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限塑令”来了!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塑料污染治理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

禁塑令与快递包装(新版限塑令来了)(1)

这一政策是对2007年12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限塑令)的重大升级,因此被市场称为“新版限塑令”。

时隔12年后,国家对塑料的整治依然没有松懈,而从这一次的政策中,我们发现限制不仅仅是塑料袋,还有快递袋,吸管等,涉及商超、食品、快递、餐饮等多个渠道领域。

意见》有哪些细则,一图告诉你!

禁塑令与快递包装(新版限塑令来了)(2)

我国的塑料消耗有多大?

随着一个个互联网新业态而来的,是大量的塑料消耗。

快递业的繁荣是其中之一。2018年全国快递业共消耗编织袋约53亿条、塑料袋约245亿个、封套约57亿个、包装箱约143亿个、胶带约430亿米,国内使用的包装胶带一年可以缠绕地球1077圈。

禁塑令与快递包装(新版限塑令来了)(3)

网络订餐是另一大消耗源。2018年中国外卖用户规模达3.58亿人,2019年将超4亿人,若4亿人每人订一次餐,一次需4个餐盒,一年就产生了16亿的餐盒数量。而由于清洗难度大等原因,这些餐盒几乎都与生活垃圾堆放在一起,很难回收。

禁塑令与快递包装(新版限塑令来了)(4)

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云宣称,网络服务业迅速发展,餐饮包装及速递用一次性包装制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如餐盒、吸管、包装袋、缓冲物等。但当前垃圾处理不完善,部分废弃物外释到自然环境,形成了大量污染。

禁塑令与快递包装(新版限塑令来了)(5)

农用膜方面,由于传统PE膜残膜污染问题严重,解决农用地膜的污染问题已提上日程,推广降解农膜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目前新疆、山东、云南、吉林和陕西等地的应用推广已初见成效,预计降解农膜渗透率将稳步提升。按年替代10%的速度考虑,预计全国每年新增降解塑料的用量在20万吨以上。

禁塑令与快递包装(新版限塑令来了)(6)

数据显示,中国塑料加工企业有10万多家,从业人数约400万人。中国每年的塑料消费超过1亿吨,约占全球消费的四分之一,位居世界首位,人均消费也达到了惊人的82公斤。

2018年塑料制品业规模以上企业有15571家,累计完成产量6042.15万吨,同比增长1.1%;累计完成主营收入1.8万亿元,同比增长5.04%。

外卖、快递行业迎来限塑令

近年来,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业态带来的快递塑料包装、外卖塑料餐具等的消耗量快速上升,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此,意见提出了在电商、快递、外卖等领域逐步禁限部分塑料包装物使用的具体要求。

这些城市外卖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禁塑令与快递包装(新版限塑令来了)(7)

到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到2025年底,上述区域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吸管

对于一次性塑料餐具,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禁塑令与快递包装(新版限塑令来了)(8)

禁塑令与快递包装(新版限塑令来了)(9)

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不让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那以后拿什么送外卖?意见要求,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

快递网点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江浙沪“包邮区”等地率先实行限塑令。

按照意见,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的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

禁塑令与快递包装(新版限塑令来了)(10)

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塑料垃圾也要做好分类收集

意见提出,要推动在写字楼、机场、车站等人流密集、垃圾产生量大的重点场所,增加塑料废弃物的分类投放设施,并做到及时清运处理。

对于快递包装、外卖餐盒等新型塑料废弃物,鼓励采取多方合作,在大型社区、商圈、高校等快递外卖订单集中区域设置专用回收设施,做到“日产日清”。

“限塑令”利好了谁?

我国旧版“限塑令”2008年6月1日起正式执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限塑令”的弊端日渐凸显。

旧版“限塑令”中所限制的“塑料购物袋”,是指“由商品零售场所提供的,用于装盛消费者所购商品,具有提携功能的塑料袋”,并不包括商品零售场所基于卫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于装盛散装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

生物可降解材料,被认为是解决塑料污染的一大利器。

禁塑令与快递包装(新版限塑令来了)(11)

“塑料行业很早就意识到,塑料制品被丢弃后在环境中不降解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生物可降解材料便应运而生——这不仅是国家新材料战略发展的重点,也是目前绿色概念最丰满的材料之一。生物可降解材料是一次性塑料制品最佳的替代品。”马占峰表示。

中信证券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从事降解塑料研发的有100多家,已形成各类生物降解塑料产能48万吨,合计年产量为13.5万吨,是全球唯一可以生产全种类生物降解塑料的国家。

禁塑令与快递包装(新版限塑令来了)(12)

但是目前,生物降解材料最主要的需求来自欧洲,主要是因为欧洲国家对生物降解材料具备强大的政策支持。而我国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场还没有打开,需求量相对较少。

不过,在近期国家政策红利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等利好下,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场或将持续走强。“即将出台的限塑令将给整个行业助力。”业内专家表示。

根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研究报告,2020年,预计全球生物降解材料需求总量将达到322万吨左右,年均需求增长速度超过16%。

目前,全球宣布投资建设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企业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大批量供货的企业却很少。这也意味着,在政策的助力下,中国相关企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蜂赢国际综合自央视财经、中国新闻网、第一财经、e公司、证券时报、中金在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