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郭汜推演图(李傕郭汜究竟应该怎么读)(1)

国战新将大家都开到了吗?据说这哥俩技能能让马老板重发工资,贾大爷再发大招,这哥俩的故事我们下集详细介绍,至于名字的读音可以大有讲究。

李傕的傕,你看着像读cuī其实读jué,傕这个字就是用作名字用,没什么好讲。

至于郭汜的汜,倒是有点说头的。本期得到知乎大神——三种不同颜色的红允许,转载了此篇文章。

汜,意思为河中流出的一股水,然后又流入河中。比如说《诗经》曰“江有汜”。同时,汜还是一条河流的名字,叫做汜水,在河南省,于荥阳附近流入黄河。当然更加有名的是因这条河流而命名的一座雄关:汜水关。这个汜字,读音为si,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字——。这个字其实是“泛”的异体字,意思是河流泛滥。同时,它也是一条河流的名字,在山东省,叫做氾水。和氾水相关的最有名的历史事件,就是汉高祖刘邦在氾水河畔登基称帝。这个氾字,既然是“泛”的异体字,那发音当然是fan。

那么,回归到郭汜的名字上,他究竟是叫郭si,还是郭fàn?

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看他的这个名字到底是“郭汜”,还是“郭氾”。因为“汜”和“氾”两个字实在是太象了,古代书籍流传,又主要是靠手动抄录,这么相似的两个字,一不留神就会抄错的。

要知道究竟是哪个字,当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一看当时人的书写,到底是“氾”还是“汜”,然而三国魏晋时期的文件,现在我们是基本没有可能看到了。那怎么办呢?幸好,唐朝有个人叫何超的,给《晋书》写了一本辅导材料,他的这个注解和其他的不一样,其他人作注,都主要是着重于注释字义,或者是补充史料。但这位何超的注解,却是给《晋书》中的各个生僻字注音,这就很难得了。这本书就叫做《晋书音义》。这个《晋书音义》里正好就给李傕郭汜两个人的名字注了音:

李傕郭汜推演图(李傕郭汜究竟应该怎么读)(2)

你看,在这里已经明确告诉大家,郭阿多的名字应该是“郭氾,读做‘泛’”。这是唐朝人告诉我们的。所以,在唐朝及以前,郭汜肯定不叫郭汜,而叫郭氾。然后,唐朝以后,人们就把“汜”和“氾”两个字搞混了。

从宋朝开始,大家就都写成郭汜了,也读作“郭si”。但我们看南宋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给李傕郭汜两人名字注音时,就说“傕,古岳翻。汜,音祀,又孚梵翻”。你看这里,胡三省直接就写作“汜”了,而且注音说“音祀(si)”。可是胡三省毕竟是一位学者,他也知道有人是读作“郭fan”的,所以又加了一笔“又孚梵翻”,所谓“孚梵翻”,就是反切注音(古人注音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读“fan”。在这里胡三省并不知道这个“孚梵翻”其实是“氾”的读音,而是把这个读音硬加给“汜”字了。从宋朝以后,大家就很多时候就都写作郭汜了。但这其实是传抄中发生的错误。

作者:三种不同的红色

来源:知乎

李傕郭汜推演图(李傕郭汜究竟应该怎么读)(3)

,