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王蛇学名“Ophiophagus hannah”,英文名为“King Cobra”,在蛇类爱好者圈子里眼镜王蛇是非常著名的蛇类,通常被亲切地称为“KC”。
虽然KC的名字和眼镜蛇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生物学分类上KC有自己单独的一属,被称为眼镜王蛇属,它和眼镜蛇类虽然都是毒蛇,但属于两个类型的蛇,至少从体型上相差就很大,亲缘关系上也较远。
眼镜王蛇在我国境内东部地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5度左右,在云南、广东、广西、贵州、福建、浙江以及四川西南等地都有分布,在国外主要是在东南亚以及南亚各国,在印度眼镜王蛇也很常见。
眼镜王蛇喜欢栖息在热带雨林山区,以及平原上的森林边缘位置,在一些靠近山林的村落里也常有眼镜王蛇的身影。10月13日,也就是前几天,在云南省大理古城附近,当地居民发现了一条眼镜王蛇,现已经被民警和消防队员合作成功捕获,并且已经送到了养殖场所收容救助。
经过测量,这条眼镜王蛇长度在3.3米,重量8公斤,是目前为止大理捕获的最大野生眼镜王蛇。根据相关资料介绍,眼镜王蛇在中国的最长纪录是3.8米,在国外最长纪录是5.5米。因此说,这次被捕获的眼镜王蛇已经实属罕见了,可以称得上是巨型眼镜王蛇。
地球上的蛇类发展演化时间超过1亿年,目前在地球上除了极地之外大部分区域都有分布,全球3000多种蛇类中毒蛇类在450种左右。毒蛇分布较多的是澳洲和非洲,地球上毒蛇之王内陆太攀蛇就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地区。
虽然内陆太攀蛇被称为毒蛇之王,但它实际是非常胆小的一种生物,从来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虽然传说中它的一次排毒可以毒杀25万只小白鼠或者100个成年人或者两头象的重量,但是它的胆子太小了。
而眼镜王蛇就完全不同,它又被称为蛇类的煞星,只要是能吃进肚子,很多生物都会成为它们的猎物,眼镜王蛇不仅仅吃其它毒蛇、无毒蛇或者蟒蛇等,甚至眼镜王蛇之间还会发生斗争,谁输了可能就会变成对手的猎物了。
眼镜王蛇比较聪明,面对无毒的蛇和对自己有威胁的毒蛇完全是不停的做法,面对毒蛇它们会小心翼翼,争取找准时机一击毙命,同时释放出自己的毒液,希望可以尽快的解决掉猎物。但如果是无毒蛇,眼镜王蛇并不会轻易的释放自己的毒液。
从体型上来说超过3米的眼镜王蛇和普通的蟒蛇已经相当了,大部分蛇,尤其是一些体型较小的蛇类都不是眼镜王蛇的对手。
眼镜王蛇的恐怖之一,在于它的“杀手”之名,眼镜王蛇体型较大,甚至超过一些普通的没有毒性的蟒蛇。体型大那就意味着一口毒液含量很高,从半数致死量(LD50)上来说并不能排在前列,但是就胜在那口毒液的量比较多。
其次眼镜王蛇是性情上比较“烈”的那一种,它并不像内陆太攀蛇那样胆小,在民间眼镜王蛇多被称为过山峰,主要是因为它们速度较快来无影去无踪,并且据说非常喜欢追人。在野外遇见蛇要尽快地逃离现场,因为很多蛇的领地性都非常强,尤其是眼镜王蛇。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