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喜欢的大卓子,记录生活我是认真的生活不仅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应有诗意读诗词不是心血来潮需要坚持,我们今天继续学诗词听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李白古诗背后的故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李白古诗背后的故事(诗词故事后人称他)

李白古诗背后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你们喜欢的大卓子,记录生活我是认真的。生活不仅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应有诗意!读诗词不是心血来潮需要坚持,我们今天继续学诗词听故事。

今天要学的是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说的是: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接下来我们说说关于这首诗的作者贺知章有趣的故事吧。

贺知章是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出身贫寒,父亲去世得早,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很苦,但是他天资聪颖,刻苦学习,武则天时期,36岁的他就高中进士,入朝当官(据说是浙江第一位有史料记载的状元)。唐代诗人云集,贺知章被后人称为“诗狂”,才华和名气不容小觑,加之他情商高,会说话,深受皇帝喜爱,因此仕途平坦,一路高升。

贺知章爱才若渴,热心提携诗坛后辈。当李白还是一介布衣来到京城后,举目无亲,前途渺茫,作了一首《蜀道难》,后被贺知章读到后,赞叹不已,称他为“谪仙”下凡。向皇室推荐李白,唐玄宗极为重视,任为翰林。

天宝三年也就是唐玄宗在位期间,贺知章86岁高龄,已为官50载,思乡之情越来越浓,他便向唐玄宗请求告老还乡,唐玄宗虽然不舍,但考虑他年事已高,忍痛割爱,答应了他,并且让百官相送,场面相当隆重。

从热血青年到两鬓白发,故乡已是物是人非,贺知章百感交集。其实,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年轻时不在乎,到老后感慨万千。珍惜我们的青春吧!

好了,今天的学诗词听故事就到这里了,大家对贺知章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也可以通过私信和评论与我讲讲,这样我们学诗词就不那么枯燥了!,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下次见!拜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