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下的苏南城市群,县域经济发达,市区发展综合实力强、质量高,无论百强县还是百强区,可谓“霸榜”全国。

在活力更强的苏州,在高度开放的长三角,在全国三圈一带经济版图,有一处重要的节点区域吸引了我们的关注。这一区域,不仅在上述三个圈层中都处于中心位置,而且更将是中国八横八纵铁路网中最黄金的两条热线——京沪高铁和沿海高铁唯一的交汇点。

这是相城。

今年9月,中国共产党苏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太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苏州市域内10个板块在此次党代会上都有了定位,其中对相城区,明确为:打造苏州市域新中心,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数字化发展第一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高的定位。

这是相城引发我们关注的焦点。

只因当我们掀开这个年轻城区的面纱,才发现相城的历史简直就是区域发展“逆袭”成功的教科书。

我们的姑苏(逆袭的相城)(1)

蛰伏

相城具体在哪里?可能很多人回答不上来,如果提到苏州阳澄湖畔,却便是无人不知了。

2500年前,春秋吴国大臣伍子胥在阳澄湖畔“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其地,欲筑城于斯”,建造了阖闾大城。相城之名,由此而来。

金秋正是吃大闸蟹的季节。名人曾曰: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阳澄湖镇,正是属于相城地界。很多年以来,当地人对于相城的印象,大抵便是养蟹、产珍珠的地方之类云云。

除此之外,要么就剩一条修了又修、灰之又灰的主干道——相城大道,以及两旁十年不改城乡结合部的面貌。

事实上,相城的确脱胎于“县城”。2001年,苏州行政区划调整,原县级吴县市撤销,一分为二设立相城区、吴中区。兄弟分家,吴中区带走了整个太湖地区堪称最珍贵的纯天然山水资源,相对而言相城区的家产则平平无奇。

就在人们越来越固化对相城“这样”的存在的认知,一个新的相城却似乎从天而降,全无往日你认识的相城的半点模样……

此时,相城成为市辖区已满20年。

我们的姑苏(逆袭的相城)(2)

进击

过去二十年,全世界范围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然而,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深远变革才刚刚开始。

作为数字经济的代表技术之一,区块链在几年前尚未走进大众视野;然而就在那个阶段,我们就开始发现相城的动向——在区块链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中,不乏相城区的神秘身影。

2016年,相城与同济大学签约共建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这是国内第一个校地合作的区块链研究院。此后,相城成立专门孵化和培育区块链创业企业的“链谷”孵化器,引导应用场景挖掘,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指引、项目资源对接、项目投融资等综合服务。

相城还设立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的区块链产业专项投资基金,基金规模当时就达3亿元。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2017年,相城区对外发布《区块链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成为国内最早发布区块链扶持政策的地方之一。2018年,相城推出全球首个区块链技术管理工商管理博士(DBA)项目,在全国累计培训超2000人。2019年,相城获批中国电子学会全国区块链人才培养基地。2020年,江苏省工信厅发文支持苏州市以相城区为主体创建江苏省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这是目前江苏唯一一个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

一年一级,稳步提升。目前,相城正在申报国家级区块链发展先导区。至此,超前谋划、提前布局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相城终于抢得“先手棋”。

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望构建新型的产业协作方式,提高协同流通的效率,加速社会数字化进程。今天来看,五年前相城对区块链的果断出手,是其数字经济先行一步的“第一招”。

这是相城迎来的第一次高光时刻。

我们的姑苏(逆袭的相城)(3)

高光

可能谁也没想到,相城真正的高光时刻还远未到来。

“前天在街上走,看到京东无人快递车在跑,走到长三角园区,看到无人驾驶车……很多新的一些创造发明,在相城都可以看到。”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罗宏杰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就在今年国庆之后,他正式加入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的团队,相城给他的感受“就是一个创业创新的高地”。

在有“东方智谷”之称的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内,当前已进驻了长三角量子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国防工业科技成果长三角区域转化中心、微纳自动化所、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发企业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

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高科技企业和创新要素不断集聚而来,在相城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创新生态。今年内,相城已举办投资推介活动近150场,累计引进各类新经济产业项目588个,投资总额超2000亿元。其中,超10亿元以上项目41个。

如何打造数字化发展第一区?相城的路径是“一区十业百园千企”。

围绕“第一区”目标,在原先重点发展数字金融、智能车联网、先进材料等六大未来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航空航天、能源互联网、数字文化创意、现代商贸服务,形成“6 4”产业布局,动态更新“百园”“千企”榜单,形成“一区十业百园千企”的发展图景。

相城超前布局新经济产业,已吸引一大批高科技项目、龙头企业、总部企业入驻,包括吉利智能驾驶全球研发中心、曹操出行、清智科技、初速度科技、挚途科技、智加科技全国总部、中国电信“云堤”全国总部和车路协同总部等亮点项目,已集聚数字经济企业2539家,成为了新经济产业创新高地,智能车联网等产业发展更是走在全国前列。

5年后,相城目标以研发为主的数字经济企业总数将突破1万家、产值超4000亿元,加快形成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先进材料等一批产值超500亿的产业集群。

当集聚1万家数字经济企业,彼时相城的创新生态、企业发展生态又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的姑苏(逆袭的相城)(4)

回眸

2020年,相城首次获评江苏高质量发展先进区,苏州市综合考核第一城市。依托建设国家级高铁枢纽优势,致力于数字经济、产业标杆地区,相城已成为苏州经济发展新亮点,企业投资发展的首选地。

很难想象,这样的相城是你所认识的相城,是我们曾以为的相城。

若放在十年前、二十年前,恐怕更是人们所不敢想象。

2017年,在谋划发展蓝图的时候,相城就曾提出“打造苏州市域新中心”。当初提出这一理念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人会相信,相城以后会成为苏州市域新中心。

只因当时的苏州根本还未达到现在的发展格局,苏州城区的发展还局限在以姑苏区为中心的几个区,苏州大市范围里面市域的谋划、规划,还远未提上日程。

如今,成为市域新中心,成为未来苏州的新中心,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数字化发展的第一区,苏州对相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更大的使命。“梦想”成真的背后,是这几年相城咬定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从未懈怠。

今天的相城何以“后发先至”,未来的相城如何能成为“苏州市域新中心”,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数字化发展的第一区”?或许答案就在八个字里面:

瞄准前沿,敢想敢干。

这八个字,是苏州市此次党代会对相城过去几年发展成绩的肯定,更是奋斗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对相城未来发展的自信,与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