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化太快,当我们还在讨论如何写PPT时,另一个角落的人们也许已经在淘汰它,并选择用更直观和高效的数据直接替代汇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如何写出高质量PPT?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如何写出高质量PPT(如何写出高质量PPT)

如何写出高质量PPT

世界变化太快,当我们还在讨论如何写PPT时,另一个角落的人们也许已经在淘汰它,并选择用更直观和高效的数据直接替代汇报。

因此,与其说如何写出高质量的PPT,不如理解为如何做一场属于听众的汇报。PPT只是一种呈现形式,它有利于实现我们的表达技巧,也让听众更好的理解我们的表达。

尽管很多人标新立异不喜欢花哨的PPT,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眼睛总希望看到美好的东西。近几年一直在思考,如何赋予每一次公开演讲灵魂。大致理解为,跟写一套协议一样,首先需要理解交易的实质才能下笔写协议;而公开演讲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先理解“主题”,甚至确定明确的主题,才能知道怎样展开表达。就好比每一个上市公司公布中期业绩时,都会给自己家确定一个主题一样,高度概括这半年的成绩,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

(一)如何理解主题

主题其实就是汇报所发生的背景,包括时间、空间和听众

通常,职场中最多的就是年中、年底工作汇报。也许按以下的逻辑去理解,会让你事半功倍。

以年中工作汇报为例,“年中”就意味着是上半年的时间期限,在这段期间所发生的所有事情。“空间”意味着我们的工作环境,包括我们对内发生的事情以及对外跨职能、跨部门、跨公司之间发生的事情。“听众”是指谁将听取我们的汇报,听众的喜好、侧重点,对本次主题的特殊要求是哪些。这一点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我们很容易按照自己的良好感觉去呈现自己想呈现的内容,但是却容易忽视到底是不是别人想听或想看的。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喜欢无效表达。举例来说,有人喜欢罗列海量数据,将每一项工作都淋漓尽致展现出来;也会进行一定逻辑和条理地归类、总结。看上去,也是一份详尽的汇报。

但是,还不出彩,因为,审阅报告的人一定是在最短时间内只看最有价值的部分。直奔主题,才是正解。

理解主题时,很重要一点是“聚焦”。需要我们非常专注于汇报的背景和特殊要求,不要偏航、跑题。通常,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的汇报,工作一定是为了强调“价值创造”,对于没有价值的东西,或者纯粹只是“走量”的内容,没有必要认为符合主题要求。

我们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是,极力去证明“全部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因此大量罗列密密麻麻的各类工作量,但实际上却让数据埋没了核心价值。关于这一点后面我们讲“如何升华主题内容”时详细说。

真正理解主题后的结果是,我们需要在理解主题背景基础上,创造一个高度凝练的主旨方向来定义我们的工作周期。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接下来的汇报内容不跑题,甚至主旨更鲜明。试想,同样是年中报告,你的PPT第一页是“2021年中工作汇报”,而接下来的候选人汇报的PPT第一页是“组织裂变·赢在自驱力—2021年中工作汇报”,给人的感觉是接下来的汇报一定是围绕“组织在人事结构、工作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创造了新的价值,并且通过内部的裂变让组织得到了刷新和突破。

(二)如何升华主题

确定主题后,我们需要围绕主旨,去 牢牢抓住听众和报告阅读者的眼球。

内容无非是关乎“价值”。近几年,听“价值”这两字都快要耳朵生茧了。不是说这是一个多么遥不可及的词,而是随着我们的认知越来越全面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我的价值是什么”、“我不可替代的地方是什么”、“我为何还没有被淘汰”、“我还有哪里能取得更大的突破”……特别是2020年疫情下的经济环境,我们谁都知道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多么重要。明白这些道理后,我们就会挣扎着拼命去挖掘自己的价值。这里需要强调的价值是“你具备的非常具有不可替代性或者区别于他人”的价值。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流水账,或者简单罗列,试图让听众来解读你,那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如果我们具备独特性,就应该勇敢地表达出来。

没法具体举例,但是我觉得有些维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寻找有价值的自己。

(1)重复性。你的工作内容已经重复了多久?一年、两年……OK,时间越久越危险,但也应该更庆幸,因为说明你具备足够的积累和丰富的素材。重复性的工作往往最容易发生“工具”和“方法”的创造和迭代。以前我们刚出道在律师事务所做学徒的时候,有的老板喜欢掌握着知识点一点点去教学徒,有的老板喜欢建立共享机制,让每个学徒将遇到的问题和应对办法共享在一个文档中,让其他人去校验和学习,以达到“学习机制”的升级,从而实现“重复性”问题的一次性梳理和解决。当然,这是最基础的“迭代”和“认知”,如今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背景下,相信大家在职场中不仅仅是利用自己的大脑,更多的是早就在琢磨更高级的迭代。

(2)跨界或连接点。你的工作内容是否除了重复性,还特别单一和局限?如果是这样,可以尝试着去挖掘下这样的工作内容是否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的时候,其实它牵扯更多的知识或者技能?这些“发现”是为了督促我们全方位丰富自己的职场技能,同时,也是为了更大程度地赋能其他人和组织。我相信,这些新的“领域”会让你获得坚持下去的理由。

(3)排名或知名度。你的工作内容是否可以促使你跳出三界唯我独尊?或者是否TOP企业或职位中有你一席之位?在舒适圈太久,容易让我们一叶障目、井底之蛙,或者可以定下一些明确的目标,得到一些可以被认可的重量级奖项或者荣誉。不要担心这种做法像是在“鼓励”一个小学生获得“三好学生”,一个人稍微努力也许可能做得很好,但是要带动和影响周围环境一起创造价值,则没有“三好学生”这么简单。

(4)协作。有时候认可别人,也是对自己的肯定。单打独斗惯了,偶尔格局大一点,眼界开阔一点,参与更多的协作任务,没准能取得更大的价值效果。

(三)获得形成报告的技术

很多人认为优秀的PPT的“字少”、“图美”、“干货多”,可有时候如果有一个华丽的汇报人那还好解决,顶多就是“话多”、表达精彩一点就能让大家听明白。但有时候,作为“PPT报告”,可能只有读者而没有听众,如果内容过于精炼,阅读者可能根本看不明白撰写人想要表达什么内容。如果表达过于详细,则整个报告直接做成word即可,没必要写成PPT。如果在“字少”与“字多”之间架设平衡,这是一个需要手感的事。

其实,PPT技术是一件最简单的事。我用的最多的无外乎几个功能“插入图形”、“对齐、组合”和“取色”。头两年,我还会购买一些模板去套用,近些年,已经不再生硬套模板了,而是手画自己想要的图或者能表达主题的图形即可。

偶尔,我也会去Youtube上看看视频,但太高深的PPT技术,确实没太大必要学,简单够用即可。

对于PPT的外观效果的研究,取决于人的审美和归属感。当我们希望PPT最大程度靠近我们想要表达和实现的效果时,一定会要去精雕细琢,甚至每一个字体和字号都希望能准确并发挥表达作用。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大道至简,所以,越发地发现,会喜欢非常简约的形式,简约的内容,简约的表达。所以,当你能掌控时间,空间和听众时,你所呈现的一个字,兴许就是如痴如醉的千军万马。

阻碍我们前行的,永远不是技术,而是内核的灵魂。美丽的皮囊让人类睁开眼睛,但只有有趣的灵魂能让人发出惊叹。成功的背后堆砌的是高高的寂寞,学习和价值,是我们一生的职场修行,从PPT开始,让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