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遛狗不带绳(遛狗不栓绳都是)(1)

关于人与宠物狗之间的矛盾近来在中澳两国都引起了热议。(图/澳新网)

【澳洲网韩申易11月7日编译报道】近日,关于人与宠物狗之间的矛盾在中澳两国都引起了热议。

就拿最近的来说,中国杭州的徐女士带孩子在小区门口散步时,遇到未拴狗绳的宠物犬。因小狗追逐吓到孩子,徐女士用脚驱赶,却因此与狗主人发生口角,随后她被狗主人殴打致左手环指骨折。11月6日,涉事男子金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然而,这类事件在澳洲同样屡见不鲜。

澳洲宠物狗接连伤人“被判死刑” 主人被罚2600澳元

外国人遛狗不带绳(遛狗不栓绳都是)(2)

粉红鼻比特犬(pitbull terrier)资料图。(图/澳新网)

也是在本月初,西澳Kalgan一只曾在今年5月接连攻击3人的宠物犬(限养品种)被西澳Albany地方法庭下令处死,其主人也因狗狗接连伤人需支付逾2000澳元的罚款。

根据《西澳洲人》报道,11月1日,西澳狗主人卡塞尔(Dylan Byron Ronald Cassells)在Albany 地方法庭被处以2600澳元罚款,其所面临的4项指控源于今年5月他的宠物狗发生了接连伤人事件。

当地检察官指控卡塞尔名为“Turbo”的粉红鼻比特犬(pitbull terrier)(该犬种为限养品种)在今年5月11日接连攻击3人,而当时它并没有被圈起来或被拴上绳子。在法庭上,卡塞尔因两项导致人身伤害的狗咬伤或追逐罪名而分别被罚款800澳元和1000澳元,而因犬类攻击或追逐罪名而被罚款400澳元,还因没有能力控制危险犬种而被罚款400澳元。法庭还下令处死这只比特犬。

严厉犬只法案同时保障人类和其他动物安全

外国人遛狗不带绳(遛狗不栓绳都是)(3)

自由撰稿人叙布莱称,不栓绳自由乱跑的狗类,构成了在海滩上筑巢的鸟类的最大威胁。(《卫报》网站截图)

根据澳洲《犬只法案》(Dog Act)的规定,受限制的犬类必须佩戴一种特殊的项圈,以便被识别出它属于危险犬种,并必须被关在一个防止逃跑的围栏中,并在成年人的控制下配戴口罩。

城市发展服务执行总监卡明斯(Paul Camins)说,犬类攻击还将继续受到制裁,他提醒狗主人应具有责任心。“犬类攻击对我们社区民众和其他宠物的安全而言是一种风险,像这样的事件对受害者而言是非常具有创伤性的伤害,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死亡。”

今年9月的数据显示,仅在西澳Albany地区,只是被公布的犬类攻击事件已在5年内翻倍。卡明斯再次强调:“犬类攻击非常严重,这提醒人们,有法律规定对养狗负责,任何违规行为都可能招致严重的处罚。因此,我们敦促所有狗主人能确保他们的狗在任何时候都能受到控制。”

其实,就像卡明斯所说的,不给狗狗戴项圈,控制危险犬种的活动范围,不仅危及人类的安全,还对其他动物造成了威胁。《卫报》自由撰稿人叙布莱(Anna Sublet)曾在今年9月发表文章,直指澳洲“没素质”的遛狗人不给狗狗牵绳,任由两只狗在海滩上奔跑。然而,在海滩的沙丘上,有几近灭绝的小型黑头鸻( Hooded Plover)做的窝,它们的筑巢箱排列在沙滩上,周围还有写有“远离这里”(stay away)字样的标志牌,将此处划为黑头鸻的安全区域。

当叙布莱告知狗主人应拴上狗链时,对方却毫不在意地说,(不拴绳)狗狗没事的,它们在控制之中。然而,正是这样不栓绳自由乱跑的狗类,构成了在海滩上筑巢的鸟类的最大威胁。据介绍,一篇关于犬类对海滩鸟类影响的澳洲鸟类研究论文曾表示,这些海滩上的狗符合对入侵物种的生态定义。

澳洲打击遛狗“不捡屎”行为

不仅是安全问题,有关狗主人“不捡屎”的素质问题也在澳洲引起热议。

据《卫报》报道,墨尔本一间市议会的首要工作内容就是打击遛狗者出门不带塑料袋“捡屎”的行为。在墨尔本东南部的市议会,地方官员们被赋予接近并询问潜在违反规定者的权力,未作充足准备的遛狗者一旦被发现手中没拿“装粪便的袋子”,将被处以200澳元的罚款。

同时,如果墨尔本Berwick、Cranbourne和Narre Warren这3个郊区的居民未能将狗便便丢到垃圾桶里,也将分别面临500澳元的罚款,比此前高了300澳元。Casey市长阿不利(Geoff Ablett)就表示:“很明显,养狗的人有责任做正确的事。不这么做的人,将被处以严厉的罚款。”

然而,这项严厉规定却也引发了当地养狗人史密斯(Ben Smith)的质疑,“如果它们要上两次大号呢?难道你要带3个或4个袋子吗?”他谴责当地市议会并没有提供免费的袋子供人使用。

话说回来,澳洲不仅对狗主人的养狗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还十分关注对宠物本身的保护。澳新网曾报道,澳洲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oyal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曾提议政府颁布法律,对不遛狗的狗主人进行惩罚。根据法案内容,狗主人必须经常使自己的狗狗得到锻炼,确保动物不被束缚,并给予宠物足够的水和食物。如果提议成真,在澳洲不出门遛狗也要违法了。

在中国,不栓绳引起的热门事件“霸占”热搜

外国人遛狗不带绳(遛狗不栓绳都是)(4)

浙江余杭发生近日狗主人打人事件。(现场监控视频截图)

近年来,狗主人出门遛狗不栓绳引发的争议和安全事件在中国频频登上新闻热搜榜。最近的一起事件便是前文中提到的浙江余杭发生的狗主人打人事件。

北青网报道称,被打伤的徐女士称,11月3日晚7点多,她带着3岁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在杭小区门口散步,此时一只未拴绳的狗突然冲出,追着其儿子叫。儿子受到惊吓,她随即将儿子护在身后,用脚作势驱赶狗,但狗依然对着其儿子叫。然后狗的主人就出现了。随后,徐女士与狗主人金某就“自己的狗被踢”和“不栓绳吓着孩子”等争议发生口角。

随后,狗主人开始对受害者进行殴打,造成徐女士左手环指骨折。11月6日,余杭警方通报称,已传唤违法犯罪嫌疑人金某至公安机关审查,并已依法调取案发地段完整视频、开展询问取证工作。

无独有偶,今年9月,同在杭州,因一只不牵狗绳的狗,导致一名孕妇和网红发生争执并致孕妇先兆早产,这一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

在此背景下,云南省文山市10月29日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山市区犬类管理的通告》,其中一条“7点至22点禁止遛狗”的要求,引发了巨大争议。有媒体指出,该“一刀切”的规定只会加剧偏见与对立。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其实,这份通告有部分可圈可点之处。“对正在伤人的犬只,任何人可就地捕捉”“凡在市区内发现无人看管的散养家犬,一律视为野犬,公安、城管、畜牧等部门均有权捕捉”等规定,虽然严厉,但有力回应了公众的关切。

对于“7点至22点禁止遛狗”的规定,不乏有中国网民表示赞成,一些人还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另一部分网民则认为规定过于严格,养狗人在晚间遛狗又难免给休息的人造成影响。中国青年报认为,网民赞同这一规定,反映的只是基层犬只管理不足造成的社会情绪,而不能说明这种“一刀切”的规定真的合理。

小编认为,对于如何确保文明养狗,不仅需要政府机构推出有效的规范举措,还需要民众自身素养的提高。如此一来,人类与狗狗才能真正和谐地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