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简介
周潇潇,《记住乡愁》栏目组编导
代表作品:《遵义——革命转折地 千古忠义城》《措麦村——碧湖之下 青稞飘香》等。
“归乡似梦,愁入墨浪,千里田园尽收寸许镜头画幅中。
——周潇潇”
悬崖之下 苗歌悠扬
2021年12月,我们第一次走进这个隐藏在悬崖下的小村庄,当时发出的第一句感叹就是“住在这里真好呀!”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化屋村,那就是,美!风景如画画如斯,我们仿佛就身处画中。顺着宽敞的沿江村道,来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4栋整洁精致的黔北民居,错落在碧水青山旁、郁郁苍翠中,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也不外乎如此了。如果只像这样匆匆一瞥,许多人会忍不住感叹,生活在这里的苗族人家多幸福呀。
但是随着我们一点一点了解这个村庄,一步一步走进这些悬崖峭壁之中,才渐渐感受到曾经这里人们的真实境况——难!
如今我们眼前这一派祥和、宁静、安居乐业的景象,是祖祖辈辈的化屋人,和当地扶贫攻坚干部,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漫长的岁月中,在日月的更替里,他们不断向着悬崖绝壁发起挑战,不停在艰险的路上笃定前行,才让这里的美有了灵魂,有了血肉。
在为期十天左右的拍摄中,我们走过泥泞崎岖的山路,爬过悬崖绝壁上不足一米宽的险路,攀过几乎需要四肢贴着石头向上爬的岩壁,经历了恐惧、崩溃、体力不支等一系列问题。然而,这仅仅是十天左右的拍摄。在过去300多年间,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苗家人,一直都在面对这样的艰难险阻。
在追溯村庄历史时,我们发现相关的记载和文献资料并不是很详尽。最先来到这里的苗家人,是怎么在这样的困境中建起家园的,详尽过程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都有着无声的记录,衣衫上绣的花鸟鱼虫是他们生活的自然界;裙摆上的褶皱记录着他们翻过的每一座高山。这些虽然不比文字详尽,却被他们穿在了身上,刻进了生活中,刻骨铭心。
20世纪70年代,为了灌溉山田,村民们要在悬崖上开一条水渠,由于工程的难度特别大,有人因此牺牲了。为了更好地讲述这个故事,我们跑到了故事发生地,悬崖中段最险的一段隧道里进行了拍摄。在悬崖上拍摄,难度远超我们的想象,一面是垂直的崖壁,一面是千尺深渊,脚下的路最窄处不足一米宽,且崎岖不平,杂草丛生。
好不容易来到隧道前,还没等我们松口气,就迎来了新的问题。隧道特别狭窄,最矮处大概只有半米高,最窄处只能侧身挤过去,摄制组里几位“XXXL号”摄像老师、录音老师,只能跪着爬过去。
当拍摄完这一场,返程的途中,我在高处回头望时,看到了一幅“万径人踪灭”的绝景。而这绝景,也是苗家人往返五载,视死如归开凿水渠的绝境。
回到附近的村镇,已经是下午五点。这一路,最令我们摄制组无比敬佩的,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杨思雨。老人家已经80岁高龄,我们比较担心他的身体情况,是否能够完成这次拍摄。但是为了讲述这个故事,老人家硬是在悬崖绝壁上走完了一整趟,并且一直说“我没问题,我们走这条路不算什么。”老人家藏起疲惫,脸上满是坚毅和韧劲,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日积月累,自然的艰险塑造出的苗家人的血性。
另外一段深深触动我们的就是易地扶贫搬迁的故事,当地有三十几户村民居住在一个叫作麻窝寨的山坳里,当村庄旅游兴起的时候,麻窝寨里三十几户村民还过着不通水电、不通路的生活。我们第一次走进麻窝寨时,很难相信这竟是他们5年前生活的地方。
然而,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宽敞新居建好时,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竟还有许多人不愿意搬出去,住进漂亮的新居。为什么他们不愿意住漂亮的二层小楼,过水、电、路、设施齐备的便利生活?我们最初还期待着会不会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原因。
在拍摄麻窝寨旧址过程中,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进出麻窝寨的时候,我们遇见了许多村民背着背篓,进出麻窝寨。打招呼的过程中我们得知,虽然现在麻窝寨的村民已经全部搬迁出去了,但有些村民还在原来的家院里种着菜,养着鸡、牛和看家的小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地明白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与这片大山共生,这里是他们亲手盖起来的家园,无论环境多么艰险,这里都是家。
为了帮助他们搬迁到开阔地,过上便利的生活,当地政府和干部的做法也让我们忍不住点赞,他们给了苗家人空间和时间去适应,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
拍摄完这一期节目,最深的一个感受就是我们作为纪录片的创作者,有时候要抛开一些以个人为基础的思维和判断,学会放下固有逻辑。我常常跟自己开玩笑说,先把自己的灵魂掏空,然后把自己放到要走进的那片山水,那片田园,那群人当中,通过他们的眼睛去看,去想,去理解。
编辑 | 郦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