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蜻蜓目,差翅亚目,分蜻科和蜓科。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幼虫(稚虫)在水中发育,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成虫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捕食飞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等对人有害的昆虫,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实为益虫。 蜻蜓的已知种类超过5,000种。

重要的十种昆虫介绍(常见昆虫知识普及)(1)

重要的十种昆虫介绍(常见昆虫知识普及)(2)

重要的十种昆虫介绍(常见昆虫知识普及)(3)

重要的十种昆虫介绍(常见昆虫知识普及)(4)

常见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浙江、四川、贵州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黄蜻全国多省市自治区有分布;玉带蜻仅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和福建等省市自治区。

重要的十种昆虫介绍(常见昆虫知识普及)(5)

重要的十种昆虫介绍(常见昆虫知识普及)(6)

许多蜻蜓科拥有与学名相关的描述性俗名,包括鹰眼(Aeshnidae科)、瓣尾(Petaluridae科)、棍尾(Gomphidae科)等例子.其他与分类学和事实无关的众多名称传统上一直用于蜻蜓,例如叮马蜻蜓。在美国南方,蜻蜓亦称为「蛇医」,因为人们迷信,蜻蜓能让生病的蛇恢复健康。「魔鬼补衣针」一词源自蜻蜓会缝住儿童眼睛、耳朵、嘴巴的迷信——特别是行为不检的儿童。事实上,蜻蜓对人是没有危害的。

药用:蜻蜓性微寒,无毒。能强阴,止精,亦可壮阳暖肾。

重要的十种昆虫介绍(常见昆虫知识普及)(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