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一人一句经典语录(我的团长我的团)(1)

论抗战类体裁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以下简称《团长》)绝对是最好的,没有之一。里边的每个人都是主角,是那个时代的缩影,通过他们,我们了解到的不止是战争的惨烈,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需要我们看很多遍才能慢慢体会出来。在此向兰晓龙老师致敬,无论原著还是电视剧,都无愧于神作。下边就来盘点下每个人的经典台词。

我的团长一人一句经典语录(我的团长我的团)(2)

1、龙文章:走啊,我带你们回家。

收容站里的兵油子与其说是散兵游勇,不如说是一群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他们有家吗?他们的家在东北、在北京、在上海···他们的家已经回不去了。当龙文章在接受审判时嘴里说出的地名和小吃说到他们的故乡的时候,他们那麻木腐烂已久的内心多少也有些触动吧。他们有个共同的家,如果禅达的收容站也算是家的话。龙文章是个妖孽,就像小太爷说的一样:你给了我们希望,给了我们本不该有的希望。是啊,龙文章说带他们回家,他没做到,因为南天门多了一千座坟,因为猪肉炖粉条的兄弟大都死在了南天门;他也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团长带着他们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心安之处就是家。

自古以来我们就从不缺少龙文章这样的妖孽,他们有悲天悯人的心,却没有改变大局的能力,就像龙文章最后一次见到虞啸卿说的那句话:师座,西进吧,别北上了。说是建议,不如说是恳求,这也就是他最大的能力了。

我的团长一人一句经典语录(我的团长我的团)(3)

2、孟烦了:爹,了儿的苟活,对爹爹而言,终究是难堪,还是骄傲?

小太爷这句话即是问他父亲,也是问他自己。弃笔从戎的孟烦了一开始也是满腔的壮怀激烈,只是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战争以后,他也开始随波逐流,可能很多时候他也在想:如果死在战场上,是不是反倒好一些?慷慨就义还是苟且偷生?在那个时候,慷慨就义说的不好听一些是不是死的太窝囊,苟且偷生是不是留有用之身以图后事?孟烦了不明白,那个时候的很多人不明白,上帝视角的我们也不明白。

百无一用是书生,因为他们在家国沦丧的时候只会说“诺大的中华摆不下一张书桌”。可是他们学习的五千年的文化中,是“马革裹尸”、是“将军百战死”、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于是孟烦了一直是这个拧巴的状态,也是那个时候的学生兵的缩影。其实孟烦了想的很简单:要么死的壮烈,要么生的坦然。很遗憾,遇到龙文章以前他两样都做不到。很庆幸,攻打南天门就是他问题的答案,所以他才有勇气跟父亲说出这样的话。

我的团长一人一句经典语录(我的团长我的团)(4)

3、迷龙:东四省如果姓了日,你就给我打不开。

这局台词大家知不知道是在哪里说的?迷龙是愤怒的,被敌人从大东北赶到了大西南;迷龙是憋屈的,明明有一战之力,为什么连反抗都没有。于是迷龙在收容站里看谁不顺眼就打谁,与其说他是让人害怕,不如说是他想表达的另一个意思:老子能打,东北没保住不是我的错。于是迷龙一直欺负东北老乡李连胜,李连胜是军官、是上峰,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才无家可归。可是迷龙心中终究是有愧疚的吧,东北没保住,军人都该死。那把骰子赌的从来不是收容站里的物资,而是他的命。

迷龙的解释是:一条迷失在江边的秃尾巴龙。 东四省有很多的迷龙,按照他们的性格,应该是嘴里喊着“你个瘪犊子玩意,我整死你”,然后跟敌人拼命,而不是让人从松花江赶到了怒江。因为憋屈所以愤怒,迷龙可能没想到,他死的更憋屈吧,只是能死在团长怀里,也算死得其所了,只是不知道他死的时候是否面朝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