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的故事很简单,以西南城市为背景的黄雀市发生大桥坍塌事故,清理桥墩时居然在钢筋水泥里发现一只白骨手,水泥藏尸引发八年前的一段秘辛......
死者正是闻晓雨(马思纯 饰)失踪了八年的父亲,而幕后真凶一开始就不难猜,到影片中途就能确定,正是把她抚养大,资助她读了大学,念了研究生的养父——朱方正(范伟 饰),他是晓雨父亲昔年的同窗。
朱方正(范伟 饰)
倔强的晓雨不肯妥协,誓要揪出真相,她与一个化名孟超(王俊凯 饰)的男孩藏在垃圾堆般的烂尾楼里,男孩曾是盖桥的工人,背着人命深居简出,两人很有点《少年的你》里陈念(周冬雨 饰)和小北(易烊千玺 饰)的意味。
特别是最后孟超为了晓雨,与朱方正同归于尽。
孟超(王俊凯 饰)
《断·桥》这部影片,重点不在悬疑,真相在影片放至一半时就已揭晓,李玉导演的重点,在于表现闻晓雨如何处理这个真相,和真凶朱方正如何一点一点,半推半就地进入死胡同......
李玉导演自己也说了:“我一直对这个电影的要求就是真实,我们一直要探寻这样的故事。”
李玉的采访
探寻怎样的故事呢?
其实从李玉导演过往的影片,比如《观音山》《苹果》,就能看出来,李玉导演的影片常常有一种纪录片式的风格,表现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以小人物的命运去表现时代。
这部《断·桥》尤甚。
整部影片很多时候是以晓雨的追踪去展开情节的,通过她的眼睛、她的拍摄去看到整个案件的方方面面。
这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比如有一场戏,是晓雨和孟超躲在暗处偷窥朱方正和菊怀义(大桥施工方)的情人的交易。
除了特写,镜头一直给予两人以闻晓雨的远景视角——大雨磅礴的画面里,两人的身影在雨中若隐若现,部分被建筑物遮挡,而情人甘小漾(曾美慧孜 饰)的一袭红衣分外惹眼。
曾美慧孜一直是我喜欢的演员,她演过李玉导演的《苹果》
又比如朱方正“处理”掉甘小漾的时候,原本隐匿的晓雨被远处突然的爆炸生生“炸”出来了,直接对上了朱方正震惊无比的脸。
此处略去了闻晓雨追踪的过程,直接切换到朱方正“炸”掉甘小漾的那一刻,生猛而具有震撼力。
不仅闻晓雨,电影院的妹子们也禁不住呼出声。
再说这部影片的纪录片式风格,工地、废厂、拆迁区块杂乱如同垃圾场,城市边缘地带斑驳破旧,和西南城市特有的潮湿阴雨、泥泞湿漉,给予人的视觉冲击比一般国产片更甚。
城市影像绝对是这部电影的看点之一,尽管它是美术指导刻意营造出来的,但它显露出来的“不加修饰”太过生猛,正如影片的美术执导郑辰在采访中所说:
“导演当时提出来的要求是,让这个环境真实可信,让人物像从这个环境里长出来的。”
可是太过真实,有时反而会成为一种风格与标志。
更何况,影片多次使用了监控录像素材,这些隐藏在街角的摄像头记录了人们聊天、吃饭、购物、过马路的日常生活,更加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和记录风格。
因此,大量戏份展现朱方正一角内心崩塌的过程,也就不足为怪。
影片开头,朱方正看到晓雨父亲尸体时痛哭流涕
范伟老师的演绎丰富而富有层次,把朱方正这个上位者平静表面下的脆弱、彷徨乃至彻底崩溃后的疯癫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相信他在八年后,看到昔日同窗的尸体时,那种痛哭流涕是发自他内心的悲伤与愧疚。
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是极端冷漠的反社会分子。他当然有人性骨子里的懦弱。
因此,他才会在最后,在自己的生日晚餐上,求着闻晓雨放过他,又在无望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谁不想要体面?当表面的体面无法维持,希望被尽皆打碎,人性骨子里的恶才会爆发出来,欲望与恐惧,从来都深深隐匿在我们的内心。
恕我直言,就《断·桥》这部影片的立意来说,范伟饰演的朱方正更像主角,闻晓雨和孟超像是揭露真相的工具,特别是王俊凯饰演的孟超。
这不是马思纯和王俊凯的演技问题,而是影片没有为两位主角设置丰富而有层次感的戏份。
闻晓雨大量戏份在跟踪和得知真相后的崩溃,连她为何不把证据交给警方的解释都没有,她最终选择手刃仇敌——她的养父,这中间经历的心路历程,是断裂的。
在她最初怀疑时,有过和朱方正的寥寥数句对话,那时她心生疑窦,有过询问,但还不知道朱就是凶手,她一口回绝了朱“放下过往”的劝解,倔强之心可见一斑。
待晓雨知晓朱方正就是杀害父亲的凶手后,一次回家,她人前笑脸,人后露出狠厉的一面,用利刃割破手指,鲜血涂抹父亲雕塑的画面,内心的恨意透屏而来。
再往后,几乎没有对其内心的表现,直接跳到了结尾朱方正生日晚餐,两人再度对峙。
对昔日亲人是杀父仇人的不可置信,由爱转恨过程中的挣扎伤心,通通没有。
孟超就更不用说了,整一个工具人,与闻晓雨的感情戏简直莫名其妙——这哥们除了开头提供一下线索,中间全程沉默地陪闻晓雨追踪,最后直接来个《少年的你》式的献身,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女孩。
两人的互动对话更是强行穿插了“大海里的鱼”“自不自由”等文艺台词,显得十分突兀造作。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值得去电影院一观的,光是这部电影的记录风格和尤为严谨认真的现实主义态度,就使得它在未来几十年、上百年,依然有被翻阅的价值。
(作者:天涯小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