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县深化产业发展(产业协同为区域发展聚势赋能)(1)

万年贡米集团生产车间

青山湖区是南昌市的中心城区、经济大区,万年县是上饶市的文化名县、产业大县,青山湖与万年地缘相近、文缘相似、商缘相通。

自大南昌都市圈建设启动以来,两地在产业协作上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在园区发展上互学互鉴、共同提升,切实推动了双方资源互联、市场互通、产业互动、发展互促,在加快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上取得成效。

产业协同发展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主战场”

万年联创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一家年产6000万片触控显示一体化产品的重要企业,中兴、TCL、海尔、美的等企业所需的触摸屏,不少都出自这里。该公司虽在万年,却与南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由“南昌光谷”的联创电子投资建设,是万年融入大南昌都市圈、承接南昌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重大产业化项目。

无独有偶,江西万年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于2017年落户万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半导体微电子产品设计、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在南昌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很好,我们也把南昌看作重点开拓的市场,希望能和南昌更多大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万年芯总经办常务副总盛朋利介绍道。

近年来,南昌大力推动“南昌光谷”建设,跻身全国重要的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基地,而电子信息产业同样是万年重点培育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选择相同,并不意味着竞争。近年来,万年全力打造南昌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与“南昌光谷”合作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协作区。

“之前我们与南昌的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有很好的合作,大南昌都市圈的建设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对我们企业的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盛朋利说。

“一个产业、一位县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支产业链专业招商队伍、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万年县在这样一种强有力的“产业链链长制”推进机制下,纺织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药品等三大主导产业均实现提质增效。

万年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县将把电子信息作为首位产业,着力打造丰收电子信息产业园、临港纺织产业园等专业特色产业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将加快总投资10亿元的江西联创三期电子模组项目建设,新增产值20亿元以上;推动万年芯传感器项目尽快形成产能,新增产值15亿元以上;加快康佳电子半导体智能模块项目投产达标,新增产值4亿元以上;确保2022年全县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亿元。

优势领域合作

推动针纺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纺产业受全球疫情影响,国外订单的停摆,使得大量订单向国内转移。订单暴增、产值翻倍、加班生产……2021年,青山湖区现代针纺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其他地市的针纺企业落户。

“我们看中了这里的产业基础,目前南昌的发展大环境也正迎合了我们的需求。”南昌可瀚服装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灿介绍道,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运动系列和时装、羽绒服为主的服装企业,目前厂房坐落于青山湖区针纺服装创意产业园,拥有各种专业化设备以及针织服装500万件、梭织服装160万件套的年生产能力。

吴灿表示,他是万年人,在宁波工作15年的他,因为感受过沿海城市服装产业的鼎盛状态,考虑到江西目前还没有任何品牌,出于对家乡的情怀,毅然选择回到江西打造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之所以选择将企业落户南昌,主要是考虑到青山湖区是服装集聚地,各方面配套设施都比较齐全,用工也比较充足,便于工厂发展。”吴灿说。

针织服装是南昌市青山湖区的品牌产业。但围绕纺织服装这个主轴,万年的纺织新材料也颇具特色。

在万年伊兰文智创园二楼生产车间内,一根根白色丝线正自动快速地穿过加弹机。“这是纺织新材料产业的一个全产业链配套产业园。”作为挂点服务单位,万年县上坊乡党委书记李佩霞介绍,该项目投资10亿元,拥有加弹、织造、整经、后整等一系列完整生产环节,涵盖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制造,实现了“一根丝”到“一匹布”的生产,是万年做大做强纺织新材料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重大项目。

坐落于万年县的“华纺昌硕纺织科技智慧园”,是目前国内领先的以智慧用能为基础、纺织行业高精尖科技研发为核心目标、产学研一体化,集先进纺织面料研发、制造、投资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企业园区。未来,华纺昌硕还期待实现与在昌纺织企业的友好交流互助。“我们期待以科技、绿色、智慧为企业基因,以行业跨界、强强联合为实现路径,加强与南昌在纺织产业领域的交流,力争打造出真正对于行业具有引领作用的新型企业发展模式。”江西华纺昌硕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冯畅说。

据了解,南昌将促进万年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青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产业提档升级、企业互惠互利、人才互联互通等多层次、多领域形成有效合作,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样板。青山湖区发改委主任彭伟表示,青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江西中纺联检验技术有限公司在省内服装检验检测领域具有一定的行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可以补齐和优化万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针织服装产业链的检验检测短板,万年高新技术产业园则以现有织造类从“一根丝”到“一匹布”再到“一件衣”的成熟产业链,协助青山湖区在类似产业补链强链,由此,双方将共同推进纺织产业区域间共同高质量发展。

承接辐射带动

企业开启发展新时期

在万年贡米集团有限公司的智慧厂房里,大米生产线上脱石、砻谷、筛分、碾米、抛光、色选、凉米、打包装车等生产流程都由自动化机器完成。“目前,我们采用的是技术先进的大米生产线,打造了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的智慧工厂,产品出厂通过国家一级检验标准,实现生产全过程质量追溯。”万年贡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阳厚告诉记者,自去年4月万年贡米集团技改搬迁项目一期正式投产后,新增年产18万吨优质大米生产能力。

“我们在青山湖区有自己的外贸公司和办事处,企业在南昌的发展基础稳固,年产值达到2亿元。”蔡阳厚表示,企业计划在此基础上将总部运营中心落户在南昌市青山湖区,整合全渠道资源,着力打造“互联网 ”生产经营模式,立足全国市场全面扩大经营体量,预计年产值将突破5亿元。

随着大南昌都市圈一体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圈内企业享受到发展红利。在南昌创业的万年乡友,紧紧抓住“加快推进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契机,借梯登高、借力兴业,努力做大做强,在激烈的商海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地位。

为了加强在省会南昌万年籍企业家和乡贤的相互联系,打造乡友沟通交流平台,进而整合资源、合作共赢,进一步推进大南昌都市圈县、区结对联系对接,万年县还成立了南昌市万年商会,已有会员企业43家,产业涉及电子信息、园林建筑、医药健康、商品销售、服装餐饮、旅游教育等领域。

南昌华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是一家从事LED显示屏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来自万年县的彭传炉2008年来南昌工作,一直从事电子信息相关产业,几年后乘着南昌市创新创业的发展春风,在青云谱区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电子信息产业公司——南昌华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青山湖区紧扣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牢牢抓住省市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导向,大力南昌电子信息(LED)创新示范园(以下简称“青山湖科创园”)并举办了多场重大招商活动。

嗅到商机的彭传炉立刻将自己的第二家公司落户在了青山湖科创园。“落户后我们企业享受了园区一系列减免租金补贴、税费优惠的惠企助企政策。园区在注重顶层布局规划的同时注重强化产业链招商,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我们企业来此投资兴业的关键。”彭传炉说。(南昌日报记者 刘冕 邬靓/文 马悦/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