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随意看了看电视,突然看到刘统勋良臣祠里对着乾隆冒死进谏的情景,真让人动容,表演得也让人动容。我怎么在《乾隆王朝》里对刘统勋没有印象呢?孙嘉淦倒是记忆犹新,因为他长得丑。
“文死谏,武死战”,中国良臣的标志。刘统勋背着一口红棺材来京城当官,真不知是艺术创作还是真事。如果有此事,刘统勋没成“网红”真的令人不解。看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不如去喝酒了。
留下大名的在这方面似乎只剩魏征。唐太宗也差点拿他开了刀,还好是唐太宗。昨天看到的,乾隆也只说了“滚”,按那样的情境,皇上杀你一百次也不解恨啊。还好是乾隆。两个历史上的称得上明君的皇上,他们算有容乃大了。
虽然乾隆希望刘统勋能帮他收复“天下粮田”,可一涉及到祖制,皇权,乾隆极其愤怒,就差没有当场赐死刘统勋,对手握生杀予夺大全的皇上而言,已经很了不起了。
虽然刘统勋的忧国忧民的心“日月可鉴”,乾隆一句:朕的天下,难道朕不如你心系天下社稷百姓?
你还敢说什么?
真话难说啊。“冒犯圣上”,这样的罪谁受得起。于是,皇上身边最后剩下的几乎是阿谀奉承之徒,或者心怀鬼胎的奸臣,最多还有几个也只能如铁弓南,张廷玉:不说话。
这已经很不错了。
我粘贴一下:刘统勋(1698年—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人。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刘统勋官至宰相,为政四十余载清廉正直,敢于直谏,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均有显著政绩。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猝逝于上朝途中,乾隆皇帝闻讯慨叹失去股肱之臣,追授太傅,谥号文正。
不过,他儿子比他名气大:刘墉。
历史在滚滚向前的时候,人性却是千古不变啊。刘统勋这样的“愣头青”都已经进化成“老奸巨猾”了。
昨晚上,我躺在床上总在想,没有刘统勋,世界不照样往前吗?反正人类既无头也无尾。滚滚长江东逝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我想的,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