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荒无人烟、寸草不生,只有一望无际的荒漠、丘陵、戈壁,这里是甘肃敦煌阳关古道。

看起来,这里很适合徒步、旅行、探秘......敦煌机场出口处的各种接机牌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有一群疯子,却要在这里打高尔夫球。

世界著名高尔夫球运动员(西出阳关无故人)(1)

什么?!打高尔夫球的地方不都有绿草、碧水、青山吗?不是应该有舒适的球车、服务周到的球童、富丽堂皇的会所吗?

有一个人不这么认为,他觉得,高尔夫也许无需绿草地,不用占用大量水资源,也不用这么高的投入和这么高的门槛。高尔夫应该回归自然,在任何自然环境、任何地形地貌都能打高尔夫球。这样就有可以降低成本,就有可能让更多的人来参与这项健康的运动。

他就是这群疯子的召集者、高尔夫频道出品人韩子定,而这个疯狂的想法在去年已经成功得到了验证。

2018年8月,一场以探索为主题的自然高尔夫比赛在青海格尔木的昆仑山脚举行,那里只有戈壁、碎石、荒漠、沙丘、盐碱地、灌木丛,同样没有草地。比赛结束后,一个踩点四天、建造仅用十天的球场也随即在地球上消失。

今年,自然高尔夫探索赛来到了阳关古道。

据了解,早在一个多月前,主办方就派出先遣队寻找适合建造球场的地方。他们沿着古代丝绸之路一路西行,历时一个月,终于在敦煌阳关古道一片宽广的河谷敲定了球场的位置。

世界著名高尔夫球运动员(西出阳关无故人)(2)

“今年我们一共考察了27个场地,包括秦汉长城遗址、黄河石林、天祝雪山、大河乡、大墩门等,经过再三比较,最终选择在阳关古道,除了看中这里的自然环境,还有它的人文文化。在这一点上,去年的球场有所缺憾。两个球场的风格也不同,去年是在昆仑山脚、昆仑河边,比较湿润,今年是在一个干枯的河床,到处是红岩,感觉比较干燥。”韩子定说。

没有草地的球场自然有它的独特之处。比如果岭,去年是在沙地上圈出果岭的形状,然后浇上植物油碾压而成。今年出于长远和环保的角度考虑,主办方找到了一个制作沙地果岭的好方法,每天往果岭上浇水,再盖上塑料薄膜,反反复复,让水慢慢浸润下去,10几天后,就制作出一层湿润的沙层,“这种果岭的品质比去年好得多,球打上去就跟草地差不多。不过,今年球场难度比去年大,球道也更长,中间还要打过一个峡谷。”

据球场设计师介绍,球道总长7000多码,比去年长得多。前九洞沿着狭窄峡谷展开,两边是岩石峭壁,须求稳求准,后九洞宽阔深远,可以放开手脚,“自然高尔夫以环保为前提,我们在这里没有进行任何破坏,也没有添加什么东西,只用了15个人、两辆皮卡车、10来天就完成了球场的建造。”

世界著名高尔夫球运动员(西出阳关无故人)(3)

很少有人会把高尔夫和“勇士”这个词联系到一起,但经过11日首轮比赛的实战,近百名参赛选手中绝大多数有一个共识:能完赛就是胜利。实际上,球场的“难”远不止球道加长和难度系数加大。球手首先要面对的是戈壁大漠里刺骨的寒风和随风而来的沙尘,较早开球的几组选手还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球道总长7000多码,就意味着选手打完18洞需要步行10多公里,而穿着高帮防沙鞋、背着球包走在沙丘碎石上,和穿着专业高尔夫球鞋走在草地上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还有,大风和碎石都会改变球的方向和落点;即使有击打垫解决地面不平的问题 ,也会使平时的水平大打折扣,而且击打垫经常会被风吹走......

一名平时成绩接近职业水准的资深圈内人士首轮打出了“九字头”,“今天是非常特殊的感受,感觉很奇特。打到第三个洞的时候正好遇到沙尘暴,风把我把打出去的球吹到后面去了。这个赛事很有创意,令人终身难忘。同时我也有两个建议,一是在环保的前提下,发球台可以用练习场那种击打垫,二是球道可以保持现在这种漫漫黄沙的感觉,但发球台和果岭还需要做点文章,在既不破坏环境又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增加打球的乐趣。”

世界著名高尔夫球运动员(西出阳关无故人)(4)

有选手认为,这个球场有壮美狂野的自然环境,非常具有挑战性,加上又与历史环境、文化环境相结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相信所有参赛球手都会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但考虑到自然条件的特殊性,球场设计可以相对容易一点,“球场有点长,今天我打完比赛,一共走了两万多步。”

“今天本来就是一个挑战,加上男女选手在同一个位置开球,挑战就更大了。” 一名女选手说,“这场球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球技,还是一场意志的考验,能够坚持下来就是胜利者。”

据透露,未来的自然高尔夫探索赛将走出国门,“我们希望通过探索赛,证明自然高尔夫的理念是可行的,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希望从阳关出发,一路西行,向着圣安德鲁斯一直探索下去。”韩子定说。

记者/摄影 顾晨白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