产喜剧版的007?

说到做到,对于新艺城来说,创作都是集体创作,从导演到演员到剧本都是七个人在“奋斗房”里一起商定的,所以导演其实并不重要,这时候麦嘉发现曾志伟居然几个月来都免费带着盒饭来“度桥”而没发工资,于是“良心发现”决定让曾志伟做导演。

其实曾志伟何止没发过工资,几十年后麦嘉才知道,当年他找曾志伟拍《追女仔》,结果一直没有给过片酬,但曾志伟也不说,似乎那个时候大家都是这样,没有什么固定的收入,每个人都象征性地拿一点分红,把更多的钱留着拍下一部片。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40)

《最佳拍档》的男主当然是麦嘉,女主原定是叶德娴,但当年的叶德娴丝毫没有兴趣,于是石天说,不如找张艾嘉?

有意思的是,张艾嘉的上一部作品是李翰祥的《金玉良缘红楼梦》,她演的是林黛玉,林黛玉和《最佳拍档》里的“男人婆”,这差距可是相当大了。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41)

但是人家007里卖点可是风流倜傥的邦德,在香港,哪里去找这么帅气的演员呢?

也不知道是谁的提议,他们决定找周润发,虽然那个时候周润发还是“票房毒药”,但胜在外形够帅,也很便宜,于是大家同意,不巧的是,周润发当时接了一部叫做《血汗金钱》的电影,于是只得另觅人选,正当大家伤脑筋的时候,徐克说了一句,“不如试试许冠杰”。

人人都知徐克的天马行空,但许冠杰的名字一出来大家还是纷纷表示不可能,因为当年许冠杰只演大哥许冠文的电影,而许冠文又是嘉禾的大将,这种“撬墙角”的行为,就算他们愿意做,别人也不愿意来。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42)

黄百鸣还记得那天找许冠杰出来谈的场景。

在喜来登酒店,许冠杰一边听故事,一边不断地把方糖往嘴里送,然后说,他很喜欢这个故事,正当大家觉得希望出现的时候,许冠杰又泼了众人一盆冷水,他说,要拍可以,片酬要两百万。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43)

两百万是什么概念呢?

后来黄百鸣在香港云景道一个中上层的住宅区买了房子也不过是四五十万,一般电影的主角片酬也就是十几二十万,一个许冠杰,等于十几个周润发。

大家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时,还是麦嘉给大家算了一笔账——

请许冠杰,就是砸掉了嘉禾的一扇窗,一定会引起轰动,这相当于免费宣传了,算是五十万宣传新艺城,五十万宣传《最佳拍档》,剩下的一百万才是许冠杰连主演加唱歌的费用,这样看起来就不算太贵了。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44)

听起来像是“阿Q精神”,但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找了许冠杰出演《最佳拍档》,新艺城才彻底火了起来。

《最佳拍档》让当时的观众眼前一亮,大制作、大明星、各种飞车特技……人们竞相来看这片酬两百万的演员究竟为何那么贵。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45)

那一年的春节照例是两虎相争,嘉禾派出了当红的成龙,携《龙少爷》出战,而邵氏则派出了当家的刘家良,作品是拿手的《十八般武艺》,可谓是来势汹汹。

结果却大出所有人的预料,《十八般武艺》卖座平平,取得了不到千万的票房,《龙少爷》破了《摩登保镖》的票房记录,卖了近一千八百万,而提前一周上映的《最佳拍档》,则狂收了两千六百万!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46)

曾志伟回忆说当时这部电影因为有人买不到票,差点引起了暴动,作为导演他当然是开心无比,那两个月他几乎天天都在笑,“嘴巴都合不起来”。

当然,《最佳拍档》的成功也不止是曾志伟或者许冠杰个别人的功劳,事实上当年拍摄过程中麦嘉和徐克都有帮忙拍一些戏份,尤其是徐克,只要有需要,他都会出现。

幕后团队里,柯受良的飞车也给电影增色不少,他几乎是玩命式的完成了电影的特技镜头。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47)

也正是这样的群策群力互相帮忙奠定了新艺城撼动了嘉禾邵氏两大巨头的基础,使得两虎相争变成了三国鼎立,但也正是这样的机制,给新艺城的分崩离析埋下了种子。

下一篇,我们会说说新艺城是如何在十年间,从极盛走向极衰的,这个小公司最大的武器和弊端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集体创作”。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最欣赏新艺城七怪中的哪位?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谈谈 新艺城(新艺城风云上)(48)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