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太子妃升职记》剧照)
今天的主题是为一个姑娘定制的,她想让我谈谈对现在的神剧《太子妃升职记》的看法,我自己也在追看中,所以想试试写点什么。
当然我不是专门探讨这部剧集的编剧水平,营销方面可以借鉴的部分,而是纯粹想说说我自己个人的体会。
昨天看到一组数据,截止到目前为止,各大视频网站的电视剧总播放数量:
最高的当然是《芈月传》,而其次就是这一部《太子妃升职记》,而且远远甩开了其他的电视剧一大截。
这让我想起当年电影《泰囧》火起来的时候徐峥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他说我本来心里的预期是可以有个三到五亿的票房,至于到了后来它发展并且超越了十亿的票房,那这份功劳就不属于我了,这也不再是我的电影了。
虽然各大媒介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这一个热门事件,就如同前阵子的《琅琊榜》,再到之前的《甄嬛传》。
如果说这两部是因为制作精良而让观众的审美观剧体验得到了很大一个层面的提升,那么《太子妃》就如同一个小小的捣蛋鬼,不经意击中了我们那根本来就喜欢呵护弱势群体的神经。
据说《太子妃》剧组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呢?
据说很多群演(其实大概也就二十几个)都是从隔壁剧组挖来的,整部戏用同一支口红,只有一台鼓风机,道具配饰都是淘宝上买的廉价货,榴莲吃完再缝上当道具……
关键是据说化妆师最后还辞职了。
我们见过牛逼炫富的,可是真没见过这么坦荡晒穷的,这是反其道之一。
再来就是《太子妃》的道具从装饰品到演员服装,全部都是大红大绿的撞色系,各种薄纱飞舞跟鲜花蜡烛穿插在古代元素中,还有自带笑点的罗马凉鞋一直贯穿于整部剧集,因为整个皇宫所有人都在穿。
看到这里你很想深吸一口气,想问问是不是我自己的审美出现了问题?
可是再一想,那些号称考究精良,尊重历史的千百部古装剧中,我们这般小老百姓也看不出其中的韵味所在啊?
既然无法跟大制作的剧集比考究精良,那就顺手怎么舒服怎么来,这是反其道之二。
再来就是我看剧集背后的相关故事,演员们其实一开始都是为了帮忙才来参演的,特别是女主角张天爱,她说原本那个角色定的是另外一个比较知名的女演员,谁知后来人家不演了,于是她就赶来火速救场了。
所有的一切都不在她的预设中,所以她自己也没有预料到最后可以这么火,于是你可以看到这个剧组的演员已经开始出现在各大访谈节目以及综艺娱乐节目里了。
其实并不只是演艺圈比较势利,谁红就捧红,而是这个世道本身就是这样子的,
你有所成就,你令人瞩目,你受人喜爱,你就可以混得开。
这部剧从导演到编剧到演员,每一个人的统一语气都是,我们没打算往大剧上制作,所以你们看看开心一下就好。
就是这样低调而接地气的表达,我们一开始就没打算得到多好的效果,所以当这份惊喜连连频出的时候,我们也才觉得自己赚到了。
它给予你的部分已经超出了你的意料之外,这是反其道之三。
接下来就是演员本身了,说真的在娱乐圈里,这几个演员真心不比如今娱乐圈里的那几个当红炸子鸡的颜值要低,而且关键是他们也演得好,卖萌、逗逼、耍酷、哪怕是演绎深情的戏份,一个个拿出来也都是撑得起场面来的。
其实想一想,或许就是因为没有多大的偶像包袱,反而释放得更出色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演员的初期作品最让人惊喜,但是到了后面就慢慢走下坡路,只有少部分人维持在了原来的水准,至于要在不同的年龄都能有演技派的表现,那就更是难得了。
就是已经这么一个拮据的处境了,可是他们竟然就是一个比一个演得认真,这就是你不得不服的地方了。
在这个内容依旧为王的时代里,一部电视作品的主心骨之一就是演员本身,人到位了,至少可以保证不会出太大的差错了。
或许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优秀,而是如今的荧幕上太多的无演技面瘫王,才凸显了他们的珍贵所在。
这是反其道之四。
至于这部剧集本身有多卖腐、撩妹、污到不行让你又爱又恨,不忍直视而又欲罢不能的部分,你们便可自行体会了。
其实如果要反推《太子妃》成功的原因,除了从大方向上是迎合了当下年轻观众的口味,以及归咎于这个网络发达时代的口碑迅速传播之力之外,仔细追根溯源也是探究到一二的。
这部剧的导演侣皓吉吉是知名的作家及编剧海岩的儿子,如果你对海岩这个人不熟悉,但是出自他笔下的作品《永不瞑目》、《玉观音》、《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等等全都是当年荧幕上的经典。
侣皓吉吉本身也有着演员、导演、歌手、摄影师这些多重身份,他也跟赵宝刚共同执导过电视剧《老有所依》,算是扎扎实实的科班出身。
女主角张天爱也是演员出身,只不过在此之前演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角色。
她也说自己跑了六年的龙套,曾经的一个小胖妞为了上镜也经历过几年的艰辛减肥路,所以才有了如今这份帅美酷毙“天仙攻”的气质。
至于男演员盛一伦,在走上演员道路之前,他也当过平面广告模特,拍过一些微电影,虽然也是名不见经传,但是底子还是摆在那里的。
至于其他几个演员,基本上也是在娱乐圈摸爬滚打经验满满的艺人。
他们只是缺了这么一个机会,仅此而已。
所以从这些来说,这一部看似轻浮但是其实是专业班底团队的电视剧,并不是所谓的随便几个院校大学生也能折腾出来的而已。
每一种成功总能找到之所以成功的缘由,这才是正向的价值观所在。
或许你会问,市场上这么多古装穿越剧,那么多高颜值的演员,那么多扎实的制作团队,为什么偏偏是他们走出来了一条出彩的路?
我想说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更重要的是,作为我们普罗大众而言,我们愿意为自己喜欢的部分买单,这份意愿每个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
有些人是因为喜欢某个明星,有些人是因为要支持某个导演,也有人是因为自己的文艺情怀,更有人仅仅只是为了欢乐放松一场…..
正是因为生活需要多面的调剂口味,所以我们才能为自己的每一份选择寻找到合适的借口。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看够了各种高大上的大制作跟牛逼的营销手段,这个时候有一股小清风悄悄的吹进来,就如同我们在自助餐里吃够了大鱼大肉,总想来一碟香菇小白菜来清润一下肠胃。
或许它不怎么值钱,也不够起眼,可是它就是能在我有点想吐出来的时候让我得以缓解一下,仅此而已。
我们回想一下,我们看《爱情公寓》、《万万没想到》还有《屌丝男士》,无一不是戳中了我们想要表达但是又还不够精准的那些笑点跟日常尴尬,以及落实到赤裸裸的现实生活本身。
我们并不傻,我们只不过想借着这份接地气的欢乐,缓一缓自己在这个压力重重的生活里无处释放的压抑而已。
如果非要盘点一下《太子妃》之于我们现实的借鉴意义的话,我能想到的有下面这些。
一是藏起你的梦想。
TED 有个视频叫《不要公开宣布你的个人目标》,演讲者德雷克·西弗斯想告诉我们的是,这么做会使得你的个人目标更难以实现。
原因是在你对外宣布的时候,大脑就已经在享受任务完成的快感,而这会减轻你接着完成任务的动力。
心理学上也有这么一个说法,就是如果你对着朋友做出一个承诺,而且他也认同了你的承诺,于是思维定式会让你造成一种错觉,就是你已经成功了一部分。
其实想想也是,我们以前读书放假的时候,总是信誓旦旦要写完多少作业,但是总是在开学前一天才匆忙赶完;
我们现在念着每个月要读多少本书,可是并没有多少人是真的完成了自己所设定的量;
还有女生们喊着减肥减肥,结果永远都是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这一句。
当然了,现在也流行打卡完成任务,各种应用会记录的跑步成绩,读书软件上也会显示你买了多少书,你读了多少书。
我承认这是一个通过他人的认可来进行自我督促的好方式,可是从另一方面来想,如果哪一天我有其中某一部分没有完成,我还要为自己这部分过失寻找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时间久了原本的动力也就成为了任务式的压力。
当然了,每个人获得能量的方式不一样,我只是针对我自己,作为内向型人格,我从来最舒服的时候就是没有任何人打扰的时候,一个人的独处让我比跟他人社交要更加沉静,所以我适合向内去设定目标,然后悄无声息的完成。
如果你属于外向型人格,你希望通过竞争以及被监督被期待来赋予力量,那就是最适合你的选择。
二是作为没有资源、没有背景的弱小群体,一定要寻求一门区别于他人的生存本领。
我说的不是让你剑走偏锋,你不是让你无底线的去夺人眼球,我说的是你可以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和长处,从一个狭窄的领域切入。
这样你才可以避免等同于很多人已经在尝试中的手段,你才可以有出其不意获得收获的秘籍。
自媒体人程苓峰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弱者的创业主张是什么的文章,他说36氪创始人刘成城的创业经历,就是活生生的弱者创业的标本。
刘成城2010年大学毕业,因为对科技行业相当痴迷,于是开始编译国外的科技文章,并逐步开始寻找创业企业来报道。
没有投资也没有收入,就一个个的码字,这份在当时看来是很苦很脏的活,在那时的创业大军里,相对于从大公司离职的高管,相对于有过创业经历的人而言,刘成城是个弱者。
可是五年后,36氪摇身一变,成了号称是中国最大的股权类互联网金融平台。
蚂蚁金服战略投资了36氪,据说估值接近10亿美金。
从一开始的边缘新闻媒体到逐渐确立了在TMT行业创业报道的领头羊地位,然后开始吸引一些初创企业主动寻求被报道,继而成为初创企业的信息入口,再成为初创者和投资者的汇合点,也就是融资的接触点。
刘成城创业方向上的步伐,都是我们看得见的创业逻辑。
我很喜欢看这种小型而真实的创业故事,因为比起雷军那帮大佬高高在上主攻风口市场的霸气来说。
从一个小入口切入,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起,从不被人重视的边缘市场慢慢经营出自己的地位,这是一个很多人看不起但是也非常有用的参考方式。
第三就是要珍惜每一次机会,这看似是句废话,却也是最理直气壮的真理。
演艺圈其实也是一份事业,每一个新人出道需要遭遇的部分各不相同,有些人比较顺遂,有些人比较坎坷,这不是你一开始就可以把控得了的,你只能去面对它。
对于我们素人也一样,出来混社会,或者每到一个新的领域,沉下心来学习积累不是坏事,但是也要全力以赴去尝试每一次机会。
我们看过很多后来的知名演员说起自己当年考艺术院校,大部分的说法都是陪同学去参加面试结果自己被选上了,也有很多人一开始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后来也慢慢变成了这个领域里有所成就的人。
我虽然是一个规划主义者,从大方向上我对自己的任何重要事项都是提前准备跟计划的,但是我也不是死板的人,落实到具体的实操生活中,我也会接受每一次出乎意料,惊喜也好、考验也罢,就当做是自己的一次演练机会。
我现在遇上新的写稿邀约,即使是我并不擅长的部分,我也会去试试看看;那些一开始给我的稿费并不多的平台,我也不会因为嫌钱太少而看不上。
我珍惜每一个现在所能得到的机会,因为在一年以前,我连这一部分梦想规划都还没有过。
以前的我肯定不是这样的人,我只是慢慢说服自己要去拥抱一些不可能,这样在一生的旅途中才有值得铭记与回望的部分。
说回《太子妃》这部剧,据说很多当时拒演太子妃的女演员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可是机会就是如此,它不是红绿灯,谁都可以看见。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娱乐圈,等到一部可以让自己走红的作品,更是难上加难。
汇总就到这了。
有个姑娘给我留言,你是个念书没白念、看书没白看,聊天没白聊,甚至是看电视都没白看的人。
我说我并不是做什么事情都要追求一个目的或者意义的人,只是顺便在这每一天的所看所读所聊中有了些许体会,于是我愿意把这些逻辑梳理出来,看看能不能给我的实际生活参考以及价值观的建立有更多的借鉴意义,仅此而已。
我很难跟别人说,看完又腐又污的《太子妃》,我的观后感居然是如此正能量的激励自己,要成为不平凡的小人物一枚,可是我真的就是这般体会和收获。
慢慢积累的苦尽甘来,要比突如其来的成功,更值得珍惜,也更值得有力量去维护自己内心最早的那份初心。
小时候听说的老鹰和蜗牛的故事,这两种都能够登上金字塔之巅的动物,前者总是万众瞩目、令人羡慕,而后者几乎没有人会在意。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只不起眼的蜗牛,如果我们连选择往上爬的信念都没有了,那就谈不上去看更大的世界了。
这就是我想说的,就像周杰伦歌里唱的,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当然我自己也明白,很多时候第一次就是最美好的,就像我们不可能奢望十年后还能有机会看到《武林外传》第二部,原来演员的身价、剧本的要求、这个时代人们的喜好程度等等诸多原因,都表明这是一份不再可能的奢望。
同样的,我也不会奢望说有了《太子妃》借鉴在前,未来会有更多的网剧的春天的到来,我们也可以看到更好的作品。
我不喜欢做这些假设,就如同我们之前也未曾预料过这个时代能给我们这么多翻天覆地的体验。
我开始学会珍惜当前所拥有的部分,就如同我当年假装生病请假回家只为看几集《还珠格格》,就如同前阵子我也狠狠追过的《琅琊榜》,以及我当年看一轮哭一轮的《老友记》、《绝望的主妇》以及《欲望都市》这些美剧。
因为一切不可回,所以经典才更显珍贵。
我投入每一次观看体验,无论是肆意欢笑还是悲伤一场,年少的时候因为迷恋剧情本身而被吸引,长大以后则是因为迷恋剧情之外的真实而触动自己。
就好比如今的自己还有愿意大笑一场或者大哭一场的欲望,我觉得这才是真实的人生节奏。
每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一辆车,从出生那天开始便驶入轨道踏上征程,至于这辆车开往哪里或者经历什么,全凭我们自己。
慢慢爬,慢慢走,或许生活会带给你更多的意外惊喜。
● ● ●
关于作者
达达令
来自她在江湖漂
公众号ID:tazaijianghupiao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据说用手机找实习
一定要点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