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将七十岁称为“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年。因为人到了这个岁数,一方面所有的社会行为规范已经被人内化为自己内心的规则;另一方面人的内心需求已经减弱到不逾矩的程度。

在年轻时,人心中有很多的冲动和贪欲,比如想有钱,想有权,想出名,想爱,而一旦得不到,内心的冲动就有压抑感和挫折感,偶尔就会有超越规矩的冲动。绝大多数人不会有犯罪的冲动,因为犯罪在满足个人贪欲的同时会伤害他人,伤害社会,会受到法律和自己内心的谴责。但是很多人还是会产生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冲动。

人到了高龄,所有人生的目标已经基本定型,得到的已经得到,没有得到的已经没有机会得到。剩下的只是一些经过自己漫长人生不断筛选淘汰的目标,这些目标不会超越社会行为的规范,而且的确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于是,人终于到达了既随心所欲又不逾矩的境界。

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人生的最佳状态,既心中平静安然,完完全全的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又不违反社会行为规范,也不会做任何令良心不安的事情了。

从心所欲不逾矩下一句(随心所欲不逾矩)(1)

从心所欲不逾矩下一句(随心所欲不逾矩)(2)

从心所欲不逾矩下一句(随心所欲不逾矩)(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