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山首推五岳。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闻天下。以中原为中心,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命名,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

别的山岳确凿无疑,唯独北岳恒山,有古今之分。提到北岳恒山,很多人都会马上想到山西省浑源县境内建有悬空寺的那座北方名山。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历史上的北岳恒山,也就是现在说的古北岳恒山,确在古代定州境内,其主峰是大茂山。直到现在,大茂山上还存在多处古代碑刻和庙宇、道观的遗迹,这些遗迹结合各县地方志以及一些史书的记载,古北岳位于河北,其主峰是大茂山的事实不容置疑。

北岳恒山建于哪年(古代北岳恒山在哪里)(1)

五岳中的北岳恒山,历史上曾有过究竟它在河北曲阳还是在山西浑源的争执与尴尬。明朝时,这种争执曾达到十分激烈的程度。皇帝要祭祀,一些人主张在曲阳,而另一些人则偏说在浑源。一时弄得一座赫赫北岳竟失去了准确的祭拜地理方位。

类似于北岳恒山的这种无奈与尴尬,在五岳之中实在是独一无二的。而这种无奈与尴尬所经历的时间,事实上也并非始自于明朝。遍览史书记载,较权威的说法是从隋代以后就有了这样的怪现象。一边是河北曲阳有庙有祭祀而无山,另一边则是山西浑源有山而无庙也无祭祀。

拿清朝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大同知府的话讲,祭祀五岳从来就是历代皇帝的大事,为什么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与南岳衡山之祭都能就山而祀,而为什么北岳恒山之祭在河北曲阳,而主峰却远在300余华里以外的塞外山西浑源呢?

在清以前的千余年间,山西浑源一带大多情况下常被来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武力的威胁或是占领控制,根本就不在中原本土内。皇家祭祀恒山的地址,是根本不能选择在塞外的山西浑源的,而最终的选择即是河北省西北部恒山山脉之阳的曲阳县。于是,北岳恒山的祭祀之地事实上就有了两处,那就是一在河北曲阳北岳庙,另一则在塞外山西浑源。

唐以前,虽然曾经有北魏皇帝和隋炀帝等亲祀浑源恒山的一些零星记载,但到唐以后,突厥频繁侵扰,北宋至元明,随之而来的则又是契丹、辽金与蒙古铁骑的长期占领,所以,绝大多数时间内,北岳皇家祭祀一直在河北曲阳北岳庙,在浑源对北岳恒山的皇室祭祀,可以说已处于完全停废的境地,只不过是浑源当地民间百姓的一些简单祭祀而已。

明成祖建都北京后,虽然在朝廷中因北岳恒山祭祀增生过几次争讼纠纷,然则北部边防由于蒙古俺答的不时骚扰实际上一直也没有安定过。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亲征大同御敌最后陷于瓦剌也先之后,酿成有名的“土木之变”即是最好的例子。

北岳恒山建于哪年(古代北岳恒山在哪里)(2)

所以,明朝立国270余年,其北岳恒山之祭一直在河北曲阳北岳庙,原因恐怕并不在朝中缺乏博雅之才或考证援引史料的浮谬之误,而本质上应该还是一个边防安定的问题。我们可以举出明代一些著名文史学问大家的著述作为证明,例如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1487年)的进士且后来又作过南京兵部尚书的晋籍才子乔宇,他一生性好诗文,乐于山水。其人就写过一篇很精彩的《恒山游记》。

记曰:“其上路益险,登程三里,始至岳庙。颓楹古像,余肃颜再拜。庙之上有飞石窟,两崖壁立,害然中虚,相传飞于曲阳县,今尚有石突峙,故历代怯升登者,就祠于曲阳,以为亦岳灵所寓也。”乔宇一生经历过明宪宗、孝宗、武宗和世宗四位皇帝,堪称为明成化、弘治、正德至嘉靖四朝元老与当时的饱学之士,其言不会虚妄。

北岳庙,坐落在河北曲阳城内西侧。庙内建筑精巧,雕梁画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并建有碑廊、石刻馆、博物馆等,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公元500-512年),而后,唐、宋、元、明、清诸代屡加修葺。北岳庙占地长542米,东西宽321米,总面积为17.4万平方米。其建筑格局,采用的是以中轴线为主,西厢对称的与古典建筑形式。庙内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在中轴线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飞石殿、三山门、凌霄门、御香亭、朝岳门、午门等。正殿两侧为东、西昭福门。还有碑楼等其它建筑8座,散建在中轴线两厢。

“德宁之殿”是庙内主体建筑,通高30米,占地面积2009.8平方米,为宫殿式建筑,双檐高琢,以青瓦铺顶,黄色琉璃瓦为殿脊。整个大殿建在石砌的台基之上,殿内柱子的配列采用诚柱法,梁架为中柱式;殿檐斗拱为一朵、二朵式。全殿面宽9间,进深6间,下层四周为走廊,地面均以方砖、条砖墁地。

殿前有月台,四周有石栏板望柱,柱头装饰有石雕狮像,殿四角有螭头。“德宁之殿”内,东西两壁有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的“天宫图”,北山墙背后绘有巨幅彩色壁画“北岳恒山神出巡图”。东西两侧壁画各高8米,长18米,北山墙壁画高8米,长27米,壁画总面积为504平方米。壁画内容:东壁为“云行雨施”,西壁为“万国咸宁”。西壁画像,千姿百态,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北岳恒山建于哪年(古代北岳恒山在哪里)(3)

“飞天神”为全幅壁画之精华,它相貌狰狞,肌肉粗健,横桅倒戈,腾空飞奔,气势逼人。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曲阳鬼”。很久以来,曲阳民间就流传着“曲阳鬼,赵州水”之说。曲阳的“飞天神”和当年赵州(赵县)柏林寺大殿壁画上的“水”均为唐代吴道子所画,故有是说。

北岳庙内存有碑、碣、经幢200多通,并建有碑廊、碑楼。从时代上说,自南北朝北魏、北齐、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和民国各代碑刻俱全,跨越1500多年。碑刻内容多为历代重修北岳庙的记载和祭祀北岳之神的祭文,也有的用诗、词、歌、赋记的观后感。从书法艺术上讲,真、草、隶、篆和行书等字体均有。

碑刻中最早的北魏和平三年(公元462年)刻制,是全国现存碑刻中极为宝贵的稀世珍品。有“大唐定州北岳恒山灵庙之碑”、“大唐北岳祠碑”、“大唐北岳神之碑”、“大宋重修北岳安天王庙之碑”、“大宋重修北岳庙之碑”、“苏轼诗词碑”、“大元封加北岳手诏碑”等,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为我们研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书法艺术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北岳庙内建有雕刻艺术馆,保存古雕刻100多件。其作品有人物、动物、佛像、经幢等,尤以“西汉石虎”、“北魏石狮”、“北魏背光千佛像”、“唐代石灯”、“唐代大佛”、“石佛笑和尚”、“金代经幢”为最佳。作品造型优美,刀工细腻,线条清晰流畅,充分展示了我国北方石雕艺术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风格和特点。

北岳庙内建有博物馆,建筑风格为古典式四合院,共设青铜陶器、定窑瓷器、石刻造像等三个展室,展出文物精品200多件。馆内门柱上均刻有书法名人题写的楹联。

总之,北岳庙不仅是祭祀北岳恒山之神的风光宝地,更是一座内涵丰厚的文化艺术殿堂。它集古建、绘画、书法、石雕、定瓷等艺术之花于一身,璀璨夺目,光彩照人,向世人展现出我们伟大祖先的勤劳、聪明和智慧。当你漫步殿堂之中,一定会使你心旷神怡,感慨万千,体味到“真、善、美”的真谛;使你领略到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