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经地义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礼仪是上天的原则,大地的义利,是人们做事的准则,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左传中的成语?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左传中的成语(关于左传中的成语)

左传中的成语

天经地义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礼仪是上天的原则,大地的义利,是人们做事的准则。

大义灭亲

出自《左传·隐公四年》:“石确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石确真是忠臣啊,他讨厌儿子石厚与州吁一起做坏事,他便将自己的儿子石厚处死,对于那些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同样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外强中干

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大王使用异国的马匹去打仗,发生突变的时候,马匹会受到惊吓,发生变故……这种马匹看似强壮,其实内心十分怯懦,这样会使得大王进退两难,无法与敌人周旋,到时候您一定会后悔的。

从善如流

出自《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君子说:“听从了好的意见,就像流水一样自然,这是多么适宜的事情啊!”

心腹之患

出自《左传·哀公十一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越国对于我们来说,就像在心头上生病一样危险。

斩草除根

出自《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身为君王,对于那些坏事情,应当像农夫铲除杂草一样,将他们清除干净,而使得他们不会再次生长。

一国三公

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一国之中,居然有三位君主,我到底该听从谁的呢?

楚材晋用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虽有材,晋实用之。”楚国虽然有许多有才干的人,但是大多被晋国所使用。

鞭长莫及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古人说的好,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也不可能打到马肚子上的。比喻虽然很想去做,但是能力却达不到。

众怒难犯

出自《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不可以使得众人愤怒,专权也很难取得成功。用这两件事情,一同去治理国家,这种方法是十分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