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三顾茅庐

罗贯中

三顾茅庐的三首诗翻译(九上之24.三顾茅庐)(1)

走进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在苏州结识施耐庵,以师徒相称,两人一同参加位于平江(即苏州)的张士诚反元起义政权,做过一段时间幕僚后离开。曾与另一位吴王朱元璋为敌,在明朝成立之后,罗贯中放弃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创作《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等著作。

创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当时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去曹营前荐诸葛“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两人的荐语,更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兴趣。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描述了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由于各国后主过于无能而亡国。蜀后主刘禅被钟、邓合军擒于成都,吴后主惧战而降,魏后主曹奂被迫移位于司马炎改年号为晋,从此天下皆归司马掌控。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顾茅庐的三首诗翻译(九上之24.三顾茅庐)(2)

三国主要人物关系思维导图

结构脉络:   

三顾茅庐的三首诗翻译(九上之24.三顾茅庐)(3)

24.《三顾茅庐》结构脉络

主旨感悟:

  本文主要叙述了刘备因长期寄人篱下,四处奔波不定,在强烈的兴复汉室的思想驱使下,经司马徽指引,到南阳隆中茅庐三次拜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三国演义》主人物简介

  刘备(161-223),221年至223年在位。蜀汉照烈皇帝,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年时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207),徐庶荐举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63岁。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 ”先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幼年丧父母,随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感动,出任刘备军师,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他帮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汉中,是赤壁大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任他为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任益州牧,领军平定南蛮,七擒孟获,并北伐曹操,一生打了无数胜仗。制造“连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运输粮草的 “木牛流马”。建兴十二年在与司马懿军相拒时,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汉中勉县定军山)。

  关羽(?-220),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后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佗刮骨疗毒,威名远扬。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死时58岁。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张飞(?-221),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入川以后拜本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221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55岁。

  晋武帝司马炎,生于公元二三六年,死于公元二九○年。创立晋王朝。公元二六五年至二九 ○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昭的大儿子。公元二六五年废曹奂自立为皇帝。公元二八○年灭吴后,统一全国。

  孙权,生于公元一八二年,死于公元二五二年。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公元二二九年至二五二年在位。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东汉末年,继承哥哥孙策的事业,在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协助下,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后又联合曹操攻击蜀国,杀刘备大将关羽,夺取荆州,并在彝陵战役中大败刘备。公元二二九年在湖北武昌(今湖北省鄂州)称帝,国号吴。后迁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在位时,曾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与夷洲(今台湾省)取得联系。死后追封为吴大帝。

  魏武帝曹操,生于公元一五五年,死于公元二二○年。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园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从小聪明机警,有侠气。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公元一九七年至二一一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三国演义剧情介绍: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当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战火熊熊,刘家的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特征

1、诸葛亮的人物特征:

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那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典型代表。

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2、刘备的人物特征:

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3、关羽的人物特征:

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4、张飞的人物特征:

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直、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勇猛更是张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

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5、赵云的人物特征:

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

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

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6、孙权的人物特征:

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7、周瑜的人物特征:

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8、吕布的人物特征:

吕布是三国时一员武艺超群的在将。

他更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

吕布还是一个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之人,兵败被杀是他的必然下场。

9、曹操的人物特征:

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

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10、马谡的人物特征:

马谡熟读兵书,有一定谋略和才识。

马谡只读死书,根本不懂实践;而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最终只能是酿成大祸,兵败被斩。

11、司马懿的人物特征:

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

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而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记得的印象。

12、陆逊的人物特征:

陆逊是一位足智多谋、有着高超军事才能的统帅。

陆逊还治国安邦有方,深得百姓信任。

13、姜维的人物特征:

姜维忠心耿耿,矢志不移地忠诚于蜀政权。

他是一位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杰出统帅。

他还继承了诸葛亮“和夷”的政策,十分重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14、魏延的人物特征:

魏延称得上是一员武功高强的大将,但是他轻敌狂妄,行事卤莽。

他还居功自傲,听不进劝阻,追逐名利。

不服从调遣,擅自做主,常有反心。

15、貂蝉、糜夫人、孙夫人的人物特征:

貂蝉是一个聪慧机敏、知恩图报、忠义、勇敢的奇女子。

糜夫人的果敢坚决、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真的是许多男子都不及其万一的。

孙夫人也是一位忠贞、坚毅、刚烈、聪慧的女中豪杰。

16、董卓的人物特征:

董卓是一个凶狠残暴、荼毒百姓的乱世奸臣。

他独揽大权、篡汉自立、贪欲无度、飞扬跋扈。

董卓还是一个气量狭小、性情暴戾之人。此外,董卓贪得无厌、贪恋女色之徒。

17、王允的人物特征:

王允是一个东汉末年少有的忠贞节烈之士。

他还是一个胆识智慧过人,有勇有谋的贤臣。

18、杨修的人物特征:

杨修为人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博闻强记

他恃才放旷,好卖弄学问,藐视他人.最终被曹操所杀。

19、袁绍的人物特征:

袁绍是一个娇纵自负、遇事武断又缺少谋略的人。

他还生性多疑、遇事不决,根本听不进忠臣之言。他最后彻底失败也是难免的下场。

20、刘禅的人物特征:

后主刘禅是一个无才无德、昏庸孱弱的庸人

他还只知道放纵享乐,不思进取,无所作为。

刘禅不辩是非,听信谗言,任用奸臣,猜忌忠良,最终落得束手称臣,被天下耻笑的下场。

21、曹丕的人物特征:

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的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

他更是一个为了争权夺利可以不择手段,残害手足的凶残狠毒之人。

22、鲁肃的人物特征:

目光长远、有雄才大略的统帅。

他的性格中又有忠厚诚恳近乎愚钝、优柔寡断的一面,也常常被人加以利用。

此外鲁肃还是一个胸襟广阔、举贤任能、爱情人才、处处以国家为重的社稷之臣。

生字新词

拜谒bài yè   失礼shī lǐ 傲慢ào màn

疏懒shū lǎn  愧赧kuì nǎn 鄙贱bǐ jiàn

如雷贯耳rú léi guàn ěr 经世奇才jīng shì qí cái

思贤如渴sī xián rú kě   箪食壶浆dān shí hú jiāng

顿开茅塞dùn kāi máo s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