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卜羽勤、实习记者钟婷婷 发自上海

安徽至上海,城市距离近者200余公里,远者可达超700公里。

以常住人口数据为例,据《2021上海统计年鉴》,上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10479652人,占比42.1%。其中,安徽省以242.6484万人的数量排名第一。

2022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致上海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自3月28日起,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封控并开展核酸筛查。4月11日,上海结合实际,按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根据初步筛查结果和风险研判情况,各区划定了第一批“三区”名单。截至目前,上海本土新冠肺炎确诊和无症状人数渐趋下降,出院和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据上海卫健委数据,4月28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487和无症状感染者9545例。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2480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994例。

对于这些外省市来沪人口,不仅是本地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帮助,家乡的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与救助,送来“家里人”的关心。

4月9日起,上海市安徽商会紧急成立的“徽骆驼”物资急助支持平台和志愿队,搭起了两地的桥梁,400余位志愿者将来自安徽望江、太湖、潜山、滁州、铜陵、黄山、蚌埠、望江县、宣城市、合肥宿松商会、安徽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等的支援物资,送给最需要帮助的上海独居老人、工人、安徽老乡、残联、养老院等。

截至4月27日,共计超过20000份“徽骆驼援助物资”已送达相关人群手中。

他们中的多数,日均工作超过16小时,每天要送2000份的物资。“能够帮助的人优先,但已尽己所能,做到了多帮一家就是一家。”志愿者说。

你们留沪过年坚守岗位(特写一天工作16)(1)

(受访者供图。)

接到救援电话

“我们是安徽商会的,给你送物资过来”。已经过了半夜12时40分,浦东新区的盲人按摩店店长佟金龙接到了“徽骆驼”志愿者张师傅的电话。此时,佟金龙和他的同事已经在门店里被封了好几天,手里的物资只剩下一些咸菜和大米。接到电话后,佟金龙的第一反应是懵了,直到张师傅说了两遍,他才反应过来。

31岁的佟金龙是黑龙江人,不久前在深圳接受完员工培训,今年1月份刚回到上海,被公司总部分派到位于浦东新区曹路镇宝龙广场的“感智盲人按摩店”工作。由于之前的员工饮食全部都是由公司统一安排和配送,在上海此轮疫情突然爆发,物流受阻的情况下,佟金龙和他的7位同事自4月10日开始生活物资逐渐紧张。

本身视力不好,看不清楚手机屏幕,佟金龙很难在网上抢菜。同时,门店所处的位置又是广场三楼的一个露天商铺,没有居委,也不归任何居委管,而居委所发放的物资是挨家挨户指定的,物资十分紧缺,他们也没有办法从居委那里领到物资。那几天,他们在网上所有能够找到的救助平台上都做过登记,但是却迟迟没有得到准确回复。佟金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忆道,当时所有人的情绪都变得不太好,感觉没有得到关注。

4月12日中午,朋友转发给佟金龙一条消息,说“徽骆驼”正在往上海送物资。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佟金龙在“徽骆驼”的网页上做了登记,介绍了自己和同事的情况,并留下了手机号。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天晚上就收到了猪肉、蔬菜包、纸巾等生活物资。佟金龙说:“当时我们都特别激动,好几天都没有吃上青菜了,突然送来这么多物资,真的是雪中送炭。”

你们留沪过年坚守岗位(特写一天工作16)(2)

(受访者提供。)

除了点对点帮助之外,“徽骆驼”志愿队还特别重视对养老院、养老公寓这类机构的救助。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镇的期颐养老院,住着250名85-95岁的高龄老人,还有近80名的员工,一共300多号人被封闭在养老院里。在志愿队送达物资之前,政府和不少企业已经给养老院送过几批物资,但是由于消耗量太大,当时他们的生活和防疫物资都已经只剩下了几天的量。

后来,通过街道民政部门的帮助,“徽骆驼”志愿队了解到了养老院的情况,迅速为他们送去了蔬菜、大米、饼干和防护服等急需物资,保障了养老院未来一周的生活所需。

两地群众都有需求

上海的安徽籍人员在外地来沪人员中占比一直较高。据悉,“徽骆驼”主要关注上海独居老人、工人、安徽老乡、残联、养老院等最需要帮助的人。

“优先给他们配送物资。”在收到七、八名工人因库存不够,缺少生活物资的消息后,上海市安徽商会会长洪清华第一时间带领刚紧急成立的物资急助志愿队“徽骆驼”向他们提供帮助,很快一批物资就送到了这群工人手中。

你们留沪过年坚守岗位(特写一天工作16)(3)

(受访者提供。)

4月6日上午,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会议指出,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在优化应急保障中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为响应号召,4月9日,上海市安徽商会紧急成立“徽骆驼”物资急助支持平台和志愿队,并于4月10日正式开始行动。

要提供救助,第一步就是筹集物资。

洪清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安徽省到各个地市再到各个县,省内各地人民都在支援他们,“昨天是太湖,今天是滁州,明天是望江,大家都来了”。企业家也在主动提供帮助,例如安徽的龙湖集团送来了一车蔬菜和大米,上海的一些企业则是先从安徽采购物资再捐赠给“徽骆驼”志愿队。消毒液、防护服、纸巾、蔬菜肉类……一批批物资从四面八方涌向“徽骆驼”。

筹集好物资后,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徽骆驼”向有关部门申请了车辆通行证,在内部成立了物资筹备、物资送达、信息收集、防疫指挥和满意度调查等7个部门,并邀请专业医生和物流从业人员来给志愿者进行集中培训、集中管理,最后再陆续把物资送到上海独居老人、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手中。

求助需求日均过万。有一位负责接通热线电话的后台工作人员,曾在一天之内接了1000多个电话。目前,“徽骆驼”后台急助信息仍有19万多个,绝大部分是安徽老乡的求助。

洪清华说,“上海需要帮助,安徽想要支援,两边群众都有需求,就像我们做企业一样,有需求,平台就有价值。”

送去“家里人”的关心

“早上6点,接收总部的统一派单、打包物资、再装货上车。7点左右,在基地的固定场所吃完早饭,开车出发去派送今天的物资,直到晚上。”在过去的20多天里,48岁的朱银宝每天都在重复着这些事情。

此轮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来自安徽的朱银宝加入了“徽骆驼”志愿队,成为了一名负责援沪物资派送的司机。

疫情以来,朱银宝和他的30多名同事,每天都需要将2000份左右的物资送到上海居民手中,“忙起来就是通宵,一般每天也要干16小时以上”。

长时间待在车里,没有时间,也不方便回到基地,朱银宝的驾驶室里一直备着很多的泡面、自热米饭。为了减少风险,作为司机,他还需要穿戴一整套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口罩、鞋套等,即使是在开车的时候也不能脱下来。每7个小时,他还需要更换一次防护装备。

你们留沪过年坚守岗位(特写一天工作16)(4)

(朱银宝在库房。受访者提供。)

物资派送的过程,往往存在着很多不确定。

在做志愿者的这20多天里,朱银宝也曾因为派送超时等问题,收到过求助者的投诉、抱怨。朱银宝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派送超时一般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比如说,封控小区不让进、求助者电话打不通、或者是货车加油出现问题等等,这些都可能会导致不能及时把物资送到居民手中。面对这样的情况,朱银宝只能一遍遍地向求助者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告诉记者,“好在只要说清楚了,大家都还是会理解的”。

对朱银宝来说,真正麻烦的是诸如天气、车辆状态等更不可控的问题。比如,前两天,朱银宝和同事们正在场外打包物资,准备装车,却突然下起了大雨,他们只好被迫停下手头的工作,所有人一起迅速抢救物资,确保物资不被淋湿。又或是,运送物资的车辆在中途突然坏了,就需要及时调配其他的车辆赶来支援,转移物资并继续派送,避免耽误派送时间。

虽然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但对朱银宝而言,派送物资不仅体现了志愿者的爱心,也体现了“家里人”对在沪安徽人的关心。他说,其实他送去的东西都不算贵重,求助者收到的时候却都很感动,这些物资都是来自安徽各个地方的援助,拿到这些东西,对求助者来说,就像是收到家里人送的东西一样。

回访了80%的求助者

据悉。此次上海安徽商会动员抗疫志愿者超过400人,陆续收到来自望江、太湖、潜山、滁州、铜陵、黄山、蚌埠、望江县、宣城市、合肥宿松商会、安徽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等支援物资,均已交接完毕并待转运。

截至4月27日,共计超过20000份“徽骆驼援助物资”已送达相关人群手中。

你们留沪过年坚守岗位(特写一天工作16)(5)

(受访者提供。)

谈到解封后想要干什么,佟金龙告诉记者,他已经在微信上跟安徽商会的志愿者说了,“疫情过后,只要是安徽商会和其他的所有爱心志愿者,都可以到我们店里免费按摩”。除此之外,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恢复正常营业,以后和同事一起把门店经营好。

每次歇下来闲聊的时候,朱银宝和同事们也会聊到,能够参与抗疫,帮忙派送物资,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蛮有意义的事情。

随着上海疫情渐趋好转,志愿队的工作也进入了收尾阶段。朱银宝现在每天都会回访那些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收到物资的求助者,确定他们现在是否还需要物资。目前,他和同事们已经回访了80%左右的求助者,回访工作还在继续。

而这批主体来自上海市安徽商会成员企业,且多数为企业董事长、中高层骨干的志愿者,随着上海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接下来也将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把重点转向准备企业复工复产。从4月23日12:00起,“徽骆驼”物资急助平台不再接受新信息和需求,将更多转向服务于沪上皖籍人士应急、企业经营等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