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王和范睢的故事(东周故事会之韩赵魏84)(1)

范睢在客舍一待就是一年,秦昭王根本没把他当回事。

有一天,范睢没事可做,走在大街上,看到穰侯正在征兵,范睢问旁边一位老者:“丞相征兵出征,将讨伐哪个国家?”

老者回答说:“准备攻打齐国的纲寿城!”

范睢问:“齐兵冒犯秦国边境了吗?”

老者说:“没有。”

范睢又问:“秦国与齐国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中间隔着韩、魏两国,况且齐国没有冒犯秦国,秦国为什么不远万里征战,攻打齐国呢?”

这位老者看来是位消息人士,把范睢拉到偏僻处说:“讨伐齐国不是秦王的意思,因为陶山是丞相的封地,纲寿临近陶山,所以丞相派武安君为大将,攻占了纲寿以后,可以扩大自己的封地。”

范睢回到客舍,立即给秦王上书一封,大概意思是:

羁旅张禄,冒死上书秦王殿下:小民听说“英明的君主执政,有功的人受者赏,有能力的人封官,功劳大的人享受厚禄,才能高的人爵位尊贵。让没有能力的人不敢滥竽充数,让有能力的人不被遗弃。现在,我在客舍已经一年多了。如果认为我有用,请耽误您一点宝贵时间,听听我的看法;如国认为我无用,留我在这里做什么?说什么在我,听不听在大王,我说的不对,杀掉我也不可惜。请不要因为轻视我,而让推荐我的人心寒。”

秦昭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权力的欲望越来越强,感觉自己的能力越来越不够用,被太后、丞相压抑喘不过气了,越挣扎反而觉得束缚的越紧,急切需要人帮助。

秦王已经忘了张禄,看到他的上书,即刻派人用车把张禄接到离宫相见。

秦王还没来,范睢先到离宫门前,望见秦王车骑向离宫驶来,假装不知道是谁,不去迎接,故意往远处跑,有宦官追赶上来说:“大王已经来了。”

范睢没好气地说:“秦国只有太后、穰侯,哪里有王?”继续前行,也不回头看。

正在争嚷之间,秦王随后赶到,问宦官说:“为什么与客人争论?”

宦官把范睢的话给秦王说了一遍,秦昭王听出话里有音,也不生气,把范睢迎接到内宫,用上等宾客的礼节接待范睢。

秦王让左右人全部退下,诚恳地对范睢说:“先生有什么话教导寡人?”

范睢做出迟钝的表情,随口答应:“嗯,啊!”

过后,秦王又对范睢诚恳地说:“先生有什么话教导寡人?”

范睢仍旧做出迟钝的表情,随口答应:“啊,嗯!”

秦慧文王一连问了三次,范睢原样回答了三次。

三次过后,秦王问道:“先生不肯教导寡人,难道寡人不配听您的教导吗?”

范睢回答说:“小民不敢,当年尚父(姜子牙)在渭水垂钓,遇到文王,一句话拜为尚父,最终用他的谋略,灭掉了商纣得到了天下。箕(jī)子(商纣王的伯父)、比干(商纣王的叔叔)身为王亲,忠言苦谏,商纣就是不听,一个贬为奴隶,一个被杀,商朝随后灭亡。没有别的原因,是信任和不信任的差别。尚父与文王非亲非故,一面之缘,但被文王信任,所以赢得天,尚父也被封侯,世代相传;箕子、比干与纣王同宗一脉,但不被纣王信任,免不了受辱被杀,不能挽救国家。现在我寄居秦国,人地生疏,要说的话,都是国家兴亡之大计,关系到骨肉亲人的别离。说浅了,对秦国没用,说深了,很可能落个箕子、比干的下场。所以大王三次问话,我不敢回答,是因为不知道大王是否信任我。”

秦王再次恳请说:“先生有话请讲。寡人仰慕先生大才,所以才屏去左右,专意听取先生教诲,凡是您考虑到的,上及太后,下及大臣,愿先生不要有任何隐瞒。”

秦王这句话,是因为刚才第一次见到范睢的时候,宦官向他叙述范睢说:“秦国只有太后、穰侯,哪里有王?”

这句话太触动他了,直接说到他的心坎上,这些年的压抑、焦躁就是因为这个,既然能够被范睢一语道破,秦昭王着实的想请教范睢的真心用意。

这边范睢呢?

初次见到秦王,万一一句话说错了,以后就没机会了,国君那里是相见就能见到的,况且门外、窗下保不准有偷听的,把自己的话传出去,不亚于引火烧身,自己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所以只能话试探一下秦王的反应。

效果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