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1)

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和传统的建造方式不同,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是将提前生产好的构件(如:板、柱、梁、墙)等,想象成一块块乐高积木,这些构件只要在施工现场组装在一起即可,一座新房子就建造成功了。

在工厂内预制建筑所需要的部分构件和所有构件,然后把生产好的构件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组装不是简单的“搭”,预制的构件运到施工现场后会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搭接和浇筑,从而保证拼装房屋的安全。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2)

装配式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比传统方式的进度快30%左右)、节约劳动力、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能提高建筑质量(装配式构件是在工厂里预制,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并提高住宅整体安全等级、防火性和耐久性)、对环境污染小的特点。所以,这种产业化、工业化的建筑在欧美及日本等国际及地区已经广泛被采用。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3)

那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怎样保证构件安装不会出错?

装配式建筑板的生产工序:钢模制作→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脱模

注意:钢筋绑扎的时候需预留孔洞;进行钢筋绑扎的时候,需将吊钩预埋在其中。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4)

混凝土浇筑是流水线作业方式,按照标准尺寸,进行生产。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5)

脱模后成品装配式板是这样的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6)

装配式构件制作完成,可暂时分类堆放在工厂,准备运往施工现场。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7)

施工流程是怎样的?

以预制框架结构为例,一层施工完毕后,先吊装上一层柱子,接着上主梁、次梁、楼板。等预制构件吊装全部结束后,就开始绑扎连接部位钢筋,最后进行节点和梁板现浇层的浇筑。

整个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依次循环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8)

在上述步骤里,装配式构件的吊装需要最高的技术要求。

为了保证吊装顺利进行且准确无误,当装配式构件被运往现场后,需要将其合理的放置在施工场地上,以方便吊装。好比搬家一样,提前将运送物品的顺序整理好,按照顺序依次搬运,从而减少工作量。

装配式柱吊装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9)

最抢眼的就是梳妆镜惊现施工现场,梳妆镜的用途是什么呢?

梳妆镜是为装配式柱吊装准备的,由于下部空间狭小,安装人员无法直接观察到内部接口的情况,所以通过镜子的反射原理,观察施工人员无法观察到的点,方便下层预留钢筋与上层装配式柱孔洞的插接,方便施工。

装配式叠合板吊装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10)

对于吊装难度较大的部位,还可以在现场进行预拼装或建造装配式展示区,起到示范作用。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11)

吊装结束,现浇层的钢筋也绑扎好了,就可以准备浇筑现浇层混凝土。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12)

装配式构件表面都要留有键槽或进行毛糙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装配式构件和现浇层之间的连接,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装配式构件之间有多种连接方式,目前楼板通常采用7 8的形式(70mm厚预制楼板 80mm厚现浇层)。

以主次梁连接节点为例,展示装配式构件之间多样性的连接处理方式。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13)

主次梁连接边节点——主梁预留槽口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14)

主次梁连接中节点——主梁预留后浇段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15)

主次梁连接节点——主梁设置牛腿

如何保证众多的构件安装不会出错?

每个构件在生产过程中都被贴上独一无二的ID号,有自己独有的“身份证”,施工是对号入座,这样就确保了工人准确地安装构件,减少施工错误,从而加快工程进度。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16)

经过对上述内容的了解,对装配式建筑已经拨开云雾见日出了。这些对装配式建筑生产的某个构件流程的说明,属于冰山中的一角,其它构件生产以后详细介绍。

有了装配式构件的生产、安装流程,这些远远不够,对于开发商而言,

这些对于开发商而言还不够,需要做到在合理的资源内做到项目最优化,节约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所以装配式建筑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设计管理尤为重要。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17)

装配式建筑的2个重要指标,装配面积占比和预制率。

装配率=实施装配面积÷地上总计容面积。

预制率=装配式构件总体积÷总的混凝土体积。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在装配式建筑上走在国家前列,并且在逐步提高预制率和装配率的要求。预制率越高,成本付出越高,初步统计,预制率每增加10%,成本增量在150元左右,目前上海新建建筑的预制率不小于40%的情况下,成本可想而知。

装配式建筑实施过程的把控重点之一是成本控制。

首先,装配式范围要尽量避免选择在首开区。针对出让合同中关于装配面积的要求,可以通过分期开发,来平衡项目周期。由于预制构件要提前和工厂配合,且这些工厂的产能有限,对首期开发的时间成本造成很大的压力。

其次,需要对结构构件进行拆分选择预制构件重复率高的单体,一般构件重复率建议要大于100件,重复越多越划算。

装配式构建的拆分与选择注意点

1.尽量单开间拆分外立面的外围护构件。

2.预制构件尺寸要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

3.长度较大的构件拆分时可考虑对称居中拆开。

4.预制剪力墙接缝位置选择结构受力较小处。

5.考虑现场脱模、堆放、运输、吊装的影响,要求单构件重量尽量接近,一般不超过6吨,高度不宜跨越层高,长度不宜超过6米。

装配式建筑构件有哪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如何生产与安装)(18)

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房屋对设计、建造对各专业的配合度要求更高,需要各专业尽早参与配合。比如:施工方:需要提前介入总包、吊装单位、构件生产厂家。建筑专业:要考虑对外立面风格、保温形式、降板区域、楼梯面层做法,预埋窗框、瓷砖、石材反打等方面的影响。内装专业:涉及机电点位提资,介入时间需大大提前。设备专业:涉及到预制构件的预留洞、预埋管,图纸细化工作量非常大。

还需在设计过程中,进行BIM模拟,考虑装配式构件预留钢筋与现浇部位钢筋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减少现场施工过程中构件的错位和碰撞。

“集成”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对于BIM而言,“集成”是BIM技术的手段,BIM技术为装配式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避免传统二维设计容易出问题,实现三维设计与表达,减少图纸量,还能解决专业间、预制间可能会出现碰撞的问题。它串联起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和管理的全过程,服务于装配式建筑整个生命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